徐瓊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今教育的發(fā)展要求。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科是高中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學科,在高考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廣大的教學工作者和學生都應當重視化學學科的發(fā)展動向,緊隨教學改革的步伐,采取積極措施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化學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高中化學 新課標 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0-183-010
引言
高考改革后高中化學的課程標準和課程目標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在整個高中教學體系中,化學學科具有較高的地位,然而教材體系、考試內容、教學安排、考核標準、要求能力等的種種變化、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風格進行改進。
一、新課標下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的必要性
(一)新課標下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能夠提高促進高中教學水平的提高
從新課標對當今高中化學的要求,教師必須要認真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認真思考,不斷探索,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方面積極創(chuàng)新和轉變,促進高中教學水平的提高,才能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
(二)新課標下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是滿足教學需要的必要措施
考慮到新課標對高中化學的現實要求,只有在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上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變,致力于提高教學水平,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教學需求。做好高中化學工作是促進高中化學教學需要的必要措施,廣大教師必須要清楚的認清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性,才能保證高中化學教學可以井然有序的進行。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提高教學的時效性,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服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同時可以讓教師與同學之間能建立起友好的師生關系,使教師的教學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三)新課標下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必然要求
化學在高考中占的比例非常大,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而進行課程改革之后的化學更是對整體教學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做好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已經成為新時期高中化學教學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工作?;瘜W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做好化學教學的工作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點的應用能力,豐富學生的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新課改對于學生的要求。
二、新課標下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探究的過程,新課標倡導的課堂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與此相對應的要求教師要重新認識課堂、教學以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因此教師要改變原有的陳舊教學理念,引起足夠的重視,從根本上意識到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樹立化學教學的重要地位,推進新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選修四中的化學平衡時,對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講解以及在具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學習,教師不能單純進行課堂講解,而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解釋,這樣才能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化學平衡的概念,并學會在做題過程中靈活應用。
(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改下的課堂不應該由教師主導,而應該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師要放權給學生,引導學生改變以往的“填鴨式”下的被動學習方式,給學生說、想、做的機會,給予他們時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掌握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情況的前提下開發(fā)學生們的學習潛力。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對高中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對知識的熟練運用,促進高中化學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一中探究金屬鈉的化學性質時,教師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親手做實驗,自己探究鈉的性質。讓學生在仔細觀察中從細節(jié)入手,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歸納總結的能力。教師如果一味進行課堂講授,必然會降低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而通過實驗可以將關于鈉的一系列性質的零散知識點穿連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優(yōu)化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即備課,是影響教師教育效果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是改善教師教學行為的積極策略,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要條件。首先教師要透徹掌握及教學內容,在充分理解教學內容、整體把握教學框架的情況下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同時要在備課過程中根據知識點的不同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操作性較強的化學學科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好的教學設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點,從根本上改善課堂氣氛,保證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鹽類的水解這一節(jié)時,先要復習上一節(jié)水的電離及其影響因素,讓學生知道由于酸或堿電離出的H+或OH-,增大了溶液H+或OH-的濃度,從而抑制了水的電離,降低水的電離程度。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學生很容易聯系到要降低H+或OH-的濃度,根據原有的知識會聯想到降溫,降溫雖然可降低H+或OH-的濃度,但不滿足平衡正向移動的要求,繼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
結束語
基于高中化學的重要性,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廣大教育工作者要重點研究高中化學的特點,認真分析高中化學課堂的現狀,努力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授課風格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還要著重做好實驗教學工作,提高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從滿足新課標要求的角度出發(fā),做好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在逐步的實踐和探索中全面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水平。
[ 參 考 文 獻 ]
[1]高林.高中化學教育過程中的優(yōu)化策略新探[J].云南化工,2017,44(12):127-128.
[2]張玉鳳,孟慶春.關于高中化學教學工作重點的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1):10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