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
摘要:在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和新課改下,將學生培養(yǎng)成才思敏捷,具有嚴密邏輯思維的人才成為新時代教育的目標。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初級階段,良好的小學教育可以在今后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小學數學教學是邏輯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要課程,需要教師和教育者在這方面共同奮進。
關鍵詞: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 教學改革
九年義務教育中,小學階段是學生最基礎的學習階段。這段時期,學生思維還未成熟,沒有形成系統(tǒng)而縝密的邏輯思維。而此階段又是小學生思維訓練最為容易接受的時期,因此小學數學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也是衡量教學事業(yè)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
一、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存在的問題
首先,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依舊存在于小學教育中。學生在課堂中只是被迫的接受,不能參與到知識的探索中。這種“灌輸式教育”容易使得學生產生惰性,缺乏散發(fā)性思維,從而缺乏創(chuàng)造性。
其次,教師的教學大多以書本為中心,形成了單一的教學方式。課堂氣氛單調而乏味,學生漸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考出好的成績,但限制了其長遠發(fā)展,這就使得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得十分緩慢。
最后,教學教材太過于公式化,教學內容太過死板。許多小學數學教師上課按部就班,完全依照教材進行教學,不注意學生的感受,只會寫幾個公式,讓學生死記硬背。
二、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要以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以該目標進行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讓書本知識真正成為學生本身的東西,進而形成正確的世界價值觀。
這個目標,不僅僅是小學數學教師的任務,也是學生本身的要求。有了目標,學生才能在通往這個目標的路途中不斷努力,既調動了學生本身的積極性,也使得學習理解更為深刻。
眾所周知,數學成績的好壞往往體現了一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高低。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擁有了基本的邏輯推理,數據分析能力,如果能夠經過訓練而將它運用到考試,學生就能在數學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進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提高,也更容易接受更難理解也更重要的知識,為今后的中學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相關教學方法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如前所述,當今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單一,僅僅憑借教師在講堂上的說教是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對每一堂數學課引起重視,在課程設計階段多花功夫,好的課程設計能夠確保這堂課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讓學生參與數學教學中。如背誦九九乘法表,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編一個朗朗上口的口訣,這樣必然能夠使學生快速記憶。
另外,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提教學建議。教師在考慮學生要求的同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比方說,數學教師可以將教學與運動活動結合起來,在運動中教學不僅僅滿足的教學目的,也增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友情。學生和教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無論對于今后的教學還是日常生活,都有巨大的幫助。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學習新內容之前鼓勵學生自己探索,在學生之間多扮演引導的角色。采用分組討論、學習和娛樂結合的趣味性教學方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采用具體與抽象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教育中,公式概念扮演著重要角色。但這些公式、定理往往過于抽象,小學生年齡小,大腦還未發(fā)育成熟,缺乏生活經驗,還難以理解這些抽象化的東西,僅僅通過死記硬背的掌握顯然是不夠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給學生示范真實的事例,帶領學生進行體驗與感受。數學抽象思維的獲得與信息來源之一就是直觀感受和動手實踐,感性認識和動手實踐可以使得學生邏輯思維培養(yǎng)有質的飛躍。因此,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引導學生從具體向抽象過渡,不僅能將公式定理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也能從具體事物中抽身而出,真正理解公式定理的本質。
拿此教學實例為例,在圓的教學中,聯系實際生活,處處能發(fā)現圓的影子。這時候教師應把主動權給學生,讓學生想生活中自己遇到的圓形事物。車輪、太陽、瓶蓋……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真真切切地了解了圓的樣子。這時教師介紹圓的概念,學生也能理解圓的本質,這樣在接下來介紹圓的特性就簡單多了。
(三)鼓勵學生多探索、多提問
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應該向學生拋出問題,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這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問問題,也要引導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借助相關有趣味性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確保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花了足夠的精力,以此對學生學習思維的不斷培養(yǎng)。而教師應該積極配合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搞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與因果關系,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將這些知識真正的轉化成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教師選擇的數學問題應該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經過精心篩選的問題能夠讓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實際上的鍛煉,進而掌握穩(wěn)固的數學知識。數學教師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結語
當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應該讓學生成為教學課堂的主人。改革教育方式,讓教師擔當輔導的作用,將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帶個學生是教師應盡的職責。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勇于探索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和具有縝密、嚴謹邏輯思維的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韋志初.發(fā)貨例題習題功效培養(yǎng)數學思維品質[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25).
[2]胡水榮.合理使用教具,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品質[J].教學儀器與實驗,1989,(S1).
(作者單位:寧夏銀川市西夏區(qū)第十五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