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天津師范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天津 300387)
1842年11月,恩格斯起身趕往英國的曼徹斯特,開始了為期將近兩年的商業(yè)活動。恩格斯出身于工廠主家庭,但并沒有沉溺于資產階級醉生夢死的生活。恩格斯不喜歡經商,但是不得不接受父親的安排前往曼徹斯特。在前往曼徹斯特的途中,他在《萊茵報》編輯部得知曼徹斯特是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心,他的政治興趣與不喜歡的商業(yè)活動有了重合。也就是在這里,恩格斯放棄了優(yōu)越的“有教養(yǎng)人”的生活方式,把眼光放在了那些被稱為“下賤”的工人階級身上,他用了21個月的時間,親身觀察,搜集各種資料。在遷居布魯塞爾期間,他系統(tǒng)整理了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寫下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以下簡稱《狀況》)。恩格斯在該書1892年的導言中評價說:“本書在哲學、經濟學和政治方面的總的理論觀點,和我現(xiàn)在的觀點決不是完全一致的……這本書只是體現(xiàn)了它的胚胎發(fā)展的一個階段?!盵1](P69)馬克思也高度評價了這本書,說它“從另一條道路得出同我一樣的結果”。[2](P592-593)
在該書中,恩格斯系統(tǒng)考察了英國工人階級產生的原因、普遍受貧困的狀況以及他們斗爭的歷史,指出英國工人階級為了改變自身狀況不斷選擇各種學說,但他們都未能最終實現(xiàn)自身的目標。恩格斯指出,每一次斗爭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工人階級自身的覺醒。在不斷斗爭的實踐中,一種科學理論的出現(xiàn)也成為必然的趨勢了。盡管在《狀況》完成時,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尚未形成,但恩格斯在觀察英國工人階級斗爭實踐的基礎上,已經預見到了這種理論出現(xiàn)的必然趨勢?!八谝淮蚊鞔_地指出了無產階級不只是一個受苦的階級,無產階級所處的政治經濟地位必然推動它去爭取自身的解放;而社會主義只有成為工人階級的政治斗爭目標時才會成為一種政治力量?!盵3]因此,我們重溫經典,以《狀況》為考察對象,對我們正確認識科學社會主義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恩格斯在詳細考察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基礎上,深刻地洞察到英國工人階級的普遍貧困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的?!坝?0年來,工業(yè)的發(fā)展在人類編年史上是無與倫比的。”[4]也只有在英國,才能觀察到典型的工人階級狀況。恩格斯回顧了英國工業(yè)革命的歷史,分析了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確立與無產階級產生的深刻動因,進而指出英國工人階級的普遍貧困是這一歷史過程的必然結果。
第一,英國無產階級產生的歷史進程。19世紀中葉,英國無產階級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工業(yè)無產階級和農業(yè)無產階級。在采用機器以前,妻子和女兒紡紗,丈夫織布,織工用自己的一點積蓄,在租來的土地上耕種,生活在一種“閉關自守,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沒有精神活動”,“沒有激烈的波動”。[1](P89)他們本可以在這種環(huán)境中享受恬靜的生活。然而,機器的出現(xiàn)使織工階級的狀況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珍妮紡紗機的發(fā)明使紡車能夠生產出更多的紗,致使紗的生產成本減少,布匹的價格降低,市場對布匹的需求增長,織工的工資不斷提高,最終使得織工階級逐漸拋棄農業(yè)而專門織布了?!斑@樣,兼營農業(yè)的織工階級就逐漸完全消失而成為新興的純粹的織工階級,他們僅僅靠工資生活,沒有一點財產,甚至連名義上的財產(一塊租來的土地)也沒有,于是他們就變成了無產者?!盵1](P90)這是一個必然的歷史結果,也是英國工業(yè)無產階級產生的根本原因。同時,機器的出現(xiàn)也促進了農業(yè)無產階級的產生??椆るA級放棄了農業(yè),使他們原本耕種的土地大量被閑置,為新的大佃農階級的出現(xiàn)提供了契機,這些大佃農可以租種更多的土地,通過更好的耕作和較大規(guī)模的經營來提高土地收益,他們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大大降低自己產品的價格,使產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小自耕農再也不能憑借自己手中的小塊耕地與大佃農階級競爭,他們不得不賣掉自己的土地另謀出路,要么去買織機,但并不會從織機中獲得生存的機會,因為他們成為織工階級的可能性已經被機器打消了。那么,他們只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到大佃農那里去當短工,變身為專門的農業(yè)無產階級。
第二,英國工人階級的產生是機器大工業(yè)戰(zhàn)勝手工業(yè)的必然結果。恩格斯指出,一臺珍妮紡紗機改變了工業(yè)生產的方式,改變了英國工人階級的狀況。這一切不是偶然的,是機器大工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恩格斯詳細考察了近60年的英國工業(yè)史,深刻揭示了機器的使用是如何戰(zhàn)勝手工業(yè)、如何促使無產階級產生的。一些資本家把珍妮紡紗機安裝在大建筑物里面,用水力來發(fā)動。這就使他們進一步減少工人數(shù)量、降低紗的生產成本。而且,由于珍妮紡紗機的不斷改進,機器隨時都會過時,因此必須不斷地加以改造或者棄之不用。資本家由于可以利用水力,即使機器過時,也還可以維持下去,但個體紡工就難以為繼了,這就為工廠制度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后來又隨著翼錠紡紗機、走錠紡紗機、梳棉機和粗紡機的發(fā)明,工廠制度逐漸成為在棉紡業(yè)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制度了。機器又逐漸開始用來紡羊毛、紡麻,機器勞動排擠手工勞動的領域不斷擴大。機械織機的發(fā)明徹底壓倒了手工織工。蒸汽機的發(fā)明使機器的力量更加強大,“由于這些發(fā)明(這些發(fā)明后來年年都有改進),機器勞動在英國工業(yè)的各主要部門戰(zhàn)勝了手工勞動,從那時起,英國工業(yè)的全部歷史所講述的,只是手工業(yè)者如何被機器驅逐出一個個陣地?!盵1](P92)結果就是:一方面一切紡織品迅速跌價,商業(yè)和工業(yè)日益繁榮,一切沒有實行保護關稅的國外市場幾乎全被占領,資本和國民財富迅速增長;另一方面無產階級的人數(shù)更加迅速的增長,工人階級失去一切財產,失去獲得生計的任何保證。
第三,英國工人階級普遍貧困的原因分析。“對于英國工人階級的苦難這一有目共睹的狀況,恩格斯超越了前人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水平。他沒有停留在對表面現(xiàn)象的描述,而是指出應當?shù)劫Y本主義制度本身中去尋找原因?!盵5]在英國工廠制度下,工人們?yōu)榱松?,為了取得不多的工資換取生存資料,每天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給資本家。在每天幾個小時的工作后,工人們就把資本家支付工資的價值生產出來了,可是,他的勞動合同卻規(guī)定,必須要再工作好幾個小時,今天的工作才算完成。這附加的幾個小時,工人們用剩余勞動生產出來的價值就是剩余價值,這就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資本家不花費一分錢,就占有了工人們生產出來的剩余價值,這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一方面是少數(shù)資本家更加富裕,占有全部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另一方面是廣大雇傭工人愈加貧困,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之外一無所有。“資產階級,不管他們口頭上怎么說,實際上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當他們能夠把你們勞動的產品賣出去的時候,就靠你們的勞動發(fā)財,而一旦他們無法靠這種間接的人肉買賣賺錢了,就任憑你們餓死也不管?!盵1](P82)資本家靠占有工人們的剩余價值賺錢,而工人們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雖然每天辛苦勞作,卻普遍越來越貧困。
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英國工人階級最初選擇的是忍受,但很快就開始尋找發(fā)泄不滿的方式。他們的斗爭從偶爾單個的反抗形式發(fā)展到聯(lián)合有組織的反抗形式,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反抗促進了自身的覺醒。
工人們日益貧困,而資本家們靠資本就占有社會的大量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工人們不能理解,為什么他們?yōu)樯鐣冻隽烁鄤趧?,卻反而生活得更加艱苦。他們不滿于自己的現(xiàn)狀,開啟自己的斗爭之路。部分人選擇了偷竊,他們因為貧困放棄了對私有財產的尊重,通過偷竊,滿足自己一時的私欲和對消費資料的渴望?!拔覀円呀浛吹?,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犯罪事件在增加,每年被捕的人數(shù)和消耗的棉花的包數(shù)經常成正比?!盵1](P105)可是,工人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樣做是無益的。犯罪只能通過一個人的偷竊行為來反對現(xiàn)存的社會制度,可現(xiàn)存的社會制度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有力武器。于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的國家機器與法律總能以其全部權力來制裁每一個單獨的反抗者。況且,盜竊本身就是一種最無教養(yǎng)、最不自覺的反抗形式,恩格斯指出,“最早、最原始和最沒有效果的形式就是犯罪?!盵1](P105)因此,犯罪不會成為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斗爭普遍被采用的方式。
“工人階級第一次反抗資產階級是在工業(yè)運動的初期,即工人用暴力來反對使用機器的時候?!盵1](P106)如果說犯罪還只是個別行為,那么搗毀工廠、砸碎機器則是一種具有初步聯(lián)合性質的運動了。工人們開始將自己日益貧困、終日勞累卻始終生活在貧困線附近的原因歸咎為機器的使用,是機器排擠了手工勞動,造成工人們之間的競爭,并成為資本家壓榨工人們的工具。于是,他們開始聯(lián)合起來,搗毀工廠、砸碎機器,將自己的各種不滿發(fā)泄到機器上,以為只要破壞了機器,就能改善現(xiàn)存的處境?!白畛醯囊慌l(fā)明家阿克萊等人就遭受過這種暴力,他們的機器被砸碎了”。[1](P106)但是,這種反抗畢竟只是初步的聯(lián)合運動,它局限于一定的地區(qū),并且僅僅針對某一個領域或者某一方面。工人們的反抗運動雖然暫時達到了目的,可是目的一旦達到,社會權力又會以其全部力量來懲治這些犯罪者,機器最終還是會被再次采用。
1824年頒布了一條法律,工人們得到了過去只有貴族和資產階級才有的自由結社的權利。雖然以前在工人中間一直都有秘密工會的存在,但隨著法律的正式頒布,工會很快就遍布全英國了。工人們成立聯(lián)合會以免遭資產階級的暴行和歧視?!八鼈兊哪康氖牵阂?guī)定工資,作為一個力量,集體地和雇主進行談判,按照雇主所獲利潤的多少來調整工資,在適當?shù)臅r候提高工資,并使每一種職業(yè)的工資保持同一水平。”[1](P107)罷工是工會威脅資本家最有力的手段,但工賊的存在又大大削弱了這一手段的力量,使大多數(shù)的罷工都以工人的止步而告終。“但是,這些工會及其組織罷工的真正意義,在于它們是工人消滅競爭的第一次嘗試。”[1](P107)這些逐漸使工人們意識到,除了成立工會和罷工,還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動。憲章運動就是英國工人的一次有力行動,是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強有力的表現(xiàn),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只是因為當時工人們沒有明確的目標。憲章運動使工人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劃清了界限,展示出明顯的社會性質和無產階級的政治要求。正因為如此,列寧指出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上已經成型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盵6]
英國工人階級開展的斗爭是逐步深入的,他們從經濟的要求開始,逐步過渡到爭取政治上的普選權,而且還意識到自己并不是一個個“原子”式的個體,而是一個人數(shù)眾多的群體。他們隨著斗爭的深入也逐步開始思考,要爭取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需要采用什么樣的斗爭形式等,這表明工人階級的斗爭需要理論的指導?!袄碚撘唤浾莆杖罕姡矔兂晌镔|力量”,[1](P9)英國工人階級在斗爭中也在逐步接受并檢驗著這些理論。
憲章運動從1835年開始,憲章派提出的政治斗爭的主要形式是修改法律,即人民憲章,要求在民主的基礎上改組下院,主要包括下列六項要求:普選權(年滿21歲的男子)、議會每年改選一次、秘密投票、各選區(qū)一律平等、取消議會議員候選人的財產資格限制以及發(fā)給議員薪金。同時,憲章派工人們要求“十小時工作日法案、保護工人不受資本家的迫害、工資要合理、地位要有保證、廢除新濟貧法,所有這些要求至少和‘六條’一樣,都是憲章運動的基本內容,是直接反對自由競爭和貿易自由的?!盵1](P126)1842年的起義,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徹底決裂,憲章運動成為純粹工人們的事業(yè),其本質上的社會性質也逐漸體現(xiàn),但憲章運動之所以失敗也暴露出工人們沒有明確的目標、不能正確認識和使用自身力量的缺憾。“工人將實現(xiàn)自己的憲章,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這之前他們還要弄清許多通過憲章所能做到的事情,而他們現(xiàn)在對此還不很清楚?!盵1](P127)憲章派的思想要么轉向真正的、徹底的無產階級運動的指導思想,要么轉而為資產階級服務。憲章派思想的不徹底性難以為工人階級的斗爭提供長期的理論指導。
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的思想雖然在實質上超越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但由于歐文本身是一個工廠主,對資產階級的態(tài)度仍很寬容,“社會主義者十分溫順隨和:不管現(xiàn)存的各種關系如何壞,他們還是承認這些關系有合理性,因為他們除了爭取公眾信任外,對改變現(xiàn)存關系的其他一切途徑是一概否定的?!盵1](P128)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經常抱怨下層階級的頹廢墮落,看不到社會變革的歷史進步性,看不到資產階級的道德墮落,卻寄希望于資產階級的“慈善”和“博愛”,忽視廣大無產階級的進步性。他們無視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反對采取政治斗爭的方式,而是主張通過“國內移民區(qū)”來實現(xiàn)“共產主義”。[7]“他們不承認歷史的發(fā)展,所以他們打算一下子就把國家置于共產主義的境界,而不是進一步開展政治斗爭以達到國家自行消滅的目的?!盵1](P128)因此他們的社會主義思想只能成為空想。
憲章派的發(fā)展水平很低,還處于很落后的狀態(tài),但他們是無產階級的代表,是真正的無產者。社會主義者能夠設想出未來的社會狀態(tài),提出消滅貧困的實際辦法,但由于他們來自于資產階級,始終不能真正和工人階級融合在一起。因此,恩格斯提出“社會主義和憲章運動的融合,法國共產主義以英國方式的再現(xiàn),將會在最近發(fā)生,而且已經部分地發(fā)生了,只有實現(xiàn)了這一點,工人階級才會真正成為英國的統(tǒng)治者;”[1](P130)憲章派思想與英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都是英國工人階級斗爭的產物,代表著不同斗爭階段英國工人階級不同的需求。斗爭的深入使它們逐漸暴露出不足,也逐漸產生了融合的趨勢。“共同的苦難和共同的利益喚醒了無產階級共同的階級意識。”[8]
當英國工人階級已經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人數(shù)眾多的群體時,當他們開始注意到所有的斗爭對自身的處境都沒有太大的改變時,當他們意識到利用憲章派和空想社會主義理論進行的斗爭都一一遭到失敗的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盟友并不是那么可靠,開始把目光放在自身階級身上。
恩格斯在總結英國工人階級斗爭實踐的基礎上,意識到工人階級的斗爭經歷了從特殊到普遍、從個體到群體、從無意識的個別斗爭到有組織有紀律的斗爭。在斗爭的實踐中,英國工人階級逐漸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整體,是一個階級,雖然他們的罷工行為時常會被一些不堅定分子破壞,但也逐漸認識到了聯(lián)合的力量,認識到集體行為取得的斗爭結果往往比較樂觀,“他們構成了同一切有產階級相對立的、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則、有自己的世界觀的獨立的階級,在他們身上蘊蓄著民族的力量和推進民族發(fā)展的才能。”[1](P132)他們逐漸覺醒,把斗爭的最終依賴放在自身。他們是如此地需要理論的指導,以至于能很快理解憲章派運動的實質,可以察覺到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對他們的蔑視,知道了這些理論已經不能作為自己的最終理論選擇,也難以轉化成自己需要的力量。英國工人階級“由于蒸氣力和機器的應用以及分工而受到的屈辱在這里一定會達到極點,工人一定會很清楚地意識到這種屈辱,同時無產階級擺脫這種屈辱的企圖在這里也一定會達到極點并帶有高度的自覺性。”[1](P132)無論如何,恩格斯指出,已經覺醒的英國無產階級不僅代表本階級的利益,而且還承擔著人類自身的解放。但此時,一種科學的能夠指導他們斗爭的理論呼之欲出?!岸鞲袼共]有根據(jù)自己的思想去剪裁歷史事實,而是從他親身觀察的事實出發(fā)去建構理論?!盵9]
在斗爭實踐中,英國工人階級也逐漸表現(xiàn)出這個階級的優(yōu)勢。他們的斗爭最初根源是普遍受貧困的狀況,正像恩格斯所說的,他們要解決的是飯碗問題,他們無所顧忌了。正是因為這一點,斗爭的徹底性在他們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因此,他們不像資產階級那樣容易妥協(xié),不像資產階級那樣被自身所擁有的財富限制在狹小的視野內。他們在斗爭中還表現(xiàn)出對知識的渴求。他們原本沒有受到教育的機會,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不需要他們受到什么良好的教育。長期以來,他們只能接受那些宗教和一堆雜亂的原則結合的愚弄工人們的說教。但是一旦斗爭有需要,他們就迅速表現(xiàn)出來自己在受教育方面的天賦,“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比一些有教養(yǎng)的德國資產者還多。閱讀最新的哲學、政治和詩歌方面劃時代的著作的幾乎完全是工人,這一事實特別表明了英國無產階級在獲得自主的教育方面已經取得多么大的成就。資產者是現(xiàn)存社會制度以及和這種制度相聯(lián)系的各種偏見的奴隸;他懼怕、詛咒和排斥真正標志著進步的一切,無產者卻睜大眼睛正視這一切,興致勃勃地而且富有成效地研究它們。”[2](P474)他們有能力去接受科學斗爭理論的指導,而且只有他們才能真正實現(xiàn)這些理論的設想。他們在斗爭中還表現(xiàn)出高度的自覺性、紀律性、組織性。
斗爭的進一步發(fā)展使工人階級轉向共產主義事業(yè)成為一種必然?!盁o產階級對他們的壓迫者的憤怒是必然的,是正在開始的工人運動的最重要的杠桿,但是共產主義比這種憤怒更進了一步,因為它不僅僅是工人的事業(yè),而且是全人類的事業(yè)?!盵2](P497)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事業(yè)不是向某個階級、某個個人復仇,雖然工人的最初起因有這樣的因素,但是覺醒起來的工人階級已經不僅局限在這種狹隘的視野中?!肮と穗A級本來具有人類可能的最美好的道德情感,那是一種繼承人類道德遺產、消除階級偏見的高貴情感?!盵10]而且恩格斯洞察到,“現(xiàn)在已經個別地、間接地進行的窮人反對富人的戰(zhàn)爭,將在英國成為普遍的、全面的和直接的戰(zhàn)爭。要想和平解決已經太晚了?!盵2](498)
通過對《狀況》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此時的恩格斯已經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唯物主義傾向。恩格斯通過觀察和對可靠材料的分析,走向了一條與馬克思非常接近的道路,剩下的就是通過一定的方式把它們闡發(fā)出來。恩格斯已經認識到了工人階級斗爭實踐的重要意義,并在此基礎上預見到了一種科學理論誕生的必然。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提到,馬克思一生的兩個重大發(fā)現(xiàn),即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而這兩個重大發(fā)現(xiàn)是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恩格斯在完成《狀況》的創(chuàng)作后,就與馬克思投入到《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寫作中,而正是這一部著作,宣告了唯物史觀的誕生;馬克思《資本論》的問世揭開資本家靠剩余價值剝削工人全部的秘密,宣告社會主義成為了一門科學。恩格斯一直稱自己是“第二小提琴手”,但我們不能就此否認他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做出的獨創(chuàng)性貢獻,我們應當深刻地意識到,1845年發(fā)表的《狀況》一書對工人階級的分析和認識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和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