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體育文化植根于廣大師生共同參與合作的校園文化生活,是對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和課下實踐經驗的提煉總結。想要推動我國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的轉變,需要充分認識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引導校園體育文化更新升級的必要性。這也是對校園體育文化內涵、作用的肯定。因此,正確認識校園體育文化的涵義、深入了解校園體育文化所發(fā)揮的作用、進一步鞏固升級校園體育文化發(fā)展成果等舉措勢在必行。
一、校園體育文化的涵義
校園的體育文化作為體育文化和校園文化相輔相成、豁然貫通的文化形式,是由全體教師和學生作為主體,課上的體育課程與課下的體育實踐作為它的主要內容,將體能訓練和品格塑造作為主要目標,促使教師與學生交流合作更加緊密,以達到彰顯學生精神風貌、弘揚體育精神、豐富校園文化內涵的作用。
意識、行為、物質等三種文化作為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充分詮釋校園體育文化的含義。如果把意識文化比作校園體育文化的精氣神,那么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就是筋骨和皮肉,與前者相輔相成,融會貫通,最終構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蓬勃發(fā)展的校園體育文化。
二、校園體育的組織文化架構
校園體育文化所體現出的組織文化,是指校園體育文化在長期的體育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并且被廣大師生所普遍認可和遵循的具有校園體育文化特色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工作作風、行為規(guī)范和思維方式的總和??蓜澐譃槿齻€層次結構,即潛層次、表層和顯現層三層(圖一)。
(一)潛層次的精神層
精神層是校園體育組織文化中的核心和主體,是廣大師生共同而潛在的意識形態(tài)。精神層作為校園體育文化的核心,發(fā)揮著培養(yǎng)學生體育觀念、體育精神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還在體育道德、人本主義價值觀念、體育風尚的培養(yǎng)上具有監(jiān)督、指導的重要意義??梢哉f,精神層引導強調了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表層的制度系統(tǒng)
校園體育的表層制度系統(tǒng),又稱制度層。是體現校園體育組織的文化特色的各種體育制度、體育道德規(guī)范和體育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校園體育組織文化核心層與顯現層的中間層,是由虛體文化向實體文化轉化的中介。是體育的制度、規(guī)范等外延內容的匯總。
(二)顯現層的組織文化載體
校園體育組織文化的顯層載體又稱物質層,是指凝聚著校園體育組織文化抽象內容的物質體的外在顯現。它既包括了體育文化組織整個物質和精神的活動過程、組織行為、組織體產出等外在表現形式,也包括了校園體育組織實體性的體育的場館、設施等內容。顯現層是組織文化最直觀的部分,也是人們最易于感知的部分
三、校園體育文化的意義
一個人的全面素質是由思想品德、審美能力、勞動體能、心理素質和文化水平構成的。而時代所需要的,也正是全方面多角度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才。在培養(yǎng)塑造“健全人”的過程中,校園體育文化發(fā)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正是這種時代的需求,使得校園體育文化不再是單一枯燥機械性教學,而是將許多相互關聯(lián)的文化要素綜合起來從而形成的富有活力和生機的文化,是一種全面的、有利于培養(yǎng)和熏陶“健全人”健全發(fā)展的文化形式。
(一)生理層面
第二次教育工作會議指出,將“健康”作為校園教育的重點內容,明確要求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yè)的同時,走出教室,走進操場,在廣袤的綠茵場上揮灑汗水,綻放青春。這足以見得黨和國家對校園體育事業(yè)的重視,以及為廣大學子向著更全面更優(yōu)秀目標發(fā)展的重視。近年來,“陽光體育進校園”“校園足球”等活動有聲有色的在校園內植根并蓬勃的發(fā)展。正是由于這些同學們所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的開展,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通過參加有效適量的體育活動,促使身體發(fā)育更加健壯,精神風貌更加彰顯青春的色彩。
身心是否健全、社會性是否完整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人類健康的定義。校園體育文化深入的最顯著成果表現為,從學生自身出發(fā),能夠擁有更充足的體力,更靈敏的反應,更持久的耐力。通過參與校園體育活動,學生的身體器官與技能都得到了充足的鍛煉和強化:大腦綜合分析能力的提升;心肌功能代謝的加強;骨骼發(fā)育的矯正等等,都為其自身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打下更加堅實有力的基礎。
(二)精神層面
1.促進學生優(yōu)秀品德的培養(yǎng)
在端正的校園體育文化的指導下,學生以運動為表現形式,追求全面發(fā)展。在積極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影響下,學生將尊重自身、尊重他人、擁有公平競爭等優(yōu)秀品德。體育精神不僅可以使當代學子擁有奮勇向前,不懼困難,不畏挫折的精神風貌,更可以增強學生們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集體榮譽感。
2.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
縱觀一個人的一生,可以將其喻為一場比賽、一次追逐。在享受鮮花和掌聲的同時,不免也會有汗水與淚珠。當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時候,體育校園文化給予學生的激勵功能、協(xié)調功能、凝集功能,能夠幫助其克服困難,愈挫愈勇。
3.提高學生接納性、創(chuàng)新性
校園體育文化具有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它每一次新的詮釋,都可以被視為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總和。校園體育活動在校園體育文化的正確指導下,化身為一個更加強有力的媒介,促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集體、集體與集體之間的高效溝通。體育文化在不斷豐富完善的過程中,對學生接納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4.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在一個校園體育活動豐富的學校里,大多數學生都會積極投身這些健康有趣的實踐中來。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的運動習慣,對學生的學習乃至今后的工作生活都具有深淵有意的影響。最大化的發(fā)揮這種影響,能夠喚醒學生的體育意識,激發(fā)潛能,促使生活變得更加規(guī)律和健康,不斷開發(fā)身體潛能,增強身體活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更樂觀的、全面的、有規(guī)律的追求生命的價值。
四、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合理開展社團活動
社團作為以興趣愛好為共同點的學生團體,將同學與同學、院系與院系、學校與學校之間緊密相連。因此,要發(fā)展和擴大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力,就要與社團緊密結合,加強聯(lián)系。以社團為媒介,擴大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力,用學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增強交流,提高興趣,完善發(fā)展。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正確的認識到校園體育文化,從而了解體育活動,并積極投身體育活動,走出教室,走進操場,享受體育帶給大家的愉悅和灑脫。
(二)舉辦運動會和其他形式的體育活動
眾所周知,運動會是一所學校里最盛大、參與人數最多、積極性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活動。運動會中所體現的校園體育文化才是一所院校里最真實校園文化和體育文化的表現。在運動會上,學生們努力奔跑、相互扶持、誠信比賽、公平競爭,展現著年輕的生命所應該具有的一切動態(tài)美。因此,可以依托運動會為平臺,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從而使得校園體育文化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fā)展。
(三)重點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校園體育文化發(fā)展成果的獲得,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校園體育意識文化的影響。學生在積極向上的體育意識文化熏陶下,才能夠更好的理解和詮釋校園體育文化。校園體育文化作為校園體育和校園文化相互交融、滲透的結合體,既要包含公平公正、自強不息、奮勇向前的體育精神,又要蘊含追求本真,完善自我文化內涵。促使學生更好的領會正確校園體育文化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在學校內營造濃郁的體育文化氛圍。例如發(fā)揮平面宣傳的作用,借助文化宣傳欄、校園led屏、校園標語等,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熱情。再例如,充分發(fā)揮自媒體的影響力,借助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微博等,用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校園體育文化,使學生更加了解校園體育文化,從而接納它,熱愛它。
(四)加強學校運動隊建設
校運動隊是學校體育文化傳播的排頭兵和領頭人,是展現學生體育精神風貌最有力的輸出窗口,在學生中有著廣泛的基礎,起著模范帶頭作用。校運動391bf01584b30d720fd91fac973d64da隊就好像是一個學校體育文化的縮影,可以讓我們更加真實的了解到校園體育文化的發(fā)展狀況。因此,加強學校運動隊建設,安排合理高效的運動訓練課程,注重運動隊成員凝聚力的培養(yǎng),支持校運動隊積極參與到各項比賽中。
(五)完善校園體育的基礎設施建設
體育場館、體育設施和體育建筑等,都是校園體育文化的結晶,它們彰顯著體育精神,將校園體育文化更加具體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因此,積極完善各項校園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應當注意的是,學校體育場館的建設,應簡潔實用,在節(jié)約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化的發(fā)揮價值,更多的滿足學生群體的需求;體育運動設施的增加,也應符合學生實際需求情況,標有實用說明,具有簡單易懂的特點;體育建筑的選定,要具有學校特色,具有美感,能與大多數學生產生共鳴,具有激勵和提示的作用。
作為校園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外延內容的校園體育文化,可以說是通過廣大的教師與學生隊伍在日常的學習與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它是一種體現學校特色、彰顯校園風采的校園文化,對于在校師生擁有深刻而長久的影響。校園體育文化的發(fā)展,與學生身體機能的鍛煉及精神風貌塑造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內涵的豐富。它不僅能發(fā)揮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作用,同時還豐富著校園文化內容、弘揚體育精神、促進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校園體育文化的發(fā)展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它需要全體教師和學生乃至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只有正確的認識到校園體育文化的含義及其作用以及深刻的理解到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性,校園體育文化才能得到長足的發(fā)展。(作者單位為沈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