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云??
摘要:跟隨著新課改逐漸推進的腳步,小學英語課堂也迎來了課程改革和創(chuàng)建教學新模式的契機,如何深層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還原學生們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化地位,這正是素質(zhì)教育倡導的核心基礎。為了迎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應準確掌握學生的興趣定位,積極探索出符合時代教育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最大限度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決心和信心。
關鍵詞:小學階段;英語課堂;教學新模式
一、 引言
在我國,系統(tǒng)的、正規(guī)的英語教育從小學三年級便開始實施了,針對低齡階段小學生這個學習群體而言,我們最應做到的就是依據(jù)第二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和特征,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為將來步入社會創(chuàng)造一定的先決條件。為此,衡量小學英語教學實效的指標便是能否構(gòu)建一套課堂教學新模式,最大化激發(fā)小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以此為介入點,保證他們在初級階段掌握標準發(fā)音、簡單詞組和日常對話等。為了迎合小學英語新課改的教育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與時俱進的教學新模式,為有效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獻策獻力,下面筆者來談談自己在探索教學新模式過程中的些許拙見。
二、 小學英語課堂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 整體課堂教學過于呆板、枯燥和機械化
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小學英語教師為了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指標和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往往都采用滿堂“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并未顧及到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接受能力,與他們?nèi)鄙僖欢ǖ臏贤ń涣?。不注重學生溝通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不樹立起“英語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這個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地機械化地灌輸知識,學生們喪失了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英語溝通交際的機會。
(二) 輕描淡寫的課堂對話失去了實際意義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拿著手里的英語課本問到:“Whats this?”學生齊聲回答:“Its an English book.”教師會滿面笑容稱贊道:“Very good.”然后指向遠處一個紙盒子問到:“Whats that?”學生們興高采烈回答:“Its a box.”這是小學英語課堂中最熟悉不過的教學場景,雖然整體看來課堂氣氛顯得也很積極活躍,可是,我們的教師是否真正反思和反饋過教學實效,這樣輕描淡寫的一問一答,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嗎?
(三) 整個課堂尤其是公開課注重表層的華麗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有時候太過追求表面的豐富多彩,而忽略了最根本的教學目的。隨著信息化技術水平的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課件也被廣泛應用于小學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彰顯自己操作電腦的嫻熟程度,過度借助于多媒體課件輔助進行教學,表面看來整體課堂變化得更加多彩豐富,可是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而言,一門心思關注異彩紛呈的多媒體課件,而并不能真正掌握更多的教材知識和新鮮內(nèi)容,一節(jié)課講完,他們并未體會到知識獲得的滿足感。
三、 探索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新模式的踐行
(一) 適度應用多媒體課件,把課堂主體性還給學生
小學英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教師都將“讀”作為教學的貫穿線,利用教師示范、音頻播放、領讀試讀等各種途徑,讓學生三番五次、重復性地讀,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殊不知,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正是生性好動的時期,只是一味地讓他們重復地“讀”這些單詞,不能進行生動性地溝通、交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受到了一定遏制,與“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的學習準則背道而馳,失去了學習英語的最初意義。為此,小學教師應巧妙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進行教學,改變過去小學英語的教學理念,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逐漸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交際的實踐能力。例如,在講授“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What is your name?”等日常交際語時,可借助于多媒體課件播放現(xiàn)實生活中日常對話的畫面,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jié)合起來,這種融入實際生活的自然溝通交流,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模仿的強烈欲望,為學生語言溝通的強化練習營造了廣闊的平臺,完全符合小學英語新課改要求“學習與情感體驗并存”的教學原則,實現(xiàn)了英語學習、兒童成長的有機結(jié)合。
(二) 采用對話式教學,自然溝通中激發(fā)興趣
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都存在一個刻意縮短對話訓練的普遍現(xiàn)象,過去的課堂練習,教師一直占據(jù)著課堂主宰者的地位,整體課堂的氣氛非常壓抑。而運用對話式的教學模式,學生與教師實現(xiàn)了零距離互動交流,課堂氛圍變化得異?;钴S,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自然交流中激發(fā)出來。譬如,在講到“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等日常交際語句的過程中,倘若教師只是自己單向式地閱讀這些語句和講述日常交際語的準確用法,肯定無法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也達不到既定的教學效果。為此,可以采用對話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安排幾個同學圍成一圈,其中一個學生先進行自我介紹“My name is Zhang Yang,How do you do?”緊接著挨著他的學生便會一個個對接下去,“My name is lin kun,fine,Thank you,and you?”這樣學生們的積極性被完全調(diào)動起來,這時,教師順勢引入新的對話內(nèi)容“I want to know,what things are you doing?”學生們便會積極回應這個問題,學生們強烈的求知欲瞬間被激發(fā),這時教師便開始講授“What things are you doing”的新內(nèi)容。這種對話式的教學不僅調(diào)節(jié)了枯燥、呆板的課堂氛圍,而且在自然的對話交流中促進學生掌握了更多的日常交際語句,使他們獲得了語言互動交流的真實情感體驗,從根本上激發(fā)了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三) 組織團隊合作與競賽,構(gòu)建第二課堂的氛圍
團隊之間的合作與競賽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強烈興趣,團隊之間的學習互動,在彼此之間語言溝通、思維碰撞的交流中,學生們學習英語的求知欲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例如,在講授“Whats your favorite food?”這個語句時,可將詞組“on the farm”引入進來,團隊小組成員之間展開積極的互動交流,加強了新句型的掌握和鞏固。雖然每位學生對于單詞、詞組的掌握量不那么充足,但是都可以說出來:“My favorite food is banana”、“I like apple very much”等多個意義相關的句型,這樣能將“on the farm”這個新的知識點真正了解掌握,而且深層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大腦思維風暴,將頭腦中學過的詞組、句型都能用得恰到好處,強化了新知識在學生們腦海中的留存印象。
四、 結(jié)語
總而言之,探索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新模式,是一個復雜的、艱巨的任務,這種新模式的開展實施,不是通過一個教師、幾節(jié)課和幾種方法的踐行,就能達到既定目標和獲得成功的。身為小學教師,必須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理念,適應新課改的教育發(fā)展新需求,立足于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模式,鋪建一條符合英語語言特征和學生未來發(fā)展的英語現(xiàn)代化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王晉娟.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0,(06):75-77.
[2]程小霞.基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小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探索[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4):130-130.
[3]徐敏.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3):108-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