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要:素質教育的趨勢下,高中英語的教學中應關注學生應用能力,特別是交際運用能力方面。在此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提問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學生的學習是以自身的積極思維活動為基礎,而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是從問題開始。在英語閱讀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鞏固和運用。本文從高一年級隨機選取兩個班級,對于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有效提問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希望能從中找出高中英語課中有效提問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分析。
一、 引言
素質教育的趨勢下,高中英語的教學中應關注學生應用能力,特別是在交際運用能力方面。在此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提問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啟發(fā)、提問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鞏固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而獲得新知。
二、 調查研究
本文從本校高一年級中選取層次比較接近的班級,總共有115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后續(xù)的分析剔除,選取了100份有效問卷,并對此進行分析研究。
1. 學生對提問重要性的認識
在教師的眼中,提問可以使師生雙方在互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拓展,起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學生的反映卻出乎人的預料。
提問在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必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學生對提問重要性的認識進行統(tǒng)計時發(fā)現,學生中認為英語課堂提問對英語學習影響很重要的,遠遠低于30%,認為有一定影響的占了多數,達到41%,這反映出提問這一方式,在高中英語教育中的效率低下。
通過進一步分析,數據中認為提問對英語學習幾乎沒有影響的共有31人,其中成績偏下的人有20人,所占比例高達64%。同時英語成績偏下的學生總數為39人,認為提問對學習幾乎沒有影響的學生有20人,占了成績差的總數51%。上述數據,重視課堂提問與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有一定必然的聯系,所以教師應將提問、回答的重要性向學生講清楚,激發(fā)學生的思考。
2. 學生在提問方面的看法
針對學生對提問的方式及數量方面的要求進行調查,可以幫助我們高中英語教師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在提問方面真實的要求。什么樣的提問方式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呢?約一半的學生認為,教師應指定某一類的學生回答;1/3的學生認為全班一起回答,這樣可以避免回答錯誤的尷尬和集思廣益;只有1/4學生認為請舉手的同學回答問題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3. 學生對提問反饋方式的看法
對這一問題的分析,可以了解學生對反饋方式的真實看法。作為高中學生,對于自身和教師的認知已經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由于教學任務的壓力,以及課堂教學時間的緊張,教師的課堂節(jié)奏安排很緊,當學生暫時回答不出問題時,老師直接給出答案的比例是48%。另外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老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感受,有54%的學生反饋到在回答問題時,老師會打斷他們的回答,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或者自尊心方面,會受到一定的傷害。作為高中年級的學生,在自身發(fā)展的過程中,必然更多的渴望來自身邊同學尤其是老師的肯定,這就需要老師在提問過程中不能敷衍了事,不能讓提問流于形式化。
三、 結論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提高提問的效率,主要要從提問的時機、學生主體地位、針對性幾個方面入手。
1. 掌握提問的時機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形式,是激發(fā)、鍛煉學生英語聽說、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在課堂提問要把握時機,不恰當的提問,針對性不強,不能較好地創(chuàng)設鋪墊,不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教學效果必然較差。只要在學生有一定知識積累的基礎時,愿意去思考,教師此時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既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又可以使得學生在聽說能力上得到鍛煉和提高。
2. 課堂提問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原則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去觀察學生的反映,積極引導其思維,在問題中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同時應該運用各種方法,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及相互間的積極討論,在學習新知識時,能積極回憶過去的知識點,充分調動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3. 課堂提問應因材施問,注意針對性
由于學生自身基礎的差異,在英語教學中會出現“問而不答、啟而不發(fā)”的情況,這樣直接挫傷了教師和學生兩者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如何避免這一情況,教師應把握“因材施問”這四個字。課前及時了解班級、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再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提別是有針對性的調整提問的方式和方法,當然問題的難易程度也應相應的有所側重,從而能發(fā)揮提問在英語教育中積極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