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燕
【摘要】長文短教是一種短時高效的教學手段,它需要教者細讀文本,預判學情;理清思路,選好教學切入點;聚焦重點,落實教學目標。
【關鍵詞】長文短教 細讀文本 理清思路 聚焦重點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6-0071-01
初中語文部編教材中有不少篇幅長的文章,如《植樹的牧羊人》《貓》《藤野先生》等。面對這樣的長文,教師往往無從下手,要么教得拖沓啰嗦,要么流于表面,抓不住文本的教學重點與核心,學生學得模棱兩可,走了個過場。筆者認為,長文需要短教,它的核心價值在于: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讀懂讀透文本,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如何在既定的課堂時間內(nèi)高效有趣地長文短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下面筆者就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與思考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細讀文本,預判學情
長文短教是為了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它需要教師沉入文本,仔細品讀與揣摩文本。教師要以學生的視角備課,就像學生面對一篇閱讀理解,沒有任何參考資料。在決定怎樣去教前,不查閱任何資料,這樣才不會被別人的思路影響。此外,只有細讀文本才能充分把握文本,預判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困難,才知道要“教什么”和“如何教”。錢夢龍也曾經(jīng)說:“每教一篇課文前,總要反反復復地讀,或朗讀,或默想,或圈點,直到品出了味兒,才決定教什么和怎樣教。”
比如《藤野先生》,只有細讀,老師才知道這篇長文讀完要15分鐘左右,課堂時間有限,只能長文短教,課堂上也比較只適合去讀片段;通過細讀,老師才知此文的部分句子不聯(lián)系時代背景很難理解;通過細讀,老師才知道文章寫得很散,課堂設計必須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二、理清思路,選好教學切入點
如何在既定的課堂時間內(nèi)高效有趣地長文短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長文短教要仔細研讀文本,選出文本的教學點。筆者認為教學時應該注意選取以下幾個點:
1.找準全文的文眼切入
一篇文章的文眼可以是一個詞語也可以是一句話。它起著“牽一發(fā)動全身”的作用,是教學設計的提綱挈領。錢夢龍認為出色的閱讀教學一定要“努力在每篇課文中找到合適的問題,一個情節(jié),或一個句子,甚至是一個詞語作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帶動全篇”??梢?,選擇好一個好的切入點是解讀文本的關鍵所在。
比如說明文《蘇州園林》,教師如果沉入文本細讀就會發(fā)現(xiàn),全文分別寫了亭臺軒榭的布局之美,焦山池沼的配合之美,花草樹木的映襯之美,近景與遠景的層次之美,還有細節(jié)之美。而所有這些內(nèi)容都是圍繞“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畫”這句話展開的,這句話就是全本的提綱挈領,總括了蘇州園林的特點。選擇這句話作為切入點就能很好的組織文本的教學。
2.抓住文脈切入
好的文本切入點能夠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鄭振鐸的《貓》有幾千字,如果能精心選好切入點就能引領學生在一節(jié)課理解文本,并有所感悟。選文是從三只貓的來歷、外貌、性格、在家中的地位來寫的。教學時讓學生分別在三只貓的前面用一個形容詞來修飾,學生輕而易舉地就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的感情,會用“可愛”,“活潑”,“可憐”等詞來修飾。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好地完成了文本教學的切入,這是條文脈,串聯(lián)了全文,也區(qū)別了作者對第三只貓的感情。
切入點的選擇除了文眼與文脈還可以關注文本的題目、文意、文法等。教學時能把這些“片言居要”作為文本的切口,靈活切入,必能牽動整個文本的研讀。
三、聚焦重點,落實教學目標
語文的教學目標往往概括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目標維度。我們在長文短教時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最好選擇其中一到兩個教學目標來進行。應該大膽取舍,聚焦教學重點,否則課堂的面就會鋪得太大,反而不能突出重點。
比如《植樹的牧羊人》這篇課文,課文的最后四段揭示了主旨。教學時直接引導學生把注意力聚焦在第三次見牧羊人的段落上,引導學生圍繞“高原特征”“老人特征”“抒情議論”三個版塊,比較最后一次與前兩次同牧羊人相見的不同之處。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但解決了行文思路、也引導了學生對牧羊人描寫的細品,感受了高原前后發(fā)生變化的震撼,文本主題的呼之欲出也就順理成章了。再以《孔乙己》長文短教為例,此文涉及的知識點很細碎、零散。我將教學重點放在兩點上,第一,學習用人物的多種描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第二,探究小說中社會環(huán)境的作用。教學目標沒有鋪散開來,反而是很明確的。教學時理清主線,一個是咸亨酒店也就是社會環(huán)境。另一個是孔乙己的人物形象。重點品味小說中第1段,4到8段,10到11段中相關描寫。關注孔乙己被打折腿前后描寫的變化。引導學生在文本中圈畫關于孔乙己的描寫并仔細品味。引導學生理解作者通過塑造典型人物反映的社會問題——社會環(huán)境冷漠冷酷,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讀書人的主題。
綜上所述,長文短教,需要教師細讀文本,理清思路,也需要教師聚焦重點。抓住了這三點也就抓住了問題的要點,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高效有趣地長文短教。
參考文獻:
[1]《長文如何短教》,《教育研究與評論 中學教學教學》,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