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劉永政,郜 琳
(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 1.心血管病一科;2.老年病二科,河北 秦皇島066000)
焦慮抑郁狀態(tài)對女性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現(xiàn)象的影響
王 倩1*,劉永政1,郜 琳2
(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 1.心血管病一科;2.老年病二科,河北 秦皇島066000)
為了探討焦慮抑郁狀態(tài)對女性腎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和心率變異性的影響。取2012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女性腎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壓患者120例進行分組研究,報道如下。
取2012年11月-2016年12月醫(yī)院收治女性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120例,根據(jù)焦慮、抑郁(SAS、SDS)量表評定結果分為焦慮抑郁組和非焦慮抑郁組。焦慮抑郁組29例,年齡(36-56)歲,平均(48.68±3.41)歲,高血壓病程(1-10)年,平均(5.46±2.14)年。非焦慮抑郁組91例,年齡(35-55)歲,平均(47.98±3.39)歲,高血壓病程(1-11)年,平均(5.51±2.18)年。納入標準:(1)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1,2]標準中關于腎功能不全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2)均經(jīng)過心電圖、尿常規(guī)、血生化、頭顱MRI或CT等檢查得到確診;(3)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異常;排除標準:(1)不符合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2)不符合(SAS、SDS)量表評定標準;(3)資料不全或難以配合檢查者。本課題在倫理委員會批準、監(jiān)督下進行,患者對治療、診斷方法等知情同意。2組年齡、高血壓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 采用德國Mobil-Graph全信息動態(tài)血壓儀對患者進行24 h動態(tài)血壓進行測量,檢測時將袖帶縛在左上臂,袖帶具有自動充氣和測壓等功能對于收縮壓在70-260 mmHg,舒張壓40-150 mmHg,脈壓20-120 mmHg范圍內(nèi)視為有效數(shù)據(jù)。監(jiān)測時白天從8:00-24:00開始監(jiān)測,每30 min測量一次,夜間從0:00-8:00開始,每小時監(jiān)測1次,讀取并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3,4]。
1.2.2血壓晨峰確定 以7:00-9:00期間的收縮壓平均值與最低收縮壓的差值≥23.6 mmHg,視為血壓晨峰陽性,反之則為陰性[5,6]。其中最低收縮壓等于夜間最低收縮壓及前后3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
1.2.3心率異常 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的MARS PC動態(tài)心電圖分析儀進行心率異常測定,利用計算機自動剔除經(jīng)人工確認的各種前收縮及偽差后開始對2組心率異常情況進行測量。計算機自動計算出24 h全部竇性R-R期間的標準差(SDNN)、24 h內(nèi)每5 min竇性R-R期間平均值的標準差(SDANN)、全部竇性R-R期間的平方根(RMSSD)及相鄰R-R互差>50 ms的心跳數(shù)占整個心搏數(shù)的比例(PNN50),檢查過程中有關操作嚴格遵循儀器步驟進行,且檢查前叮囑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服用影響自助神經(jīng)功能的藥物,避免情緒激動或劇烈運動[7,8]。
1.2.4回歸分析 對可能影響女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水平的因素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
2組均完成24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焦慮抑郁組晨峰血壓、清晨血壓、白晝平均SBP、白晝平均DBP、夜間平均SBP、夜間平均DBP、24 h平均SBP及24 h平均DBP水平,高于非焦慮抑郁組(P<0.05),見表1。
2組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率變異,但是焦慮抑郁組心率變異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低于非焦慮抑郁組(P<0.05),見表2。
表1 2組24 h動態(tài)血壓指標比較
與非焦慮抑郁組相比,aP<0.05
表2 2組心率變異性水平比較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女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水平與年齡、焦慮抑郁情緒及SDNN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女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影響Logistic 回歸分析
文獻報道顯示[9,10]:對于正常人及多數(shù)單純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均呈晝夜周期性變化,并且24 h動態(tài)血壓下呈“兩峰一谷”的類似的長柄勺狀,患者血壓周期性波動對心血管系統(tǒng)結構、功能的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從人體血壓波動來看,清晨血壓波動最大,從波谷部位迅速上升到波峰水平,對于血壓波動耐受性較差者,將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11,12]。同時,清晨人體從睡眠中蘇醒并開始活動,血壓水平將會迅速上升,臨床上將其稱為血壓晨峰現(xiàn)象。目前,臨床上對于血壓晨峰機制及計算方法尚不完全知曉,但是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存在明顯的晝夜節(jié)律性變化,并且血壓水平還受到人體生理、精神等因素的影響[13,14]。研究表明[15,16]:焦慮抑郁多發(fā)生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由于患者長期血壓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患者擔心病情惡化,長期以往引起迷走神經(jīng)活性降低,導致自助神經(jīng)功能發(fā)生紊亂。本研究中,焦慮抑郁組24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下晨峰血壓、清晨血壓、白晝平均SBP、白晝平均DBP、夜間平均SBP、夜間平均DBP、24 h平均SBP及24 h平均DBP水平,高于非焦慮抑郁組(P<0.05)。本研究中,焦慮抑郁組心率變異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均低于非焦慮抑郁組(P<0.05)。本研究中,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女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水平與年齡、焦慮抑郁情緒及SDNN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7,18]。因此,女性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治療時應加強患者心理評估,了解患者心理波動情況,根據(jù)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及藥物干預方法,提高血壓控制率,促進患者早期恢復[19,20]。
[1]郭 敏,鄭中華.焦慮抑郁狀態(tài)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血壓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8):12.
[2]姚 婧,楊 駿,賈嬌坤,等.歐洲高血壓學會/歐洲心臟病學會:高血壓管理指南(第一部分)[J].中國卒中雜志,2014,9(1):46.
[3]杜榮生,李 沂,周傳堃.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晨峰血壓與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因子相關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4(1):8.
[4]安可英,閆曉紅,宓寶斌,等.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與年齡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226.
[5]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分會.2014清晨血壓臨床管理的中國專家指導建議[J].中華心血管雜志,2014,42(9):721.
[6] Gerontoukou EI,Michaelidoy S,Rekleiti M,et al.Investigti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J].Haealth Psychol Res, 2015,3(2):2123.
[7]項祖闖.心身疾病的發(fā)病學機制:“循環(huán)疊加機制”的研究及中醫(yī)治療對策[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3,31(8):1730.
[8]李 果,姜榮環(huán),郭成軍,等.心血管內(nèi)科門診患者抑郁和焦慮障礙患病率調(diào)查[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12):1035.
[9]Lewington S,Lacey B,Clarke R,et al.The burden of hy pertension and associate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China[J].JAMA Intern Med,2016,176(4):524.
[10]王宇鵬,李昭屏,白 瓊,等.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控制現(xiàn)狀和用藥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7):587.
[11]王登芹.焦慮抑郁狀態(tài)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血壓影響的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7):723.
[12]葉林峰,黃財城,陳建東,等.焦慮抑郁情緒對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5,4(11):9.
[13]韓 振,隋 瑜,孫雪林.焦慮抑郁狀態(tài)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血壓和血壓變異性的影響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5(16):1630.
[14]吳永城,陳育海,吳興強.氨氯地平聯(lián)合氯沙坦鉀不同用藥時間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晨峰現(xiàn)象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6,37(12):1876.
[15]陳 冰,肖 峰,陳愛年,等.焦慮抑郁狀態(tài)對高血壓性殼核出血血腫周圍水腫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6,56(36):76.
[16]賈雪芹,杜秀麗,許 敏,等.長期飲酒對男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的影響及與左室肥厚的相關性[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6,37(9):1115.
[17]曾振宇,周文霞.不同再灌注時間對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構以及左心功能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6,45(7):804.
[18]趙 楊.原發(fā)性高血壓腎病患者血清CRP、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變化及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19(3):407.
[19]嚴明芹,滕兆林.心理護理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20):20.
[20]楊從蘭.阻生牙拔除術患者圍術期焦慮情緒的個性化護理干預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6,40(9):1007.
*通訊作者
1007-4287(2017)12-2143-03
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