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勝偉,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研究橋梁工程掛籃施工技術
文/劉勝偉,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近年來,我國的交通事業(yè)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更多的橋梁工程得到了建設。在橋梁工程建設當中,掛籃施工是其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在本文中,將就橋梁工程中的掛籃施工技術進行一定的研究。
橋梁工程;掛籃施工技術
主桁架主要是將由橫向高強度螺栓連接而成的兩個主桁架結合為一體,形成整體受力體系,對于桁架槽鋼而言,其截面積需通過相關受力分析,依靠螺栓實現(xiàn)所有桿件的可靠連接。該懸臂掛籃根據(jù)承載需求,結合施工經(jīng)驗進行設計,以符合強度與剛度需求為基礎,以系統(tǒng)穩(wěn)定為前提,而且掛籃與混凝土質量比要嚴格控制在0.45左右。
鋼枕中有大體積鋼梁,滑道為槽鋼通過拼接支撐,滑板為預制鋼板,行走時抗傾覆安全系統(tǒng)需要保持在2.5左右。這種懸臂掛籃在空載行走時有一定幾率產(chǎn)生傾覆力矩,為保證其平穩(wěn)性,可使用豎向鋼筋對滑道進行固定,采取錨固的形式將滑道設置在橋面之上。
1.3.1 內模板系統(tǒng)
該模板系統(tǒng)由組合式鋼模板制成,具體分成兩個部分,分別為頂模與內側模。橋梁施工時,運用鋼質滑梁在吊梁上設置、固定內側模,需要脫模時,將內吊梁松開,確??梢皂樌瑒?,頂模同樣是鋼質模板。依據(jù)梁高改變調整內模板,局部內??蛇\用木質模板。
1.3.2 外模板系統(tǒng)
該模板系統(tǒng)由底模和外側模構成,其中底模包含兩個部分,分別為底橫梁與縱梁;外側模則主要由組合式鋼模板構成。
錨固與懸吊系統(tǒng)組成為千斤頂、吊桿、小橫梁。系統(tǒng)核心作用是懸吊、錨固、標高調整、提供張力。系統(tǒng)錨固作用安全系數(shù)為2.35,變形容許量為18mm[3]。系統(tǒng)拼裝后,開展質檢工作并依照荷載設計水平開展了相應的載重試驗,通過有效的處理,很好的解決了非彈性變形的實際問題,可滿足橋梁施工的各項需求。
施工前制定各分項方案,方案提出后遞交至監(jiān)理方完成審核,組織專家開展深入研究,結合規(guī)范要求做好安排工作;為確保安全,需提前開始交通管制,配置齊全的安全保障設施與勞動保護用品,確保各個機械設備的性能,為掛籃施工營造一個良好的施工環(huán)境;現(xiàn)場施工與技術人員需要精準掌握設計意圖,牢記每個工序與流程,明確不同工序對應的要點,切實做好各個細節(jié)工作,比如工具配置等方面。
2.2.1 掛籃制備和安裝
制備:全面調查和分析工程現(xiàn)場實際情況,根據(jù)工程實際特點與用途落實策劃工作,同時編制出設計草圖。設計工作中,懸臂掛籃的所有組成部分都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規(guī)定計算、設計,材質、規(guī)格等均需符合規(guī)范標準,禁止擅自篡改。若需改動應得到設計方批準,確定可行后,再做整改。掛籃預制完成后,在現(xiàn)場組織拼裝。安裝:首先是鋼枕定位,墩梁固結完畢后,找平鋼枕頂端,材料就位;對鋼梁進行鋪設,前支座共鋪設3根鋼梁,鋼梁間的距離需要嚴格控制在50cm之內;安裝軌道,2根長度為2.5m的鋼枕由中心不斷向四周布設,軌道采用預應力筋進行橫穿并找平其頂面;在確定中心距后,固定軌道;設置底座,根據(jù)流程要求操作,按“后到前”順序安裝支座,安裝開始前,應加鋪不銹鋼板并放置一個滑板。
2.2.2 澆筑段落順序與基本要求
0#塊梁段的組裝、試拼及載重試驗均完成后,向兩邊按一定次序澆筑到合龍段的前側,主梁合龍段在支架上進行澆筑,最后再對中跨的合龍段進行澆筑。梁段澆筑施工前,應對掛籃中線、模板標高以及預埋件等進行深入檢查,經(jīng)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合格以后再進行澆筑;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為確保管道穩(wěn)定、安全,可在管道中插入一個硬塑棒,而且定位鋼筋還要和箱梁上的鋼筋緊緊相連,同時保持井字形。
2.2.3 混凝土澆筑施工
混凝土懸臂掛籃澆筑一般使用泵送的方法,混凝土坍落度由于會受到澆筑速度、氣溫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可保持在14—18cm之間。澆筑施工應嚴格遵循規(guī)范的順序,如從懸臂掛籃的前端開始,最后和前一段的混凝土進行連接,澆筑過程保持對稱性與平衡性,實際平衡誤差不能超過標準要求且梁段上的澆筑施工誤差應保持在3%以內。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減小或避免掛籃變形,降低產(chǎn)生裂縫的可能。澆筑完成后及時開展養(yǎng)護工作,待其強度達到設計標準的75%時,即可開始封錨與張拉等操作。
2.2.4 預應力筋張拉與梁體合龍
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懸臂澆筑施工中,對于預應力筋張拉,通常需要對稱進行,在設計方面存在特定要求時,需按照設計的具體要求完成;一般而言,合龍順序可總結為:先邊跨、再次跨、最后再中跨,合龍段實際長度需保持在2.0m左右,合龍中考慮天氣變化、掛籃結構,然后借助受力驗算獲取最優(yōu)合龍形式。若合龍需臨時連接,應在確保對稱的基礎上快速進行,外支撐端應與梁段預埋件一同連接,然后對另一端進行連接,這一過程中的預應力需做適當調整。合龍操作應在氣溫較低時進行,合龍口具體位置至關重要,作用明顯,和梁體比較,此處的混凝土要求最高,因此要尤其注意混凝土的選擇,通常情況下,微膨脹混凝土最為適宜,其配比需要進行特別設計,強度要在設計要求基礎上再提高一個等級,以此及時施加預應力,在澆筑的同時還要切實做好振搗并按照設計要求落實養(yǎng)護工作。
2.2.5 懸臂掛籃拆除
上述施工完成后,即可對懸臂掛籃進行拆除。拆除過程應按照一定順序:首先在梁頂位置安裝大型卷揚機,將底模架與外側模吊裝在橋面之上;由于掛籃的內側模與行走梁在開始合龍施工以前就已被拆除,所以其他構件能從兩端梁出口位置實施拆除;然后將主桁架移動至起吊范圍之內,采用分片的方法實施拆卸;最后對軌道鋼枕實施拆除。
在橋梁工程建設當中,掛籃施工是一項應用價值較高的施工技術類型,且因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施工成本低、重量輕以及施工靈活優(yōu)點的存在得到了較多的應用。在實際掛籃施工中,需要能夠做好該技術的重點把握,以該技術的科學應用不斷提升橋梁建設水平。
[1]劉昌林.掛籃施工技術在鐵路跨度連續(xù)梁工程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5(04).
[2]伍尚福.對橋梁建設掛籃施工技術的簡析[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5(09).
[3]鄧建平.有關橋梁掛籃施工技術的分析[J].四川建材,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