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正在從商業(yè)延伸到各行各業(yè),高等職業(yè)教育也不例外,在新形勢下,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受到新的挑戰(zhàn),大數據技術在高職院校中運用是必然的趨勢,高職院校教師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在大數據時代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發(fā)展需要。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教師樹立大數據思維、大數據意識是接受新挑戰(zhàn)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職教育;樹立大數據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4-0038-01
一、樹立大數據思維和大數據意識的必要性。
大數據時代已經潮水般涌來,社會正在發(fā)生一場新的變革,正因為來得來快來得猛,大數據從商業(yè)已擴展到各行各業(yè),但大多數人們的思維認識還沒有從傳統(tǒng)的認識中醒悟過來,如果再不醒悟,人們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將被大數據這兇猛的"洪水"沖擊得支離破碎,當你醒悟過來的時候,目標已經遠離。高等職業(yè)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大任務,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培養(yǎng)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但在大數據突飛猛進的時代,學生接受新的信息渠道多而快,世界各種思潮正在影響著學生的思維,他們的判斷能力正處于一種迷茫、彷徨、無助之中,目標和方向極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學生的特點正在朝著個性化方向發(fā)展,針對學生個性化教育是新時代的要求。在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1]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掌握和運用大數據技術,這是對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有效措施,也就是說高校教師要將新技術新方法運用在教育教學中,而運用大數據技術正是新技術新方法的有力抓手。但大數據技術是一項新的、快速發(fā)展的技術,認識和運用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首先要樹立大數據思維和大數據意識,這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數據時代思維方式對教育的啟示
大數據條件下,高職教育更需要培養(yǎng)出更多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并使之適應未來信息化和知識化社會的變革和發(fā)展。在此背景下,個性化教育在國內外教育界成為一個新的話題:英國政府在《2020愿景》中提出應確保每一位學生不受種族、性別和家庭背景的限制,接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潛能。”[2]要為學生構建個性化教育環(huán)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步調和學習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這就需要對學生已有的學習準備、能力、興趣和天分、學習風格等進行評估。傳統(tǒng)教育由于缺乏獲取和分析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也即缺乏對受教育者的特點和個性差異的了解,我們無法為其提供促進學業(yè)成績和情感溝通的支持性學習環(huán)境。大數據時代思維方式具有強烈的個性化特點,在商業(yè)領域得以推廣的個性化服務,在教育領域也同樣存在;同時,大數據時代思維方式的前瞻性特點,為教育領域中個性化預測的開展提供了思路。在大數據時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留下無數數字碎片,如進出校門、進出宿舍、網上購物、網上查閱、學習互動和反饋、網絡社交、校園卡使用、QQ、微信、微博等信息記錄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征等等,通過平臺對這些數據進行整合、挖掘和分析,學生的行為模式將得以揭示。通過大數據技術幫助教師實現個性化教育。[5]大數據思維方式啟發(fā)我們在高職教育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大數據。
三、大數據條件下教師要學習大數據知識
“大數據”用四個“V”來描述:Volume、Variety、Velocity和Value,即數量大、種類多、速度快、價值大四個方面。大數據時代思維方式的特性是敏捷性、開放性、前瞻性和個性化。大數據的核心價值是基于海量數據所進行的趨勢預測,大數據預測特別強調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關關系。如谷歌曾通過用戶搜索詞條成功預測流感爆發(fā)趨勢,沃爾瑪通過調整啤酒和尿布的擺放位置大幅提高了銷售額。2013年10月2日,九寨溝風景區(qū)發(fā)生游客滯留事件,導致九寨溝上下山通道陷入癱瘓,大批游客被迫步行十幾公里下山。2014年10月黃金周,九寨溝啟用大數據系統(tǒng)避免了滯留事件的發(fā)生。購物網站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對用戶的行為習慣和喜好進行追蹤分析,從大數據背后找到符合用戶興趣和習慣的產品和服務,并向顧客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教師認識到對學生的教育正在從群體逐漸走向個體,通過對學生行為的監(jiān)測,可以使老師快速掌握學生學習、思想狀況。因此,教師要迅速學習大數據知識,掌握大數據技術。
四、教師教育教學方法需要改變
1.改變課堂教學形式。大數據時代的課堂教學可通過網絡學習、多媒體教學,使得學生課堂空間被無限拓寬,課堂形式變得自由多元,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不再局限于課堂和課本的單一渠道,而是變得更加多元、開放,課堂教學形式也需要靈活多元化。
2.引導性教學更為重要。大數據時代的教學過程將突破傳統(tǒng)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方面的限制,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便捷的平臺,對于學生在網絡上獲取的信息要引導學生正確辨別是非,培養(yǎng)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貫穿于教育教學過程中。
3.采取靈活性的教學方式。大數據時代,教學資源更加多元和充足,海量數據教學分析進行教學對課堂教學對教師的影響很大,教師應采取靈活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對自我發(fā)展的認識從依賴教師有限理性判斷轉向對個體學習過程的數據分析,從而使傳統(tǒng)集體教育模式轉向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因此,教師對課程把控能力面臨著新的要求,教師不僅僅要更新課程理念,還應具備數據信息分析能力和多途徑的課程教學目標的實施能力,教學方式將會變得更加靈活。
在大數據時代快速到來之際,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面臨著新的更大的挑戰(zhàn),教師要主動、靈活、更多元地融入新的變化中來,不斷提高對大數據在教育教學中重要作用的認識。[5]高職院校教師要樹立大數據思維,充分認識到大數據的到來對教育教學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要不斷加強大數據知識學習和運用,適應新時期高職教育教學面臨個性教育的新課題,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教學工作,必將更加高效、準確、掌握學生情況,從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博.大數據時代高職高專學生的思想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23).
[2]張燕南,趙中建.大數據時代思維方式對教育的啟示[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3(21).
[3]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4]馮旭東.大數據背景下學校德育改革探討[J]山東工會論壇,2015.
[5]彭進清.高校大學生道德現狀與特點分析[J]2006.
作者簡介:姓名:黃和蓉,性別:女,籍貫:貴州銅仁,單位:貴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高級講師,研究方向:人事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