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晶星
摘要:現(xiàn)在的新課改實施得非常順利,對于學生和教師的要求都有一些變化,不僅要在授課模式上進行改變,而且在課程的安排上也要有所改變,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效率。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在的一種潮流趨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的意義,所以音樂課的學習是尤其重要的,我國的音樂風格多樣,有民族樂、搖滾樂、古典樂等,它們各具特色,是我國的音樂財富。許多學生對于學習音樂有很大的興趣,既是一種特長發(fā)展,也是培養(yǎng)和提高自身氣質的一種方式,所以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那么就應該重視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音樂教育;小學;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的實施
音樂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也是一種娛樂方式,音樂的學習是我們應該必修的一門課程,而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商,還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這也是給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上增加一種樂趣,所以更應該好好學習。
一、音樂的起源和發(fā)展
音樂的起源和發(fā)展可以說是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應該從古老的洪荒時代,當時的環(huán)境下還沒有語言,那么大家是怎么進行交流的呢,就是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情感,這可以說是音樂最原始的由來。到現(xiàn)在為止,音樂的發(fā)展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古代部分和近代部分,以打擊樂為最原始的音樂,隨著科技與技術的發(fā)展,音樂的種類也有了進步與發(fā)展,音樂的功能廣泛,不僅可以獨唱、合唱,還可以配合演唱,演出形式也有歌舞相伴,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想要對音樂進行高標準的學習,基礎的學習不可忽略,所以在小學音樂課中,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變,良性互動性學習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對于我們的生活還是學習都是有好處的。
二、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學生年齡尚幼
小學的音樂學習可以說是基礎學習的關鍵,教學應該靈活化,簡單化,不要給學生增加無謂的負擔,能夠增加學生的興趣,這樣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因為小學生年齡還較小,還處于愛玩耍的階段,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在音樂知識點的講解上應該盡可能的簡單,明了,而且在講解課程時應該將相識的知識點放到一個課時中進行講解,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學習,而且知識點的連貫性也很好,對于音樂知識的掌握更加容易。
2、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但無從下手
音樂課對于學生們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可以親自去體驗,可以說是值得大家重視和喜歡的。一直以來學生們都是從課本中學習知識的,難免會感到枯燥無趣,而不感興趣,而音樂課的出現(xiàn),則讓學生們興致滿滿,從而學習的熱情高漲。但是學習中僅僅只有興趣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實驗,所以教師就應該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將學習的重點與難點指出,方便學生的學與記。
三、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抓住學生的好奇心
所謂的“好奇心”就是大家對于新知識的渴望、興趣,小學生的心理處于發(fā)展的階段,對于新鮮事物的注意力會很強,所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對于音樂能力培養(yǎng)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法。首先需要讓學生接觸到音樂,而不是只停留在圖片和自己的想象當中,要做到對音樂的“親身體會”。在選擇學習的曲目時,可以選擇一些有意思的、有教育意義的,這樣學生既喜歡聽故事,還便于理解和記憶,這樣民主的學習方式會讓學生在心理上容易接受,不會產生厭學心理,可以說是高情商的表現(xiàn),所以抓住學生好奇心,開放的課堂是擁有高情商的捷徑。
再例如:學習《愛我中華》時,這首音樂不僅膾炙人口,還是為1991年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創(chuàng)作的會歌。這首歌在譜曲時廣泛采用廣西、云南等地少數民族的音調,地域特色濃厚,這首歌曲體現(xiàn)了對祖國的熱愛,是應該讓學生樹立對祖國的尊重。再例如:學習《三個和尚》時,在進行教學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聽一聽,然后問學生聽后的感受,之后可以通過游戲導入法,讓學生現(xiàn)場表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他們的好奇心,之后再進行歌曲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特別適合小學生,還可以邊學習歌曲邊做游戲,讓整個課堂處于非?;钴S的氛圍,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課后可以讓學生總結總結特點,這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做課堂的前進者,這種互動性教學,更加緊密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這對于課堂效率來說是有很大幫助的,正所謂學生是課堂的靈魂,只有學生認真聽了,課堂效率自然會提高。
2、學習應該有足夠的文化知識做支撐
俗話說得好:能力是需要知識來充實的,所以無論是做什么事情,有一定的文化知識還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慢慢灌輸中國的文學,讓他們對于這些文學有初步的認識,讓他們體會藝術的魅力。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一些生動的故事,與學生互動性學習,例如:眾所周知的《高山流水》就是春秋時期俞伯牙的代表作,他的琴藝高超,可以出神入化的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情感,這首《高山流水》就是他遇見知音鐘子期的樂曲,不僅描述了高山的雄偉,還寫出了溪水的溫柔,本來與鐘子期約好來年還在此處見,日期卻未見人影,打聽后才知在年前病逝,俞伯牙在目前摔斷琴,從此再不坐彈,這可是知音難覓的一段佳話,可見音樂中包含了很多文化,這不僅歌頌了二者之間的情誼,也說明知音難尋的道理。這樣給學生一講,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自然會大大增加,在經濟與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大部分學校也會有一些簡單的樂器,教師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可以大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注意分寸,不能讓多媒體喧賓奪主,要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能夠讓學生過分的依賴多媒體,否則會阻礙課堂教學效率和課堂質量的提高。
3、抓好基礎訓練,重視復習鞏固
學習任何科目,打好基礎是關鍵,好的基礎是成功的保障。在音樂課上,學生的學習不能一蹴而就,要一點一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例如:樂曲的技巧是分為很多方面的,可以分為一個專項進行學習,不能一股腦的都告訴學生,這樣學生理解起來也是一個問題,影響學習效果,應該多多注意。還有應該重視復習環(huán)節(jié),所有的知識不是學習一遍就可以扎根牢固的,復習是固不可少的,可以每一周組織一次復習,讓學生不至于在學習了新知識后忘記舊知識,正所謂溫故而知新,應該讓學生有這個意識。
四、結束語
隨著音樂教學走進院校,我國的音樂教學開啟了新的篇章,教學上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高,這樣優(yōu)秀的音樂藝術也會被越來越多的學習和傳承,必將使其綻放光彩。
參考文獻:
[1] 龔茂莉,龔家銘.音樂功能的變遷[J].民族藝術研究,2016(08):39-6.
[2] 賀錫得.中國少數民族樂器介紹之十一,2015.(08):28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