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含+閭越+劉偉
摘要:本文以評價基本原則為切入點,對高校學生黨員評價體系的指標以及內容進行分析研究,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和教育在具備宏觀依據的同時,又要有詳細的評價標準,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對高校學生黨員的教育,促使學生黨員始終具備先進性,為我黨培養(yǎng)更加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提供必要的評價依據。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員;評價體系
一、高校學生黨員評價體系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1.規(guī)范性原則
高校在建立學生黨員評價體系的時候,必須要遵循規(guī)范性原則,各項指標都應該做到不能違背黨章的要求。以黨章為準則,進行學生黨員評價體系的建設,評價體系中的各項指標,以黨章中規(guī)定的黨員基本權利和義務為依據,只有如此,才可以確保所建立的體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并且以黨章作為衡量標準,可以讓學生黨員更好地學習黨章內容,引導學生黨員擁有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提升學生黨員的自身素質。
2.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學生黨員評價體系貫穿于學生黨員發(fā)展教育的始終,所以評價體系中的每一項評價標準都要公平、公正和公開,使學生黨員信服,以此作為行為準則。也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黨員認可評價體系,遵循評價體系中的原則處事,才能維護好我黨的良好形象,為我黨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
3.客觀性原則
學生黨員評價體系的客觀性主要表現(xiàn)在對學生黨員進行客觀的評價,不主觀下定論。如此一來,可以增強學生黨員和黨組織之間的信任,樹立黨組織的威信。另外還可以讓學生黨員根據評價的結果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在充分反思的條件下不斷自我改進。
4.可操作性原則
評價體系中的各項內容應該盡可能地言簡意賅,內容實際,具有充分的可操作性。盡量避免用一些難以理解的語言以及形而上學的內容,讓評價體系可以更清晰化,更容易對學生黨員的行為做出恰當評價。
二、高校學生黨員評價體系的基本內容
1.政治思想是前提條件
對于學生黨員來說,組織上入黨只是形式,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黨,主動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讓學生黨員自身具備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同時學生黨員還要在日常行動中貫徹落實黨的思想,端正身為黨員的態(tài)度,在遇到一些重大事情的時候,必須具備一定的大局觀,旗幟鮮明地站在黨這一邊,和黨中央保持一致。
2.學習成績是關鍵因素
對于學生黨員來說,端正學習態(tài)度非常重要。學生黨員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有良好的學習成績,還應該以成立學習小組等形式主動幫助班級的“學業(yè)困難生”,在學習中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除此之外,學生黨員必須要嚴格遵守考風和考紀,時刻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3.道德品質是重要保障
學生黨員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做守法公民;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正常參加各類教學活動,不遲到早退等;遵守社會公德,行為禮貌,舉止文明,誠信為先,尊重師長,團結同學;除此以外,學生黨員還應該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助人為樂,與人為善。
4.生活表現(xiàn)是基本要求
學生黨員要具備良好的群眾基礎,做到在學生團體中有影響力、號召力;要積極參與學校或學生社團組織的各類活動,具備良好的奉獻精神;對于黨支部組織的活動要積極參與,并起到積極的作用;學生黨員所在的寢室同樣也要具備良好風氣,不使用學校明令禁止的各類電器,宿舍衛(wèi)生也可以作為評價的指標之一。
5.工作能力是重要指標
大多數(shù)學生黨員都承擔過班級或社團等學生組織的主要學生干部工作,所以社會工作能力也應該是考察學生黨員綜合素質的指標之一。首先,在態(tài)度上,學生黨員必須擁有積極、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力求將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其次,在做事方法上,要注重實效,講究效率,有強烈的團隊意識,注重團隊合作,不單槍匹馬,不搞個人主義;最后,要注重活動影響,務必要讓每次舉辦的活動都能在學生中產生積極影響,帶動大部分學生共同進步。
三、高校學生黨員評價體系認定
可將學生黨員評價分為三個部分:自我評價、群眾評價(含支部內其他黨員的評價)、支部委員會的評價。這三部分的評價所占的比例應有所側重,其中群眾評價應該占比重最大,為評價體系中的重點。之所以進行學生自我評價,為的是讓學生黨員可以對自己進行透徹的分析,總結自己的行為,反省自己,并根據評價標準來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然后再將群眾評價和支部委員會的評價作為參考,尋找兩者之間的不同,以便得到更客觀的評價結果。
參考文獻:
[1]羅賽,馬鐵鍵.大學生入黨動機多元化及糾偏機制探究[J].時代教育,2016(7).
[2]王春穎,王平.高校學生黨員信仰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