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紅(教授),陳 琦,鄧 敏
LD 集團財務風險評價及其預警研究
楊利紅(教授),陳 琦,鄧 敏
近年來,由于房地產企業(yè)所處的宏觀環(huán)境在不斷地變化,加大了房地產行業(yè)抵抗財務風險的壓力,企業(yè)要獲得最大的收益,就必須對財務風險進行正確的預測、評價及適當的防范。以LD集團公司為例,深入分析該公司的財務現狀,用反映LD集團四大經營能力的15個財務指標構建該集團的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確定這15個財務指標的權重。再運用功效系數法建立LD集團財務風險評價模型,并通過與該集團公司2011~2015年財務狀況進行對比,驗證該模型的實用性,為預警房地產公司的財務風險提供理論依據。
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預警模型;財務狀況
房地產行業(yè)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行業(yè),是集房地產開發(fā)建設、經營銷售、配套管理及服務為一體的行業(yè)。與其他施工企業(yè)相比,房地產行業(yè)的主要特點是:投資額度較大、生產周期較長、政策調控風險較大,故房地產行業(yè)屬于高負債、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yè)。房地產企業(yè)的資金獲取通道主要有銀行貸款、預售款、建筑企業(yè)墊資等,因其資金鏈條易斷裂,加劇了房地產行業(yè)本身的財務風險。加之外部宏觀環(huán)境的影響,使得財務風險已成為很多房地產企業(yè)生存發(fā)展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素。一般情況下,房地產企業(yè)出現了財務風險,必然會給企業(yè)的經營狀況帶來影響,甚至會導致企業(yè)的經營失敗,這就促使企業(yè)更加重視財務風險。如何準確評價和應對企業(yè)的財務風險已成為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重視。因此,在企業(yè)的經營過程中注重對財務風險的評價、研究和控制具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本文針對行業(yè)領頭企業(yè)之一的LD集團公司,研究了房地產企業(yè)財務風險評價及其預警的問題,以期為其他房地產企業(yè)提供參考。
1.LD集團公司簡介。LD集團公司創(chuàng)立于1992年,其總部設立于上海,它是我國第一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以房地產為主業(yè)的企業(yè),2016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311位。房地產項目是LD集團公司的核心產業(yè),其項目規(guī)模、產品種類、品牌質量均超過國內同行業(yè)水平,尤其是在超高層、產業(yè)園、商務區(qū)及城市綜合體領域。2015年8月,LD集團公司實現整體上市,其著眼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尋找并抓住機會,以資本市場為基礎,進一步地邁入多元化的發(fā)展道路,從而發(fā)展成為國際知名的一流企業(yè)。
2.LD集團公司財務狀況及財務風險分析。
(1)財務狀況。LD集團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后的凈利潤為負值,2014年實現營業(yè)收入11027.97萬元,較2013年同期減少了78213.95萬元,可見該公司房地產主業(yè)發(fā)生了虧損。而2015年實現整體上市后,公司整體經營狀況有所好轉,當期凈利潤為688642.67萬元,營業(yè)收入為20725659.48萬元。對LD集團公司近五年總體財務狀況的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償債能力。如表1所示,2011~2015年間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大體呈現下降趨勢,其中2014年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相比2013年大幅下降。由于公司流動資產增加速度慢于流動負債的增長速度,致使流動比率下降,而偏低的速動比率表明公司是依靠出售存貨或者舉借新債來償還到期短期債務的,這會減少待售存貨的利潤或形成新的利息負擔,由此可見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弱。從公司近五年較低的利息保障倍數和過高的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可以看出,公司對到期債務償還的保障程度較弱,沒有充足的流動資金償付債務本息。且其資產負債率呈直線上升趨勢,債權人提供資金所占比重遠高于股東投入的資本,過高的債務不僅使公司籌資變得困難,也會增加籌資成本并加大償債壓力,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不容樂觀。
表1 償債能力指標
第二,營運能力。如表2所示,在資產運營方面,由于房地產公司存貨的特殊性,其存貨周轉率相比其他行業(yè)要低,但逐漸減緩的資產周轉速度反映出公司從取得存貨到銷售收回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狀況不佳。再加上公司應收賬款的減少速度比營業(yè)收入的下降速度慢,延長了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使得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始終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而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放緩直接導致了流動資產利用效率變差,說明公司整體的運營情況不具競爭力,公司較弱的運營能力不僅不利于盈利水平的提高,也加重了公司的償債負擔。
表2 營運能力指標
第三,盈利能力。如表3所示,逐年遞減的營業(yè)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一方面反映出公司無論是增加銷售量還是加大投入量,獲取利潤的能力均在逐漸減弱,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公司銷售水平和控制能力的下降。同時,總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也整體呈現出下降趨勢,表明公司利用資產創(chuàng)造的利潤越來越少,資本運營效果較差,經營管理狀況不佳。可以看出,2014年公司的盈利能力遭受重創(chuàng),雖然隨后一年情況有所好轉,但公司的“造血功能”正在衰退,盈利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堪憂。
第四,發(fā)展能力。如表4所示,營業(yè)收入增長率在2015年表現最好,凈利潤和凈資產都呈現出大幅度增長的趨勢。2011~2014年,營業(yè)收入除2013年以外均為負增長,而凈利潤增長率均為負值,說明公司在這四年的發(fā)展中銷售收入不穩(wěn)定、盈利狀況不佳。凈資產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整體較低,說明公司基本處于資本停滯的狀態(tài),生產規(guī)模擴張速度減慢。而資本保值增值率的逐年降低,同樣反映出公司資本保全能力的下降,說明LD集團公司持續(xù)、高速發(fā)展勢頭不足。
表3 盈利能力指標
表4 發(fā)展能力指標
(2)財務風險分析。從LD集團公司的財務數據可以得出,2015年LD集團公司在整體上市的大環(huán)境下各項財務指標均出現了好轉的跡象,除此之外,其2011~2014年的資本結構、流動比率、營業(yè)收入增長率等指標均不夠樂觀,財務狀況趨于惡化狀態(tài),使得LD集團公司的長、短期借款不能得到保證,所以LD集團公司依舊存在著巨大的潛在性經營風險。
此外,國家宏觀政策的不確定性、匯率的波動性、市場的飽和性等外部因素都會影響企業(yè)經營效益。加之金融市場的波動和反復加劇了公司的財務風險,資金外流使社會經濟狀況明顯下降,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房地產行業(yè)的發(fā)展。
通過對以上內外部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在近五年的經營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一方面,內部財務狀況的大幅波動使得公司的財務狀況不佳;另一方面,由于外部風險因素難以把握,致使公司的現金流壓力加大。LD集團公司要改變當前的經營狀況,就需要合理地評估內外部環(huán)境,并能夠靈活地應對政治環(huán)境、市場競爭、管理不當等風險因素,最終將該集團公司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使該集團公司能正常運營和盈利。
(3)LD集團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的必要性。通過以上對LD集團公司外界環(huán)境及財務現狀的分析,發(fā)現該集團公司面臨著以下問題:
第一,從整體房地產行業(yè)的角度看,近幾年來,國內房地產企業(yè)的擴張、宏觀政策的打壓和市場趨于飽和狀態(tài),以及同行競爭日趨激烈,使得整個行業(yè)面臨著庫存壓力大、利潤空間變小等問題。
第二,LD集團公司的許多財務指標波動很大。雖然沒有經歷退市風險的警示,但從各項財務數據中可以發(fā)現,近幾年來該集團公司的經營并不穩(wěn)定,如償債能力逐漸降低、營運能力逐年下降、經營狀況不樂觀、盈利能力較低,除了總資產增長率較高以外,其余的發(fā)展能力指標值逐年降低,后期發(fā)展?jié)摿Σ蛔?,蘊含著一定的財務風險,為該集團公司的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對于上述問題,LD集團公司有必要通過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tǒng),及早地發(fā)現集團公司的財務風險,促使公司經營管理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調整管理政策,從而有效地防范公司面臨的各種財務風險。
本文采用功效系數法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模型,以客觀地反映LD集團公司的財務狀況。首先,根據自身或行業(yè)經驗規(guī)定所選預警指標的標準值,即設定其滿意值和不允許值,并以不同計算公式,確定各個指標的類型及其單項功效系數的值。其次,將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確定各指標及其權重,根據其權重對其進行加權計算,得出相應的數值,即為該集團公司的綜合功效系數。最后,根據綜合功效系數所在的警限范圍對其進行財務風險預警。
1.標準值和單項功效系數的確定。在計算單項功效系數的時候,首先需要確定標準:極大型變量(指標的實際值越大越好)、極小型變量(指標的實際值越小越好)、區(qū)間型變量(指標在某一區(qū)間內時處于最好狀態(tài))和穩(wěn)定型變量(指標在某一點時處于最好狀態(tài)),并對這四類變量分別設計單項功效系數:
(1)極大型變量的單項功效系數=
(2)極小型變量的單項功效系數=
(3)區(qū)間型變量單項功效系數=
(4)穩(wěn)定型變量單項功效系數=
2.指標權重的確定。本文采用德爾菲法向八位專家(六位企業(yè)財務高管、兩位高校老師)征詢意見,結合LD集團公司的財務特點,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fā)展能力四個方面深入分析,選出其中15個財務指標,并利用層次分析法根據各指標的重要性確定其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1)構建財務風險評價指標的結構層次。主要分為三層:決策目標層、中間層和評價指標層。其中,決策目標層為LD集團公司財務風險;中間層為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fā)展能力;評價指標層為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等15個指標,見表5。
表5 指標層次分類
(2)計算矩陣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構建兩兩對比的矩陣,使其上層為目標層,下層為因素層,比較下一層對于上一層的相關性。本論文采用1,2,…,9及1,1/2,…,1/9作為標度(見表6)。標度的判斷值可根據調研情況、專家意見等綜合考量。
表6 判斷矩陣的標度及含義
(3)進行一致性的檢驗。計算矩陣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之后,可求出CI和CR的值。其中CR為一致性比率,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當CR<0.10時,層次單排序結果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否則,通過調整判斷矩陣各因素的取值,直到具有滿意一致性為止。
一般情況下,具有一致判斷矩陣即CI=0。但客觀事物的復雜性、人們認識的多樣性等與其規(guī)模等方面的大小有關,僅僅依靠CI的取值推斷其滿足一致性與論文研究結果是相差甚遠的。因此,本文引進了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對于n=1~11,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的取值見表7。
表7 RI取值
上一層因素的權重是根據同一層次中所有層次單排序的計算結果求得的,即單排序特征向量為ωi[ω1,ω2,…,ωn]T,指標層對中間層的層次單排序特征向量為ωij[ω1,ω2,…,ωn]T,則兩者相乘即為指標層相對于目標層U的權重。檢驗層次總排序一致性的公式如下:
其中,ωi為指標層對中間層的特征向量,CIi和RIi分別為相應的層次一致性指標和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結果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即CR<0.10,否則就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調整。重復以上的步驟,直至結果滿足一致性。
通過向八位專家征詢意見,結合LD集團公司的財務特點,確立下層指標對上層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具體如下:
構建判斷矩陣A(Ui→U)(相對于財務風險U而言,償債能力U1、營運能力U2、盈利能力U3和發(fā)展能力U4之間相對重要性比較),矩陣A如下:
求得矩陣A的最大特征值λmax=4.0710。
特征向量為ω[0.2829,0.1636,0.4476,0.1059]T,即 U1、U2、U3、U4相對于 U 的權重分別為 W1=0.2829,W2=0.1636,W3=0.4476,W4=0.1059。求得CR=0.0266<0.10,故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
構建判斷矩陣B(U1j→U1)(相對于償債能力U1,流動比率U11、速動比率 U12、資產負債率 U13、利息保障倍數U14、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U15之間相對重要性比較),矩陣B如下:
求得矩陣B的最大特征值λmax=5.4292。
特征向量為 ω[0.2057,0.1261,0.4895,0.0638,0.115]T,即 U11、U12、U13、U14、U15相對于 U1的權重分別為 W11=0.2057,W12=0.1261,W13=0.4895,W14=0.0638,W15=0.115。求得CR=0.0958<0.10,故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
構建判斷矩陣C(U2j→U2)(相對于運營能力U2,應收賬款周轉率U21、存貨周轉率U22、流動資產周轉率U23之間相對重要性比較),矩陣C如下:
求得矩陣C的最大特征值λmax=3.0536。
特征向量是 ω[0.2706,0.6442,0.0852]T,即U21、U22、U23相對于U2的權重分別為W21=0.2706,W22=0.6442,W23=0.0852。求得 CR=0.0516<0.10,故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
構建判斷矩陣D(U3j→U3)(相對盈利能力U3,營業(yè)利潤率U31、成本費用利潤率U32、總資產報酬率U33、凈資產收益率U34之間相對重要性比較),矩陣D如下:
求得矩陣D的最大特征值λmax=4.0145。
特征向量是 ω[0.4829,0.272,0.157,0.0882]T,即U31、U32、U33、U34相對于U3的權重分別為W31=0.4829,W32=0.272,W33=0.157,W34=0.0882。求得CR=0.0054<0.10,故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
構建判斷矩陣E(U4j→U4)(相對于發(fā)展能力U4,營業(yè)收入增長率U41、總資產增長率U42、資本保值增值率U43之間相對重要性比較),矩陣E如下:
求得矩陣E的最大特征值λmax=3.0536。
特征向量是 ω[0.1571,0.2493,0.5936]T,即U41、U42、U43相對于U4的權重分別為W41=0.1571,W42=0.2493,W43=0.5936。求得 CR=0.0516<0.10,故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
以上各矩陣均通過一致性檢驗。最后,對層次總排序進行一致性檢驗。表8為LD集團公司財務風險評價指標的權重,其層次總排序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3.綜合功效系數的計算。綜合功效系數=∑(單項功效系數×權重)/權重。
表8 LD集團財務風險評價指標的權重
根據綜合功效系數的大小,判別財務風險警限區(qū)間,見表9:
表9 綜合功效系數及判別警限區(qū)間
如表9所示,根據計算的綜合功效系數,將財務風險分為:巨警、重警、中警、輕警、無警等五種警情,可據此監(jiān)控房地產公司財務風險狀況。
1.功效系數法的應用。
(1)財務風險評價指標的分類和標準值的確定。本文中涉及的指標標準值是根據133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平均值計算得出的,財務風險評價指標的分類及其標準值見表10。
(2)單項功效系數的計算。根據LD集團公司2011~2015年的15項財務預警指標的實際數值,利用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設定的各指標權重,計算出這五年財務指標的單項功效系數,結果見表11。
(3)綜合功效系數的計算。根據2011~2015年各項財務指標的單項功效系數,運用綜合功效系數的計算公式可得到LD集團公司近五年財務風險水平的綜合功效系數及警戒級別,見表12。
表10 財務風險評價指標的分類及其標準值
表11 LD集團公司2011~2015年各財務指標的單項功效系數
表12 LD集團公司2011~2015年的綜合功效系數
由表12可知,LD集團公司2011年的綜合功效系數為87.77,2012年的綜合功效系數為89.31,2013年的綜合功效系數為88.01,均處于輕警,表明該集團公司財務風險較低,財務狀況很好;2014年的綜合功效系數為79.58,處于中警,表明該集團公司具有一定的財務風險;2015年的綜合功效系數為90.43,處于無警,表明該集團公司財務風險很低,財務狀況良好。還可以看出,該公司經歷了低財務風險到較為嚴重的財務風險,最終逐漸發(fā)展到沒有財務風險的過程。該集團公司五年的財務預警情況如下圖所示:
LD集團公司五年的財務預警圖
2.實證分析結果的驗證。通過上文實證所得的2011~2015年財務預警狀況,分別與該集團公司這五年的財務狀況進行對比,從而對預警模型的實用性進行驗證,具體驗證結果見表13。
由表13可以看出,該公司除了2015年整體財務狀況較好,2011~2014年凈資產逐年增多,但年收入承受財務風險的程度仍舊越來越低,流動比率從2012年的2.313逐漸下降到2014年的1.175,支付利息的能力逐漸變差,總體的償債能力逐年變弱;資金的使用效率從2011年的很好變?yōu)?014年的較差,資產利用率在2014年突然變差,而存貨的周轉速度則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總體的營運能力逐年變弱;2011~2013年獲利能力、資產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均處于很好的狀態(tài),但2014年下降至較差狀態(tài),雖然股東資金使用率均處于很好的狀態(tài),但總體的盈利能力逐年變弱;資本的保全狀況均保持在較好狀態(tài),但營業(yè)收入除了2013年處于一般,2011年、2012年和2014年均處于很差的狀況,資產增長規(guī)模一直處于緩慢增長的狀態(tài),總體的發(fā)展能力逐年變差。綜合以上財務指標,該集團公司2011~2015年的財務狀況分別為較好、較好、較好、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很好。
表13 2011~2015年LD集團公司財務指標實際值及財務狀況
功效系數法中財務預警的結果是:2011~2013年財務狀況均表現為輕警,表明2011~2013年LD集團公司財務風險均較低;2014年財務狀況處于中警,表明2014年LD集團公司存在一定財務風險;2015年財務狀況處于無警,表明該集團公司財務風險很低,財務狀況良好。財務預警的結果與財務分析結果一致。
1.籌資方面。企業(yè)比較常用的兩種籌資方式分別為股權籌資和債務籌資,企業(yè)選擇不同的籌資方式,就會導致不同的財務風險。一般來說,股權籌資的財務風險較低,但其成本相對較高,有易造成股權分散的缺點;債務籌資與股權籌資的特點正好相反,債務籌資的成本相對較低,但其需要到期償本付息,財務風險偏高。合理選擇籌資方式是LD集團公司今后要考慮的問題,具體建議如下:
(1)擴寬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銀行貸款是房地產行業(yè)最主要的融資方式之一,貸款限制多、審核嚴、風險大的特點,使得該融資方式并不適合作為企業(yè)長期、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因此LD集團公司應該結合國家政策的動向,多采用直接融資的渠道獲取資金支持。除了股權再融資、發(fā)債等傳統(tǒng)方式,LD集團公司也需要嘗試房地產信托、基金等創(chuàng)新融資渠道,既可以改善企業(yè)資本結構,又能降低資金成本。
(2)避免利率風險。在企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絕大多數企業(yè)會采用負債的方式獲取資金,利用負債就必須支付利息,因此就存在一定的利率風險。對于利率風險,LD集團公司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部門,關注市場利率變化,并根據觀測結果調整該集團公司的籌資策略。當預計市場利率持續(xù)走高的時候,LD集團公司應該盡可能利用長期借款,并實時關注市場、政策等多方面情況的變動,對借款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合理地規(guī)避利率風險。LD集團公司可以在債務融資之外,選擇股權融資及內源性融資(留存收益)來分散風險,以保障公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投資方面。由于房地產行業(yè)本身的特點,致使影響房地產投資決策的關鍵因素眾多。同時,由于投資項目周期長、投資規(guī)模大,且項目所占用資金金額大,因此,一個項目的成敗往往會影響企業(yè)是否能夠持續(xù)經營,故應對房地產企業(yè)實施有效的投資決策風險控制,進而實現企業(yè)財務風險的降低。房地產企業(yè)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應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1)對企業(yè)內外部投資環(huán)境進行有效預測和分析。尤其要關注投資區(qū)域的交通狀況、教育狀況、商貿狀況、醫(yī)療服務等,并且根據房地產行業(yè)特點和企業(yè)的實際運行情況,有側重地對投資環(huán)境進行預測和分析。
(2)對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結合市場目前的供需分布和未來發(fā)展趨勢,對項目類型、規(guī)模大小、預期用途予以確定,從而在此基礎上預測出項目的開發(fā)成本、未來供需量、銷售價格等。
(3)對集團公司進行多種投資組合。房地產產品的特殊性使其投資風險加大,而靈活運用投資組合的目的是分散風險,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為了緩解和分散房地產投資的風險,LD集團公司可增加其他方向的投資,如林業(yè)和商業(yè)投資等。
3.經營方面。面對房地產企業(yè)特有的繁雜經營活動和高成本費用等現象,為了提升房地產企業(yè)對財務風險的抵御能力,還必須從經營方面對其進行管理和控制,即制定企業(yè)經營計劃,來達到加強經營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目的。為了實現盈利,盤活資產,該企業(yè)的經營計劃應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制定合理高效的營銷策略。因為銷售收入會直接影響企業(yè)利潤,它是房地產企業(yè)資金回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房地產產品價格昂貴,具有較強的可替代性,且近年來房地產行業(yè)呈現出市場飽和趨勢,加之宏觀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給房地產銷售增加了難度。LD集團公司可以在銷售產品時,從做好廣告宣傳和創(chuàng)建一支能力較強的營銷隊伍兩方面進行改進,此外還可以增加價格優(yōu)惠等營銷手段,同時做好售后服務,以此來提高銷售收入。
(2)強化應收賬款的回收管理。除銀行貸款、自有資金投入等資金流入之外,應收賬款的回收也是企業(yè)現金流入的一大來源。房地產產品的特殊性,使其本身具有較高的價值,企業(yè)可以通過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回收,盤活資金,使企業(yè)正常運行,反之會加大企業(yè)的損失。LD集團公司可以通過制定一套穩(wěn)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對客戶信用進行評估,并對評分結果不高的客戶采取相應的措施。
(3)提高員工素質。一個企業(yè)的經營成果離不開人員的有效管理,因此企業(yè)應該注重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尤其是對高層領導的任用要更為謹慎,聘用那些經驗豐富且具有較高水平的管理人員對于企業(yè)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LD集團公司可以通過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在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注重績效管理,更好地激發(fā)員工的積極性,從而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
陸建芬.企業(yè)財務風險評價方法思考[J].財會月刊,2014(10).
杜俊娟.我國房地產企業(yè)財務風險的預警與防范[J].會計之友,2013(4).
黃濤.企業(yè)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研究[J].企業(yè)研究,2012(20).
寧聞東.企業(yè)風險評價體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19).
楊軍芳.房地產企業(yè)財務風險實證分析及測度[J].財會通訊,2011(12).
馬忠華,夏繼強.財務預警方法評析[J].會計之友,2012(3).
F275.5
A
1004-0994(2017)35-0072-8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西安71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