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鑫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是知識信息反饋的重要手段,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的課堂提問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好的課堂提問就是一種教學藝術,那么,怎樣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呢?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做一些探討。
一、提問要有重點,重點須突出
教師要在知識的關鍵處、理解的疑難處、思維的轉折處、規(guī)律的探求處設問。在知識的關鍵處提問,能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幫助學生掃除學習障礙。在思維的轉折處提問,有利于促進知識的遷移,有利于建構和加深所學的新知。
比如討論“浮力產生的原因”時,教師提出:“設想一個立方體浸沒在水里,它的六個表面都受到水的壓力,而它的前與后、左與右的側面受到的壓力分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相互平衡,為何還受到浮力?”這里教師將問題的焦點集中到引導學生分析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上。
又如在學習了“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和“慣性”后,學生由于頭腦中早已有了與亞里士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理論類似的觀念,不能正確運用“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去解釋原來已處于運動狀態(tài)的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運動情況,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問:“你站在向前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里,豎直向上跳起,當你落下時,是落在原地,還是落在后面?為什么?”引導學生克服“人朝上跳起后,雖然在豎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運動,但水平方向上人還將保持隨汽車一起做向前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這一認識難點。
在規(guī)律的探求處設問,可促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學習新知識,得到新規(guī)律,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精心設計、循序漸進、問題難度適當
提問前教師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學生。熟悉教材,把握知識點的傳授的正確性與難易程度,在編制問題時,既不能讓學生答不出,也不能簡單地答“對”與“不對”,要使學生“跳一跳才能摸得著”,難度過大的問題要設計鋪墊性提問。把提問的過程當作一個階梯,有步驟地啟發(fā)學生循序漸進。層層遞進。讓學生的思維沿著一定的坡度發(fā)展,達到突破重點、難點的目的。好的課堂提問就像枝頭誘人的果實,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要讓提問在數學的課堂中更有效,設置有效的提問還遠遠不夠,提哪些問題,在何時提出,提問哪些同學,期望得到怎樣的結果,學生可能回答的情況及處理辦法等都要有明確的通盤設計。有些提問不一定要學生個別回答,甚至不一定要學生作出回答,關鍵要起到一個提示、引導、過渡的效果。有些提問不一定要學生口頭回答,也可以讓學生用書面的形式回答。課堂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設置,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特點,循序漸進,才能充分體現(xiàn)課堂提問的目的。
三、提問設計要有啟發(fā)性
提問設計要有啟發(fā)性是要求教師提出的問題要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而不是填空式回答,把一個完整的句子截成幾段,教師問上半句,學生答下半句;也不是判斷式發(fā)問,學生無須做多思考,憑猜測便能正確回答;更不是搞“提灌式”,用提問的方法去“灌”,直到學生鉆進教師預先設計好的圈子里,使之就范。例如,在引入“阿基米德原理”這一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提出:木塊放在水里為什么總是浮在上面,鐵塊放在水里為什么總是下沉?學生回答:因為木塊輕而鐵塊重。老師接著問:把重10牛的木塊和重10牛的鐵塊都放在水里,為什么仍舊是鐵塊沉下去,木塊浮上來呢?這一問,學生對“因鐵重而下沉”的生活經驗產生了懷疑,激起了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好奇心和積極性,順理成章地將學生引入學習“阿基米德原理”的大門。這里,教師善于利用矛盾,引起思索,把教學內容本身的矛盾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間的矛盾作為設計問題的突破口。
四、在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應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科學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可以更加真實的反映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所有的認知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所以提問不管對于學還是教都是非常重要的。
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設疑,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利于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便于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提問時要注意:①設計問題精心構思,問題少而精,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體現(xiàn)教學重難點,反映教學的要求。②設計的問題難易適中,問題有梯度、寬度和深度。對難度較大問題的設置、解決采取鋪墊遞進式,先易后難,保持活躍的思維,主動積極地學習。③設計問題循序漸進,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fā),逐步到新知識。④設計的問題要力爭新鮮,能給學生帶來意外的驚喜,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⑤教師提問語言準確,親切和藹,要盡可能地運用物理學科術語。這是高效課堂對教師教學智慧新的挑戰(zhàn)。我們并不一味地反對教師講,我們提倡老師們面對問題有針對性地講,該講的不僅要講,而且要講得頭頭是道,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如果課堂環(huán)境能配合課堂提問隨時變化,那課堂的氣氛將表現(xiàn)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敏性。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形成對課堂提問的正確觀念,才能在實踐中把握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讓課堂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