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博宇
做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希望自己能給學校帶來新鮮的血液、給學生帶來新的教學模式,能運用《英語課程標準》中的先進理念教育學生,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習慣于多講,習慣于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教學模式的運用。久而久之,我發(fā)現(xiàn)學生逐漸地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上老師說什么做什么,課后沒有老師的指導就不知道該怎樣的去利用自己的時間。這極大的限制了學生成績的提高和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
現(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對學習的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俗話說;“授以一魚,可食一日;授以捕魚之技,可食一生”。因此,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才是提高學生成績的有效之道。教學,即教學生會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應從傳統(tǒng)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轉(zhuǎn)化為新課導入時的引導者、課堂教學的示范者、學生語言訓練時的監(jiān)聽者、鞏固階段時的監(jiān)察者。
至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想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等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興趣
動力和興趣來源于對該事物的全面了解,首先,英語作為一門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言而喻。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逐步擴大,迫切需要一大批精通英語的人才,使我國在國際關系及國際交際中更加發(fā)揮自如。因此,學好英語于國于己都是百利無一害。學生應積極的轉(zhuǎn)變陳舊的觀念——將老師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槲易约阂獙W。
其次,在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比如在課前進行一些英語活動,提前讓學生準備,課前投影5個英語句子,都是對自己的描述,其中2對3錯,然后讓其他學生通過英語提問來判斷對與錯。這種游戲不僅增加了英語的趣味性更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高中英語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啞巴英語,也可以是實用性的口語。
總的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關鍵,興趣可以吸引,激發(fā)學生,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英語。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
課堂上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注意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認真聽講,獨立思考,積極提問這些內(nèi)在的學習習慣。
首先,對學生認真聽講習慣的培養(yǎng),實際上是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所以,對于日常教學課堂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1)教師應精心組織教學課堂,保證課堂容量充足。同時運用音頻,視頻,圖片,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寓教于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能一直緊跟老師的思路認真聽講。(2)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中,是以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運用為主線,因此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只有形成這樣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真正的融入課堂,認真聽講。
其次,獨立思考,積極提問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之后的升華,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重要途徑,這一好習慣的培養(yǎng)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教師精心準備問題,由淺入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比如在一篇完型填空中:Paths have become familiar after years of hiking. But rocks and tree roots have magically appeared from previously 36 ground. 36. A. levelB.soft C. wet D. hard這個空格學生錯誤率非常高,所以,首先引導學生思考previously的意思和But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學生會思考出這句話所表達的含義—這條路對我來說已經(jīng)很熟悉了,但是石頭和樹根居然出現(xiàn)在之前______的路上,這時學生可以推斷出來是出現(xiàn)在原本很平坦的路上,接下來就引導學生思考“平坦的”英語表達方式,最后得出答案A。(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就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對于每個學生的思考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更要鼓勵學生提出新問題,對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要適當鼓勵和表揚,努力給學生提供一個比較寬松的學習,思考環(huán)境。
三、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
我國《英語課程標準》把學習策略列為英語課程目標之一,同時明確指出: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能有效的使用英語學習策略,那必然會提高學習效率,最終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學什么”和“怎么學”。
首先,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課堂上要抓重點,記筆記,課后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理。在聽和讀的過程中,善于通過上下文來揣測詞義或段落大意;在說和寫過程中,善于使用高級詞匯或短語來表達。
其次,因材施教,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教師應幫助學生制定適合個人的學習計劃,主動拓寬英語學習渠道,以此來總結適合自己的提升英語學習的方法。
再者,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課內(nèi)和課外積極用英語與同學進行溝通,交流。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克服語言障礙進行真正的交際。
最后,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合理有效的使用高科技進行英語學習和運用。通過圖書館,報紙,網(wǎng)絡等手段來獲取更多的的英語信息,以此來擴大知識面。
社會發(fā)展對教師專業(yè)化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不斷開拓進取,善于調(diào)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擴大知識面;與時俱進,積極探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傊?,教是為了少教或不教,所以,今后我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