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王芳輝
摘要:本文結合作者自身開展《有機化學》課程教學的經驗,分析了在短學時下《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的問題,探討了短學時下《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短學時;《有機化學》;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8-0214-02
一、前言
《有機化學》作為高校理工科專業(yè)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其主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可以了解有機化學中基本的知識,掌握相應的思維方法,以更好地服務于以后的專業(yè)課程學習。但是,《有機化學》所涉及的內容相對多,而采取短學時教學方式會使以后的教學實踐相對較短,導致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度。另外,對于非化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即使之前學習過《大學化學》這一課程,相對來說學生的化學基礎依舊較為薄弱,大部分的學生進行《有機化學》課程學習時,依舊存在較大的困難。并且,對于非化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有機化學》課程屬于非專業(yè)的課程,使得很多學生不想投入過多的精力,只是注重課程的學分,關注考試的成績高低,對于教學內容的學習不夠重視。所以,怎樣利用短學時條件下有限的教學實踐,可以確保學生對于《有機化學》課程更加系統以及深入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高的熱情,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是現階段在短學時條件下《有機化學》課程教師應當加以重視的問題。
二、短學時下《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1.教材不固定并且內容相對陳舊。現階段,我國的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對于《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學時做了很大的削減。但是,所使用的《有機化學》教材依舊是以往的教材,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依照不同的專業(yè)特點以及要求對于《有機化學》課程的內容進行一定的調節(jié)。如此,相關的教學內容就不能更好地進行組織,不同的章節(jié)進行相互銜接時顯得沒有聯系性,教學內容不夠系統化,使得學生對《有機化學》課程無法形成更加完整的整體框架。另外,對于不同的專業(yè)來說,所采用的教材同樣存在一定的差別。由于教材長時間未能更新,一些課程內容相對陳舊,當內容融入全新的知識以及理論時,導致教學內容較為陳舊,和現階段科學的發(fā)展出現一定的脫節(jié)現象。
2.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得不到發(fā)揮。目前,高校中基本上都采用了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可以使得教學過程更加方面以及快捷。不過,進行《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時,由于學時的壓縮,導致單節(jié)課程的知識點以及信息量勢必有所增加,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所制作的課件無法避免地出現較多的文字,導致進行課程教學時存在一定的“讀課件”問題。這種教學方法雖然應用了多媒體手段,其實和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導致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無法得以充分發(fā)揮,僅僅讓教師由之前的板書形式轉變?yōu)椴シ耪n件的形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同樣無法更加能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普遍偏低,教學效果較差。
3.學生較為輕視對課程的學習。在《有機化學》課程調整為短學時的課程之后,很多的學生認為課程的學時較少,應當屬于不太重要的一門課程,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較為輕視課程的學習。不少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對于課后的學習以及練習也是應付了事,只是看中考試成績,而忽略對于課程內容的學習。
三、短學時下《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進的措施
1.從教師角度來說,應當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①重視對于不同知識點的銜接、對比以及總結。以往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有關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通常是采用逐一講解的方法,所講解的各個知識點之間相對來說較為分散。雖然在短學時下《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時間有所縮短,教師同樣需要在進行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加入總結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加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習過的知識點加以整理,并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因為《有機化學》課程所包含的知識點相對多,進行及時的總結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樹立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能夠形成網絡。例如,進行“炔烴”課程內容的講解過程中,在學習過炔烴的化學性質以后,便能夠讓學生對于烷烴、烯烴以及炔烴的結構、性質加以對比與分析,總結不同種類物質所具有的特征以及他們的共同點。再例如,在教師講解“醛酮”課程內容時,當學生學習過加成反應的作用機理以后,則通過讓學生對親電加成反應、親核加成反應等所具有的機理以及異同點進行對比分析,更好地掌握不同加成反應的特點。②注重練習。因為受到教學學時的影響,同時教學中又是通過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使得每節(jié)《有機化學》課程所包含的教學內容相對多,學生在課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也更多,要求學生在課下必須花費一定的時間對所學習的知識加以消化與吸收。采取課后練習的方式是效果相對好的方式,同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種方式。因為,若是教師不安排課后的練習,很多的學生在課下幾乎不會主動對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加以溫故。而練習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教師不僅可以采取布置課后作業(yè)的形式,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針對某一知識點,查閱其在相關領域中的應用情況,了解哪些高新技術中運用了該知識點。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的知識視野得以擴展,同時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也能夠了解到該知識點的具體應用原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將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以解決實際問題。
2.從學生度來說,應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能動性。①注重緒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由于《有機化學》課程的學時縮短,那么還需不需要花費課堂時間對緒論內容進行講解呢?一些教師認為,要充分地利用好每一節(jié)課的時間,直接進入主要課程的講解中。不過,作者卻認為,重視對于緒論的講解,則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非化學專業(yè)的學生,若是能夠引起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好奇心理,那么定會讓學生擁有非常強烈的學習積極性,也會使得課程教學的效果得以明顯的改善?!队袡C化學》課程所學習的內容和我們的生活以及生產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所應用到的一些有機化合物以及有機化學的知識等均能夠作為實踐教材加以應用。例如,在流感大肆流行的時期,在進行《有機化學》緒論講解的過程中,作者就向學生簡單介紹了抗病毒的一些藥品中主要的化學成分。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不僅更加了解了生活中一些常用藥品的知識,同時,學生在掌握這一知識后,能夠向其他學生展示,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再例如,進行緒論部分內容的講解過程中,作者均會向學生介紹每一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再根據作者自己所研究的一些課題,向學生展示一些有機化學領域之中高新的技術,讓學生了解到有機化學在我國很多高新行業(yè)中的應用,使學生感覺到有機化學是如此的重要,也是如此的具有魅力,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同樣是興趣盎然的,同時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明顯提升。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有機化學》的課程教學中,學生應該處于主體地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否能夠有效發(fā)揮,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是極為關鍵的。若是學生能夠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主動探討,那么學習的效果要比教師進行反復的講解好很多。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尤為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例如,教師應當將《有機化學》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和我們的生活相結合。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的主要致癌物質都有哪些?在毒奶粉中,主要的有害成分三聚氰胺化學結構是怎樣的?黃瓜味道的薯片是添加了黃瓜嗎?讓學生對這些和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加以思考與探索,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有機化學知識和生活的具體結合,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外,作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會故意犯一些“小錯誤”,讓學生主動發(fā)現這些“錯誤”,并及時進行糾正,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上充當教師的方法,同樣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提升。
四、結語
因為受到了課時的制約,因此,在進行《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時應當更加注意提高教學效果。所以,要求教師應當在教學的內容以及方法等方面多加研究。并且,還應當時刻注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只有將教和學有機統一起來,才能確保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偉娜;王元;賈磊.短學時有機化學的教學改革思考[J].科技信息,2013,(13):179.
[2]韋文珍;馬彥梅;石磊.短學時下的基礎《有機化學》教學體會[J].科技信息,2012,(06):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