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漫話周有光先生

      2017-11-20 08:44:51智效民
      江淮文史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張允周有光

      智效民

      2016年初,在參加學界的一個新春聯(lián)誼會時,我意外地收到周有光老先生的兩份禮物:一個制作精美的瓷碗,上面有“長壽”二字和他的簽名;一本他的新書《歲歲年年有光——周有光談話集》。如果說長壽碗寄托了老先生的美好祝愿,那么這本新書以及老先生的其他著述,則展示了這位文化巨擘不同尋常的一生。悲痛的是,2017年1月14日,剛剛跨過112歲生日的第二天,周老先生就在北京家中逝世。這位曾笑稱上帝把他遺忘了的老人,最終結(jié)束了他漫長而精彩的人生,留給世人無盡的哀思。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蘇常州青果巷的一個破落家庭。老先生在文章中提及家世時說,他的“曾祖父曾經(jīng)在外地做官,后來回到常州,很有錢,辦紗廠、布廠、當鋪”。太平軍第一次攻打常州時,“城里的經(jīng)費都是我的曾祖父給的。長毛打不進來,就走了,打下南京成立太平天國,隔了兩年又來打常州,就打下來了,我的曾祖父投水而死。太平天國滅亡以后,清朝封他一個官——世襲云騎尉”。正因如此,周有光的祖父一輩子衣食無憂,直到辛亥革命以后這個世襲待遇才被取消。隨后,周家只能依靠變賣祖上遺產(chǎn)度日。周有光剛一出生,就遇上家道中落的窘境。為了生計,周有光的父親當了一名教書先生,但教書所得對于一個大家庭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仍然難以維持。即使如此,周家依然盡力讓子弟接受良好教育。

      周有光6歲入志育小學接受新式教育,12歲入鎮(zhèn)江中學,不久又轉(zhuǎn)入常州中學。這時正值五四運動進入高潮,對青少年時期的周有光來說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禮。

      1923年,周有光考入上海圣約翰大學。在入學注冊的時候,他領(lǐng)到一張姓名卡片,上面用羅馬字拼寫法打著他的姓名,這讓他“開始看到了字母順序的科學管理”,并對語言問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圣約翰大學創(chuàng)辦于1879年,是中國的第一所教會大學。校園里的官方語言雖然是英語,但是古文教師錢基博先生(錢鐘書之父)卻要求學生一定要用毛筆。如果遇上使用鋼筆的學生,他就會把作業(yè)退回去責令重寫,并大聲斥責:“中國人不會用中國筆”。在這所學校,周有光學會了查《大英百科全書》,學會了使用打字機,學會了法語,還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和托洛茨基的《斯大林偽造歷史》……最重要的是,他接受了思想自由、人格獨立以及活到老學到老的教育理念。這種教育底色,決定了他的一生。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fā)后,圣約翰大學及其附中師生也組織罷課響應(yīng),但遭到校方阻撓,為此半數(shù)以上師生集體宣布脫離圣約翰大學,另外組成光華大學。該校聘請張壽鏞為校長,朱經(jīng)農(nóng)為副校長,胡適、徐志摩、張東蓀、錢基博、羅隆基、潘光旦、呂思勉、蔣維喬、江問漁、王造時等著名學者紛紛前來任教。周有光也從圣約翰大學退學并加入光華大學,因為家庭困難,他通過考試擔任了校長室文員,每月可以得到30元津貼。

      周有光的妻子張允和,出生于安徽合肥龍門巷的一個世家大族,其父張冀牖因為受新思潮影響離開合肥到達蘇州,以“樂觀進取、裨益社會”為宗旨創(chuàng)辦了樂益女中,不僅惠及別人的孩子,也對自己的孩子大有好處。他膝下10個子女都接受了良好教育,4個女兒更是出類拔萃。當年葉圣陶曾說過這樣的話:“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九如巷是張家在蘇州的住所,當時葉圣陶正在樂益女子學校任教,和張家女兒都有接觸,所以他有資格這樣說。

      在辦學過程中,張冀牖不僅向蔡元培、蔣夢麟等人請教教育理念和校務(wù),還聘請了中共黨員侯紹裘擔任教務(wù)主任。隨后,侯又請來張聞天、葉天底等人前來任教,并成立了中共蘇州獨立支部。張允和回憶,張聞天是這所學校的國文教師,他在“國文課上教的不是中國古代文言文,也不是近代白話文,而是世界名著的白話翻譯文”。她還說:“張聞天老師只教了我半年國文,可是給了我以后一輩子做人的長遠影響。特別使我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諄諄叮囑,做人要做對人類有益的人,做事要做對世界有益的事,真正的人是‘放眼世界的人”。

      1927年周有光從光華大學畢業(yè)時,張允和與大妹張兆和一同考入中國公學。當時沈從文正在該校任教,他因為喜歡張兆和,便不斷給她寫信。但是張兆和卻看不上沈先生,于是她跑到校長胡適那里去告狀,沒想到胡適反而替沈從文說了許多好話,促使張兆和動了心。最后沈從文去蘇州提親,征得對方父母的同意。于是張允和給未來的妹夫發(fā)了一份電報,上面只有一個意味深長的“允”字。這個字不僅傳達了父母的態(tài)度,還隱含了發(fā)報人的簽名。張允和之聰明才干,由此可見一斑。

      與沈從文相比,周有光的戀愛比較順利。

      據(jù)周有光說:“我與張允和從認識到結(jié)婚的八年時間,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普通的往來,主要在蘇州;第二階段,到了上海開始交朋友,但是還不算是戀愛;第三階段,我在杭州民眾教育學院教書,而她本來在上海讀書,正好趕上浙江軍閥與江蘇軍閥打仗,蘇州到上海的交通癱瘓了,于是她就到杭州的之江大學借讀。在杭州的一段時間,就是戀愛階段。”他還說:“我們是‘流水式戀愛,不是大風大浪的戀愛”。

      與這種學者式回憶不同,張允和認為他們的戀愛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似的,是一個充滿浪漫的過程。這是張允和1988年在一篇文章中披露的,文章的標題是:《溫柔的防浪石堤》。當時張女士雖然已經(jīng)年近八旬,但她還是無比深情地寫道:

      那是秋天,不是春天;那是黃昏,不是清晨;那是個1928年的星期天。

      有兩個人,不!有兩顆心從吳淞中國公學大鐵門走出來。一個不算高大的男的和一個纖小的女的……他輕輕用右手抓著她的左手……當她的第一只手被他抓住的時候,她就把心交給了他。從此以后,將是歡歡樂樂地在一起,風風雨雨更要在一起。不管人生道路是崎嶇的還是平坦的,他和她總是在一起,就是人不在一起,心也是在一起。她的一生的命運,緊緊地握在他的手里。

      詩一樣的語言讓人回想起葉圣陶說過的那句話:“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贝藭r我還想再加一句:“尤其是二姐張允和!”endprint

      張允和在中國公學讀一年級的時候,就在作文課上顯示出卓越的才華和見識。后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周有光影響,她在一年后又轉(zhuǎn)入光華大學,并被推舉為女同學會會長。學校里舉行一年一度的演講比賽,她以《現(xiàn)在》為題與一位男生相持不下,結(jié)果校長張壽鏞投下決定性一票,讓她獲得第一名。在光華大學,她與儲安平、趙家璧是同學。她還在趙家璧主編的《中國學生》上當過封面女郎。

      1931年,張允和來到杭州之江大學借讀。對于這段甜蜜日子,周有光有所回憶。他說:“杭州地方比較小,又方便,風景又好,我們周末到西湖玩,西湖是最適合談戀愛的?!睆堅屎鸵舱f“這正是我們的戀愛季節(jié)”。

      經(jīng)過八年的戀愛長跑,周有光與張允和終于把結(jié)婚提上議事日程。不過,兩家人對這樁婚事并不看好:周家怕娶個名門閨秀太難侍候,張家則認為周家太窮,甚至連兩個妹妹都說:“二姊哭的時候在后頭呢!”盡管如此,雙方家長還是非常開明,并未進行干預,特別是張冀牖先生,從不干涉兒女自己的選擇。

      1933年初,兩人決定要舉行一個新式婚禮,并把一個星期天當作結(jié)婚的日子。當他們把喜帖送給張家大姑奶奶之后,老人家翻開黃歷一查,居然板起臉來對他們說:“不行啊,小二毛(張允和小名),這個日子不好,是盡頭日子(陰歷的月末),不吉利的。”這樣一來,婚期只好重選,事先印好的200份喜帖也隨之報廢。

      第二次選定的日期雖然不是陰歷盡頭日,卻是陽歷的最后一天——4月30日,這一次他們接受教訓,先去請示大姑奶奶,然后再印喜帖。老人家不看陽歷,這才通過了審核。

      沒想到張家的保姆還是放心不下,她悄悄拿了二人的生辰八字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看了以后,居然毫不客氣地說:“這兩個人啊,都活不過35歲?!敝苡泄庵肋@事之后,曾笑著說“舊的盡頭正是新的開始”,結(jié)果妻子活了93歲,而他自己更是高壽。

      婚禮在上海八仙橋的青年會如期舉行,證婚人是著名哲學家、新娘的恩師李石岑先生。

      隨后二人去日本共度蜜月,同時也是為了實現(xiàn)周有光的留學夢。在前往日本途中,張允和嘔吐不止,原以為是暈船造成,沒想到是妊娠反應(yīng)。后來兒子周小平正好在他們的結(jié)婚紀念日出生,心直口快的張允和對人講,“我結(jié)婚的那天生的孩子”,引來人們的陣陣笑聲。

      年輕人總是很容易接受新思想,周有光也不例外,他留學日本是因為崇拜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家河上肇。這次出國的經(jīng)費,除了所收的彩禮400元之外,主要是張允和父親給的嫁妝。所以結(jié)婚之前,周有光在信中憂慮地說:“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但是張允和卻回復了一封長信,中心意思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幸福是要自己創(chuàng)造的”。

      周有光去了日本后,考入京都帝國大學深造。1935年學成回國后,在光華大學任教,同時在江蘇銀行兼職,生活事業(yè)都還不錯。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他到四川避難,并在國民政府經(jīng)濟部農(nóng)本局任職。農(nóng)本局是以促進農(nóng)業(yè)信用流通為宗旨的特殊機構(gòu)。資本一半來自政府的分期撥款,另一半由各商業(yè)銀行按比例攤派??谷諔?zhàn)爭開始后,為了解決大后方老百姓的吃飯穿衣問題,蔣介石任命著名經(jīng)濟學家何廉以經(jīng)濟部常務(wù)次長的身份兼任農(nóng)本局總經(jīng)理,由于周有光工作出色,受到何廉的充分肯定。

      抗戰(zhàn)勝利以后,周有光進入新華銀行任職。該銀行1914年成立于北京,原名新華儲蓄銀行,后來遷往上海,與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浙江興業(yè)銀行、浙江實業(yè)銀行并稱為“南四行”。當時正是該銀行的全盛時代,所以周有光被派往紐約開拓業(yè)務(wù)。

      到了紐約以后,周有光在百老匯大街租了辦公室。這里是美國文化活動的中心,工作之余,他就去泡圖書館,在那里收集了大量的資料,為后來的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

      在紐約期間,周有光與老舍、羅常培、楊剛等人多有來往。老舍是應(yīng)美國國務(wù)院邀請前去講學的,羅常培當時正在耶魯大學訪問。在周有光眼里,身為作家的老舍,總是“談笑風生,莊諧紛出”,而作為學者的羅常培,則是“溫文儒雅,言必有中”。

      楊剛原名楊繽,因為崇拜斯大林剛硬性格,改名為楊剛。大學畢業(yè)以后,進入《大公報》工作。由于才思敏捷,文筆犀利,與彭子岡、浦熙修、戈揚被譽為新聞界“四大名旦”。抗戰(zhàn)后期,她以《大公報》特派記者的身份去美國學習,實際上擔負著開拓國際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任。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她擔任過周恩來辦公室秘書、中共中央宣傳部國際處處長、《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等職務(wù)。

      周有光夫婦1949年6月回國抵達上海時,上海戰(zhàn)役已經(jīng)結(jié)束,楊剛作為新政權(quán)的負責人,親自到碼頭迎接他們。

      回國以后,周有光在復旦大學擔任教授,同時還在銀行兼職,并與其他經(jīng)濟學家合辦了一份刊物——《經(jīng)濟周報》。1952年院系調(diào)整,他被調(diào)到上海財經(jīng)學院擔任教授,業(yè)余時間經(jīng)常為報刊撰寫文章,其中有不少討論文字改革的內(nèi)容。

      在此期間,張允和先在光華大學附中任教,后來因為一篇討論教科書的文章被葉圣陶看中,于1951年調(diào)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正當張允和準備大干一番的時候,“三反五反”運動開始,她莫名其妙地被打成“老虎”,背負了貪污分子的惡名。隨后她與周有光的書信在抄家時被發(fā)現(xiàn),因為其中有“W君”、“C君”等人稱代號,又被扣上“特務(wù)”的帽子。她失去了工作,返回上海在家養(yǎng)病。對于這常人看來是不幸的遭遇,張允和反而認為是“塞翁失馬,焉知非?!钡暮檬隆Kf:“如果我沒有及時下崗,如果‘文革時我還在工作,那我必死無疑,不是自殺就是被整死”。

      自從“下崗”以后,張允和除了相夫教子,還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昆曲活動中。早在少年時代,她的父親怕孩子們在假期打牌賭錢,便特意請來昆曲名家教他們學戲。后來她還拜俞平伯為師,擔任了北京昆曲研習社聯(lián)絡(luò)組長(俞平伯是社長),幫助老師處理日常事務(wù)。她說:“昆曲于我,由愛好漸漸轉(zhuǎn)變成了事業(yè)。我沒有完,結(jié)緣昆曲,有了一種新生的感覺”。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吧,張允和在離開京城兩三年以后,又不得不再次來到北京。這次來京,與丈夫的工作調(diào)動有關(guān)。endprint

      1955年,周有光到北京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會議結(jié)束后被留在北京,擔任了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簡稱文改會)拼音化研究室主任。“文改會”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1951年12月,該協(xié)會改組為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周有光是12位委員之一。1954年,這個機構(gòu)去掉“研究”二字,更名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并成為國務(wù)院的直屬機構(gòu),這意味著中國的文字改革已經(jīng)進入實施階段。

      文字改革的任務(wù)有三:一是制定簡化漢字方案,二是制定漢語拼音方案,三是推廣普通話。周有光到了北京以后,全力以赴地研究制定漢語拼音方案。他總結(jié)道:“解放初期,政府以掃除文盲作為建設(shè)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在‘突擊識字等方法失敗以后,把希望寄托于文字改革?!痹谒闹鞒窒?,經(jīng)過三年研究終于形成了《漢語拼音方案》。因此有人稱他為“漢語拼音之父”。

      現(xiàn)在看來,這次調(diào)動雖然迫使周有光放棄了自己的專業(yè),但是也讓他躲過一劫。否則他很可能像自己的好友、著名經(jīng)濟學家沈志遠那樣,在反右運動中被打成右派。他說:“過了幾年之后,我才知道,‘反右運動在上海以經(jīng)濟學界為重點。上海經(jīng)濟學研究所所長,一位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家,自殺了。我的最優(yōu)秀的一位研究生自殺了。經(jīng)濟學教授不進監(jiān)牢的是例外。20年后平反,一半死去了,一半衰老了。我由于改了行,不再算我過去的經(jīng)濟學舊賬,逃過了一大劫難。”

      對于這次改行,余英時有獨到的見解。他說,周有光“一直在追求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經(jīng)濟最根本,所以他選擇了經(jīng)濟學為專業(yè);語文是現(xiàn)代化的利器,因此成為他的副業(yè)。但是1955年他大概已感到經(jīng)濟學這條路是走不通的了,退而求其次,他終于接受了以副業(yè)為專業(yè)的安排。這里必須注意的是:他的專業(yè)雖然改變了,專業(yè)背后的原動力則仍然一以貫之,即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總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是他的終極關(guān)懷”。

      盡管周有光在反右運動中沒有挨整,但是卻不可能躲過“文革”劫難。1966年“文革”開始以后,有人出了個上聯(lián):“伊凡彼得斯大林”,周有光隨口對出下聯(lián):“秦皇漢武毛澤東”,之后他便被打成了反革命。隨后被抄家,珍藏多年的古董和照片都毀于一旦。對于如此巨大的損失,周有光看得很淡,他覺得這些東西都是身外之物,張允和亦是如此。還有一次,兩個北大的學生來他家調(diào)查張壽鏞的兒子、著名歷史學家張芝聯(lián)。面對來勢洶洶、吆五喝六的年輕人,張允和居然動了惻隱之心,心想:“他跟女孩子談戀愛的時候,一定是非常溫柔、非常溫柔的美男子!”她還想:“這個小伙子要是我家里的人該多好……如果我的兒子和孫子跟我‘斗猴,我生氣不生氣呢?”結(jié)果自然是“不生氣,才不生氣呢!只要孩子們覺得有趣,我就沒有什么不愿意的”。這種豁達開朗的心態(tài),是他們長壽的一個原因。

      不久,周有光被強迫下放到寧夏的五七干校接受勞動改造,張允和因為沒有工作單位,僥幸留在了北京,但無論身處何境,他們都能達觀看待。有一次,65歲的周有光和71歲的文字學家林漢達一同看守高粱地,兩人躺在地上討論起語文大眾化的問題。他們從“揠苗助長”為什么不如“拔苗助長”開始,討論到“大人物的寡婦叫遺孀,小人物的遺孀叫寡婦”,最后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從前有一部外國電影,譯名‘風流寡婦。如果改譯‘風流遺孀,觀眾可能要減少一半。”由此可見,擁有深厚的學養(yǎng),并且能夠苦中取樂,是其長壽的第二個原因。

      周有光81歲時開始對自己的年齡從頭算起,到了92歲時,一位小朋友在送給他的賀年片上寫著:“祝賀12歲的老爺爺新春快樂!”心態(tài)年輕是他長壽的第三個原因。

      為了讓生活更加有趣,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讀書上面。他自稱老來讀書,才體會到溫故而知新、學而后知不足、老而后覺無知的快樂。1988年,有人送給他一臺中英文打字機,這臺機子雖然很老舊,但是因為處理中文和英文特別方便,從此他開始用機器寫作。多少年來,他用機器寫了數(shù)不清的文章,出了幾十本著作。這簡直是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跡!可見不斷讀書、思考、寫作,保持頭腦活力,是他長壽的第四個原因。

      老伴張允和本來對電腦不感興趣,但是在他的影響下,居然在86歲時學會使用電腦。此外,每當張允和參加昆曲演出時,他雖然是個門外漢,卻總是陪夫人一同到場。這種情景被朋友戲稱為“婦唱夫隨”。為此,丁聰還為他們畫了一幅漫畫,畫面上先生蹬著三輪,夫人手持曲笛坐在車上,極為傳神。這說明,伉儷情深是其長壽的第五個原因。

      周有光奉行“三不主義”:一不立遺囑,二不過生日,三不過年節(jié)。這就使他的生活非常簡單,當為他長壽的第六個原因。

      除此之外,還可以列舉許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到了晚年,他仍然能夠身居陋室,心懷天下。

      對于周有光先生,我過去知之甚少。直到2008年“漂”到北京以后,才在好友丁東的帶領(lǐng)下拜訪了他。當時我們乘地鐵五號線從王府井附近的東四站上來,七拐八拐地轉(zhuǎn)了好幾個彎,才到了后拐棒胡同周老的住處。這是一座老舊的居民樓,進去一看,房屋之狹小、陳設(shè)之簡陋,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寒暄之后,我看到老人笑容可掬、紅光滿面,說話時手里拿著一塊白毛巾手帕,不時地掩口大笑。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當時我就覺得,樂觀開朗是老人長壽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我發(fā)現(xiàn)在十來平米的客廳里,只有一只破舊的沙發(fā)和一張小書桌,書桌上放著那臺中英文打字機。

      周有光雖然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學者,但是他在公共領(lǐng)域內(nèi)也有深邃的思考,他說,人愈老,愈要追求真理。在談到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時,他說他最佩服的是王國維和胡適,認為他們是有創(chuàng)造的知識分子。所以拙著《胡適和他的朋友們》于2010年再版的時候,他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讓我感到誠惶誠恐,不敢領(lǐng)受。與此同時,也讓我體會到老人鼓勵后輩的良苦用心。

      我始終認為,生命是既有長度又有寬度的:長度是指人的年齡或曰壽數(shù),寬度是指生活質(zhì)量及其貢獻。周有光先生雖然身居陋室,卻仍能心懷天下,憂國憂民,這就把生命的長度和寬度,都發(fā)揮到了極致……endprint

      猜你喜歡
      張允周有光
      Enhancement of charging performance of quantum battery via quantum coherence of bath
      周有光的處世之道
      北廣人物(2017年26期)2017-11-08 11:32:24
      差一點兒
      周有光的長壽五句話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0
      漢語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個人的百年史
      金色年華(2017年1期)2017-06-15 20:28:30
      周有光語萃
      文化學刊(2017年1期)2017-03-04 06:58:53
      三月兔專輯
      差一點兒
      “平行線的性質(zhì)”檢測題
      邻水| 平利县| 万宁市| 德清县| 图们市| 鄂尔多斯市| 孝昌县| 米脂县| 甘谷县| 宜章县| 青海省| 格尔木市| 罗平县| 商河县| 浦城县| 乐陵市| 镇远县| 田阳县| 左贡县| 通渭县| 绵竹市| 连城县| 陈巴尔虎旗| 北安市| 科技| 金阳县| 济南市| 东光县| 西宁市| 临江市| 疏附县| 英山县| 平潭县| 托克逊县| 泸溪县| 如东县| 湟中县| 新绛县| 黑龙江省| 乳源|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