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治平 雷華冰
【摘要】 目的:總結(jié)分析運動干預對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自身動態(tài)血壓、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響。方法:本研究以80例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觀察組采用運動療法,觀察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動態(tài)血壓、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結(jié)果:在收縮壓、舒張壓、血清尿酸指標方面,兩組患者治療后相對于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水平方面,兩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的動態(tài)血壓、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對于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通過運動方法,能夠較好的改善患者動態(tài)血壓、血清尿酸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標,運動治療效果和藥物治療效果差異較小,因而對于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可采用運動療法。
【關鍵詞】 運動影響; 中青年輕度高血壓; 動態(tài)血壓; 血清尿酸; 高密度脂蛋白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8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7-0165-02
高血壓作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在血壓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患者生活質(zhì)量以及生存質(zhì)量較好,但是在血壓長期控制不良的情況下,可引起較多的并發(fā)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年來,隨著生活壓力大、學習壓力大、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影響,高血壓逐漸呈現(xiàn)出低齡化趨勢[1]。為進一步提高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增加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非藥物治療比例,本文結(jié)合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資料,就利用運動影響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血壓、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關問題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80例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收集時間為2013年9月-2016年8月,所有患者均為男性,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年齡19~48歲,平均(29.7±3.5)歲,病程1~3年,平均(1.7±0.5)年;對照組年齡21~49歲,平均(30.2±3.6)歲,病程1~3年,平均(1.6±0.6)年,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與國際高血壓學會頒布的高血壓指南中的相關規(guī)定,收縮壓≥140 mm Hg(18.7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12.0 kPa)可確診為高血壓[2]。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根據(jù)高血壓診斷標準確診;(2)本研究前6個月,所有患者未接受高血壓相關治療;(3)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4)有完整的治療和隨訪記錄。排除標準:(1)治療護理依從性較差;(2)存在嚴重肝、腎、心、肺功能不全或精神異常、惡性腫瘤等;(3)繼發(fā)性高血壓;(4)治療期間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不完整患者[3]。
1.4 方法
對照組:所有患者采用的是硝苯地平緩釋片(國藥集團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11022296)口服:每次10 mg,每日2次,所有患者連續(xù)治療3個月。
觀察組:所有患者采用的是運動療法,具體采用的是有氧運動,每天有氧運動時間控制在0.5~1 h,其中有氧運動通過計數(shù)脈率判斷,具體的可參照(220-年齡)×(60.0%~85.0%),具體的可采用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有氧舞蹈、做韻律操等有氧運動。連續(xù)進行3個月[4]。
在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結(jié)束后,對所有患者進行連續(xù)24 h的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其中6∶00-22∶00屬于白晝,22∶00-6∶00屬于夜間,白晝測量時間間隔30 min,夜間測量時間間隔60 min。采用臺式水銀柱血壓計按照標準測量方法實施測量,測量完成后求得平均動脈壓。在治療結(jié)束后于患者清晨空腹條件下采集5 ml靜脈血液,并按照相應的測定方法測定患者的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5]。
1.5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觀察指標主要有:(1)患者治療前后的動脈壓;(2)治療前后血清尿酸;(3)治療前后的高密度脂蛋白。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整理本次研究中的主要數(shù)據(jù),并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對本次研究中的關鍵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治療前后動脈壓比較
在24 h收縮壓、24 h舒張壓、24 h脈壓、白晝脈壓、夜間脈壓等血壓指標方面,兩組患者治療后和治療前相比較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治療后的動脈壓指標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血清尿酸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的血清尿酸分別為(352±94)、(351±95)?mol/L。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的血清尿酸分別為(329±90)、(328±91)?mol/L。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在血清尿酸指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清尿酸指標和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作為一種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早期多見于老年人群,但是近年來,在中年人及青年人中也出現(xiàn)了較多的高血壓患者,究其原因有中青年人群面對的生活和學習壓力較大、存在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肥胖、情緒波動大等。這些都是造成中青年人群患上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同樣的應重視高血壓的治療,避免長期血壓控制不良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影響[6]。endprint
硝苯地平緩釋片屬于高血壓治療中的常用藥物,該藥物屬于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患者在服用該藥物后,通過鈣離子拮抗劑作用降低了經(jīng)過鈣通道進入細胞的鈣離子,與此同時,該藥物能夠特異性對心肌細胞、冠狀動脈、外周阻力血管平滑肌細胞等發(fā)生作用。在治療中青年輕度高血壓過程中,硝苯地平藥物可以擴張冠狀動脈以及血管,并且減少冠狀動脈平滑肌張力作用,消除了血管痙攣,通過上述多種綜合作用,硝苯地平緩釋片能夠促進患者血流量的增加,降低血液流動阻力,改善舒張壓以及收縮壓。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高血壓的臨床效果已經(jīng)得到了眾多學者的研究[7-8]。
在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治療中,對于嚴重的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采用藥物實施治療,但是對于舒張壓低于95 mm Hg的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可采用非藥物治療方法。主要是糾正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調(diào)整飲食,加強鍛煉等。在這些非藥物治療方法中,運動療法可作為高血壓預防、治療以及控制的重要方法,這種干預越早,患者的血壓控制程度越高。
本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用的是非藥物治療方法,也就是有氧呼吸方法,具體的主要通過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騎自行車等相關項目,這些有氧運動具有強度低、節(jié)奏感強、持續(xù)時間長等特點。在有氧呼吸過程中,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在運動期間有氧氣的充分供應,此階段,人體吸入的氧氣和自身所需求的氧氣保持動態(tài)平衡,在有氧運動過程中,血液可保證心肌有充分的氧氣,整個過程中,有助于患者體內(nèi)糖分的分解,促進脂肪的燃燒,因而對于中青年本身超重或肥胖人群,還具有較好的減肥效果。長時間的堅持,還能發(fā)揮較好的降壓效果,改善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
尿酸屬于嘌呤分解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尿酸最終經(jīng)過腎臟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尿酸的含量水平會受到較多因素影響,比如:交感神經(jīng)興奮、腎血流動力學改變、RAS系統(tǒng)激活等。在中青年輕度高血壓中,高血壓能夠造成腎小球動脈硬化以及局部缺氧,增加了乳酸的生成,而乳酸會抑制到尿酸的排泄,使得尿酸含量水平升高,尿酸通過腎小管的重吸收,造成了鈉離子含量的增加,進而促進患者的血壓升高。
高血壓患者還會存在一定的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主要作用是將膽固醇從自身組織轉(zhuǎn)運到肝臟,臨床研究顯示,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水平和動脈官腔狹窄程度之間存在著負相關,也就是說高密度脂蛋白屬于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漿脂蛋白。能夠?qū)θ梭w血管壁上沉浸的有害物質(zhì),比如膽固醇等通過轉(zhuǎn)運實現(xiàn)分解排泄。高血壓患者在病情緩解后,有助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升高。
本研究中對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以及有氧運動治療,研究結(jié)果顯示,采用有氧運動對于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可取得與藥物治療相同的效果,從而為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提供重要的治療方法。不過本研究中研究對象數(shù)量有限、均為男性且屬于輕度高血壓,因而后期還應加大不同程度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采用有氧運動治療的相關研究。
綜上所述,對于輕度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通過運動方法,能夠較好的改善患者動態(tài)血壓、血清尿酸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標,運動治療效果和藥物治療效果差異較小,因而對于輕度中青年輕度高血壓患者可采用運動療法。
參考文獻
[1]程勇,陳海燕,張富.運動干預治療中青年1級高血壓[J].福建中醫(yī)藥,2016,9(5):56-57.
[2]凌浩青,方麗,陳永群.基于移動網(wǎng)絡干預對社區(qū)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管理的研究[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5,21(5):390-393.
[3]黃玉云.有氧運動降低體重對中青年高血壓病的降壓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3(27):278-279.
[4]胡利華.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作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0):101-103.
[5]羅臻怡,湯趙榮.綜合社區(qū)管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中的療效分析[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4,9(12):65-66.
[6]李雪云,翟麗萍.自我管理教育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8(2):278-280.
[7]江勇,羅義根,肖新明.中青年高血壓病患者危險因素分析與干預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4,21(3):11-13.
[8]葉向陽,陳松芳.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生活方式及血壓控制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6(1):100-102.
(收稿日期:2017-0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