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花+李小平
【摘要】目前小學教育教學遭遇種種困惑與尷尬。本文就走出尷尬做一番探索與思考,以一種全新的角度來反思和審視,以期引起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與思考。
【關鍵詞】尷尬;困惑;童心;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從事小學語文教學,人人會歷經(jīng)酸甜苦辣。那些層出不窮的小小事件就像銀河系中的一顆顆星星,時不時眨眨眼睛,叫人尷尬、困惑,叫人深思、震撼。而今站在全新的角度來反思和審視,竟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教育契機,想方設法把這些亮點串接起來,居然會擦出教育的火花,并使之熠熠生輝。走出尷尬,就會發(fā)現(xiàn),生命是那樣可愛,世界是那樣美麗!
一、道不盡酸苦——遭遇種種尷尬與困惑
(一)動漫與教材
初捧新書,幾乎100%的學生都是一口氣從頭讀到尾,興味盎然。再讀,就要品詞析句,這個詞、那個句用得好,好在哪里,學生總是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眼神。幾乎每堂課,都會發(fā)現(xiàn)有孩子往課桌里偷偷地摸一下或瞟一眼動漫書,那么愛不釋手。有一次課堂上叫一個學生回答問題:“到底是誰打碎了花瓶?”他竟脫口而出“大番薯”,引起哄堂大笑。多么尷尬啊,那么精美的課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學生喜歡的東西,你不喜歡;你欣賞的,學生卻表現(xiàn)得漠然;學生在課堂上偷偷翻看《老夫子》《龍珠》的比比皆是,常叫人覺得不可思議,也許你會想,那么優(yōu)美的課文,學生為什么不喜歡呢?
(二)分數(shù)與成就
回顧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學語文,簡直是一個受挫折的過程。因為語文和數(shù)學一樣也有標準答案,而且語文的標準答案往往讓學生莫衷一是。課本誰都看得懂,可看得懂的大多不會出現(xiàn)在試卷中,倒是有些弄不明白的常常會出題考學生;學生絞盡腦汁而成的答案從沒有滿分,很少有成就感。如小學二年級一次考試時,要求用“……像……”造句,有學生寫道:“小溪嘩嘩地流著,像在唱著歡樂的歌。”也有學生寫道:“我今天寫的字真漂亮,就像老師寫的?!倍鴺藴蚀鸢甘潜仨氃斐杀扔骶洌墒穷}目只要求“用下面的詞語造句”,并沒明確要求。就這樣,一個個富有創(chuàng)意思維的、真實而鮮活的答案都無一例外地被那鮮紅的“×”宣判了死刑,而那些被老師有意侵占了如此狹窄的思維空間的答案卻以一個大大的紅“√”而勝利告終……
(三)苦心與“回報”
走進不同的學校,有一個相同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在眼前出現(xiàn),即黑板一角的“黑名單”。有老師寫的,有學生干部寫的,有白色粉筆加紅色線條醒目地擺著的,也有自己歪歪扭扭“掛”上去的。除了文字,有的還加以美術邊框裝飾,倒也成了班級文化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這“風景”我也再造過,開學初第一篇習作有5人沒交,催要了幾次仍是一無所獲。無奈,我找出一塊小黑板,五位學生都把自己歪歪扭扭地“掛”了上去,本想用此“激羞法”促其醒悟、激發(fā)上進,沒想到有位學生竟這樣足足掛了一周,麻木了一般,讓老師都無法收場,第二周只好請來家長,看到孩子在家長“督促”后“回報”的密密麻麻的作業(yè),都不知道自己是有功還是有過。
二、嘗不完甘甜——走出尷尬的思考與嘗試
(一)放飛久違的童心,和孩子同賞“動漫”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喜歡動漫正是他們純樸、天真的寫照。靜下心來細想,學生為什么喜歡看“動漫”,為什么對奧特曼那么入迷?不妨試著和學生一起欣賞《老夫子》《奧特曼》等,竟也被書中精彩的動畫、妙趣橫生的情節(jié)、詼諧的語言、機智的戰(zhàn)術所感染。當我們換個角色去讀這些書時,就不難理解孩子了。他們有時會很孤獨,在書中尋找同伴,在“動漫”中尋找快樂,在“武打”中宣泄學習上的壓力與不平。理解、懂得了學生的情感,不妨換個方式,讓所有看過《老夫子》的學生一人說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小故事:樂極生悲、杯弓蛇影、南柯噩夢、劫后余生…… 同樣積累了詞匯,訓練了語言。我們早該“蹲下身子看孩子”了,最大限度地理解孩子鮮活的童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引領孩子向往美好的境界。
(二)敞開溫情的懷抱,變“黑名單”為“報喜單”
小學生天真爛漫,即使犯錯,也希望老師能給自己一個改過的機會,當他懷揣美好的心愿來到學校,看到“黑名單”上的自己,想到“家長會”后的皮肉之苦,他這一天的心情還會好嗎?帶著這種憤懣之情,他還能學得進去嗎?而我們恰恰就忽略了這一點。這樣的失敗,應該給我們敲響慣用法寶的警鐘,不妨換個工作方式,變“黑名單”為“報喜單”。同樣是這塊小黑板,同樣寫上學生的名字——“××,你趕在放學前做完了作業(yè),真棒!”“××,你連得兩個優(yōu),加油!”這樣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孩子都是那么可愛,他們會在放學后又特意跑回來向老師打招呼,要知道,敞開溫情的懷抱,讓孩子心靈舒展比什么都重要!
(三)創(chuàng)設多彩的教學,讓課堂變?yōu)椤按艌觥?/p>
當學生在課堂上分心時,我們應該靜靜地想想為什么這節(jié)課沒有吸引他,如果我們留給他一些未發(fā)現(xiàn)的新知,多給他們提供一些參與的機會,他們?nèi)詴@樣漠然嗎?反思每一次成功的“笑話會”“成語接龍”“課本劇排演”等,沒有一個學生不感興趣的,那是因為他們親自參與,發(fā)現(xiàn)了新知,探究了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成功的喜悅。由此,我們必須創(chuàng)設多彩的課堂吸引學生,或一堂有趣的引言、一次難忘的參觀、一次有意識的生活體驗,甚至任課老師的一表人才、幽默風趣的性格等,讓課堂變?yōu)椤按艌觥?,引領學生以極大的興趣投入學習的全過程。
總之,作為老師,時刻別忘提醒自己:我面對的是一顆靈動的心,是一個有靈性的生命,讓每個生命都揚起自信的風帆,讓每顆心靈聽到花開的聲音,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生命的可愛與世界的美麗,是每個教師不懈的追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