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云
【摘 要】開展綜合性學習,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需要,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社會具有綜合能力人才的需要,是解決有限的學習時間和無限增長的知識之間的矛盾的需要,也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本文將從綜合實踐活動和小學語文的有效整合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語文素養(yǎng);整合
隨著課程改革的春風,綜合實踐活動逐漸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從性質上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屬于國家規(guī)定的中小學必須開設的“必修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內容。本質上屬于活動課程的范疇,強調學生從活動中學習、從經(jīng)驗中學習、從行動中學習,有時也被稱作“經(jīng)驗課程”;是一種獨立于“學科課程”之外的課程形態(tài),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與其他課程具有等價與互補性、有著自己獨特教育功能的課程形態(tài),它代表著我國基礎教育領域課程體系結構性的突破。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旨在讓學生聯(lián)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jīng)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是不是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和語文課程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小學語文的有效整合。
一、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
開展綜合性學習,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需要,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社會具有綜合能力人才的需要,是解決有限的學習時間和無限增長的知識之間的矛盾的需要,也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
1.首先要明確什么是“語文素養(yǎng)”
巢宗祺學者在《關于語文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的對話(一)》中談到,“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tài)度,思想觀念”都是指的語文素養(yǎng)。
2.怎樣的教學形態(tài)才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既包含跨學科的融合,又可以指學科內的綜合,即“聽說讀寫”幾方面的綜合運用。這里有一道底線,即“語文性”的底線,無論什么形式什么目的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出發(fā)點都是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其歸宿也應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真實提高。拋開“語文性”談綜合,都是離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
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概念
1.我們必須明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綜合課程,它是針對我國傳統(tǒng)教學中科目繁多,課程缺乏整合而設置的一門非學科領域的、基于生活實踐而開設的課程,是一門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不屬于語文課程范疇,與語文課程并列。這二者之間雖然有一些聯(lián)系,但活動的目的有著根本的不同。
2.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究竟是什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Z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樣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闭Z文綜合實踐活動是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目標、全面育人為終極目的的一種學習活動。
三、綜合實踐活動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意義
1.使語文學習成為真語文
每一個綜合實踐活動都可以為語文學習提供成系列的真實的聽、說、讀、寫生活情境,使語文學習成為生活的需要,不再是為讀而讀、為寫而寫的假語文。
2.使語文課程開發(fā)成為自然
綜合實踐活動為語文教學提供大量且成系列的語文課程資源,語文教師加以利用,課程開發(fā)就成了自然的事。
3.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的親歷,他們會進行廣泛深入的閱讀,會在交際場合進行不同方式的交際。有了豐富的切身體驗,自然促進學生真正考慮怎樣交際才能成功,怎樣閱讀才會又快又好地收集有用的信息,記錄過程怎樣會充滿真情實感。既提高語文能力,綜合實踐活動水平也隨之提高。
4.語文實踐活動可以深入開發(fā)為綜合實踐活動
不僅僅是教材中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將各種教育教學內容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開發(fā),提高教師的課程開發(fā)水平。
四、綜合實踐活動與小學語文整合的幾種途徑
1.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與主題閱讀整合
每項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都會經(jīng)歷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過程,這本身就是主題閱讀的過程。主題閱讀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成為真實的需要,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主動學習閱讀方法也成為必然。
2.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與口語交際整合
每次實踐活動,都可能進行調查、參觀、訪問等活動。要和各種人打交道,口語交際成為實際需要。活動前學生們都會精心準備,以便讓調查或訪問進行得更順利。
3.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與習作整合
實踐活動過程中,及時記錄與寫作成為需要。每次活動,都需要用到多種文體?;顒忧暗幕顒臃桨福顒又械挠涗?、日記、倡議書、書信、研究的小論文,活動后的總結報告、介紹方法的說明文,還有心得體會……從寫作數(shù)量而言,每一次實踐活動,每個孩子少則十幾篇多則幾十篇,更是每學期的八篇習作所無法比擬的。從質量上說,每篇習作或長或短雖不拘一格,但句句都充滿真情實感。
4.結合開放性作業(yè)的形式進行整合
新課程標準條件下的語文課程,在作業(yè)形態(tài)上呈現(xiàn)出了開放性、層次性、趣味性、實踐性的特點。開放性作業(yè)的提出極大地豐富了小學作業(yè)的內涵,開放性作業(yè)一般強調學生的操作、探究及其他社會體驗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方式具有一致性。于是,我們可以把開放性作業(yè)的設計與實施,與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設計實施整合起來。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是一項有益的嘗試,這是構建小學語文綜合實踐課程的一種策略,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很大幫助,我們還要大膽地探索下去,真正做到讓興趣和素養(yǎng)齊飛!
參考文獻:
[1]巢宗祺.《關于語文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的對話》
[2]《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全日制義務教語文課程標準解讀》
注:本文為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和實踐教育研究立項課題,課題名稱: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探索和實踐,課題編號:pzs371(河南省教育廳 教技裝[2016]35號)的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