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摘要】探索教學法是一種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意識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它將傳統(tǒng)的教師將全部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進行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做出了根本性轉變,教師在設計問題后將學習過程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們結合自己已經掌握和學習到的知識開展探索活動,通過查閱資料、合作學習、討論分析、假設驗證等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充分運用和鞏固自己已經學習到的知識,而知識探索過程能夠使學生們加深對知識的印象,當教師對學生們進行鞏固教學時他們能夠比較輕松的掌握這些知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 ; 探索教學法 ;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061-02
數學是學生們學習很多學科和科學知識的基礎,掌握了數學思維及數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們運用更加科學及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初中階段是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培養(yǎng)數學思維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學生們學習生涯的承上啟下階段,因此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式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1.探索教學法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初中數學知識整體難度并不大,這一階段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及思維方式,探索教學法是一種充分考慮學生個體需求及發(fā)展需要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1.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能夠直接決定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也能夠影響學生未來在數學領域的發(fā)展上限。在數學知識的探索過程中學生們需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發(fā)散性思維,而在尋找到問題答案后學生又需要利用集中思維進行總結分析,因此探索教學法非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1.2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興趣
傳統(tǒng)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以教師知識講解為主,學生們在完全聽從教師的安排,根據教師的指揮被動接受和學習知識,這就使得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而探索教學法能夠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完全依照學生的喜好和特性開展學習活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極大提升。
1.3有助于發(fā)揮學生個性
傳統(tǒng)數學教學模式讓所有學生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運用同樣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導致所有學生都成為模式化教學的產物。探索教學法可以使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展開學習活動,學生的作用在這一個過程中表現的更加明顯,學生的個性也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發(fā)揮。
2.探索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步驟
探索教學法不但需要依靠學生的探索,更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教師在課堂中傳授知識的時間在下降,但是教師在課堂中發(fā)揮的作用更加重要,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的運用步驟展開詳細設計,確保探索教學法的高效應用。
2.1構建問題
問題的構建是探索教學法的第一個步驟,同時也是探索教學法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后期所有的探索活動都要圍繞問題展開,問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及探索效果,因此教師要保證問題既能夠涵蓋教學目標需要,學生們又能夠通過有效地探索實踐尋找到問題答案,而且這些問題還需要具備一些趣味性。例如教師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們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設計問題,使得學生們能夠有學習研究的興趣以及深入專研的動力。
2.2查閱資料,尋找解決途徑
教師在構建問題后就要帶領學生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合作討論,回顧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同時通過翻閱想過資料來嘗試尋找問題解決途徑。在學生尋找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適當時機給予學生們一些提示和幫助,避免學生誤入歧途,在錯誤的方法和途徑中浪費過多時間。例如教師不但可以引導學生從書本中尋找資料,同時也可以利用圖書館或互聯網來尋找問題解決方法。
2.3大膽假設,細心驗證
數學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提出一些具有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的解決方案,并通過實踐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在探索教學法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們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假設,并帶領學生一起驗證這些想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都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培養(yǎng),同時學生也能夠對自己尋找到的問題答案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2.4總結評價,交流分享
教師在學生尋找到問題答案后需要對學生答案的正確性及探索過程進行評價分析,有效的總結評價能夠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得失。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們交流和分享自己在問題探索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將這些經驗與同學們分享,幫助每一個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數學探索中自身存在的問題,從其他同學的探索過程中收獲更多經驗。
3.應用探索教學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探索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并不廣泛,很多教師缺乏相關經驗,應用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因此教師要格外注意這些常見問題,避免對數學教學產生不良影響。
3.1控制提問頻率與難度
探索教學法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設置一些問題,教師在設計問題過程中要注意問題的難度,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避免問題過難或問題過于簡單而導致只有部分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提問的頻率,控制提問頻率在合適范圍內,避免提問過多而占用了學生們的思考時間,同時也分散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和思考集中性。例如在初中幾何知識中會涉及到很多概念和規(guī)律,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們記憶這些知識經常會對學生進行反復提問,但是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要積極改變這種狀況。
3.2注重學生差異及個性化
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及性格都存在較大差異,教師要注重學生們的差異和個性化,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探索教學中,積極引導和帶動一些主動思維能力較弱和學習興趣不足的學生參與其中。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盡量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可以使用更加有趣并且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
3.3鼓勵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感覺到數學知識非常無趣,特別是感覺這些知識距離自己非常遙遠。我們?yōu)榱烁玫亟鉀Q這一問題可以鼓勵和帶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實際問題,使得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提升學生的探索欲望。
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意識及數學思維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使用探索教學法非常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及學習意識,教師應該積極應用這種教學方式開展初中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羅映松.運用“問題探索教學法”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J].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2014,03:40.
[2]高文玲.淺談初中數學多種教學法的有效應用[J].教師,2014,30:76.
[3]劉照軍,岳超,聶斌,韓靜.探索發(fā)現教學法的探索與嘗試[J].中國科技信息,2009,19:258-25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