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邦
內(nèi)容摘要:農(nóng)村中學隨班就讀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對農(nóng)村中學隨班就讀現(xiàn)狀分析,提出提高隨班就讀學生有效學習的對策。
關鍵詞:隨班就讀 現(xiàn)狀 對策
隨班就讀是指在普通教育中對特殊學生實施教育的一種形式。它是基于社會平等觀念而創(chuàng)立的一種教育模式,也是引導現(xiàn)有學校邁向全納式學校的一種策略。隨班就讀有利于殘疾學生融入社會,有利于殘疾學生就近入學,有利于殘疾學生和健全學生相互理解,相互幫助,以便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但農(nóng)村中學隨班就讀教學也存在認識不到位、教學策略不科學、評價機制單一等諸多難題,亟待破解。
一.隨班就讀現(xiàn)狀分析
1.對隨班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2017年1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殘疾人教育條例(修訂草案)》指出:“推廣融合教育,保障殘疾人進入普通幼兒園、學校接受教育。”有關專家達成共識:“發(fā)展融合教育是殘障人士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更是促進教育公平、均衡、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但許多農(nóng)村學校領導、教師對此認識不足,甚至認為對殘疾學生的教育是特殊教育學校的事,隨班就讀學生增加了學校的負擔,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這些認識上的偏差必然導致隨班就讀教師工作上的消極,影響個別化教育的效果。
2.隨班就讀評價機制不完善。許多農(nóng)村學校隨班就讀工作評估機制缺失,沒有制定對隨班就讀教師的激勵措施,造成許多隨班就讀工作可做可不做,隨班就讀學生可管可不管。部分隨班就讀教師不考慮隨班就讀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把他們和普通學生一樣對待,造成他們無法達到預定的學習要求,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產(chǎn)生焦慮厭學的情緒。還有部分教師對殘疾學生期望值降低,視為包袱,任其發(fā)展。導致出現(xiàn)隨班就讀學生“隨班就坐”或“隨班混讀”的現(xiàn)象。
3.個別化教學計劃流于形式。許多學校隨班就讀學生的個別教學計劃內(nèi)容千篇一律,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個別化教學計劃所制定的內(nèi)容落實不夠。
4.隨班就讀學生家長配合不夠。許多殘疾學生家長認識不到位,認為孩子反正那樣了,也不指望成龍成鳳。到學?;旎鞖q數(shù),認識幾個字,知道簡單的運算方法,就不錯了。對隨班就讀教師的配合有時流于形式,影響了隨班就讀學生潛在能力的發(fā)展。
二.隨班就讀學生有效學習的對策
1.提高對隨班就讀重要性的認識?!端_拉曼卡宣言》申明,全納教育思想提倡普通學校要給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容納所有的學生。學校領導、教師、家長對全納性教育的認同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只有提高了對隨班就讀的認識,才能正確的接納隨班就讀學生,才能使隨班就讀工作得以正常的開展,才能為隨班就讀學生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教育。相關部門要經(jīng)常性組織隨班就讀學校領導、教師多參加相關的培訓和教研,多了解相關的教育案例,從而讓他們懂得尊重差異,適應差異,利用差異,促進殘疾學生主動而全面的發(fā)展。
2.建立完善、合理、可操作的教育體系。隨班就讀為殘疾學生公平接受教育提供了機會,學校要重視過程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考核機制、激勵機制。為每個殘疾學生建立就讀卡,了解他們及家庭的基本情況,便于動態(tài)管理。對隨班就讀工作評價,不能僅以考試成績做為評價隨班就讀教師工作成效,隨班就讀學生成長進步的標準。建議學校修改教師考核辦法,在績效工資分配、評優(yōu)評先、職稱評聘等方面向相關教師傾斜,讓教師心甘情愿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殘疾學生身上,做到真心關心,耐心輔導,真情澆灌。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隨班就讀教師的工作熱情。
3.嚴格制定并落實個別化教學計劃。個別化教學就是要在教學中面向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適合他們的課堂,讓他們在課堂中都有所提高、有所發(fā)展。隨班就讀學生雖然也遵循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但由于智力方面的差異,反應慢,接受能力差,因而必須制定適合隨班就讀學生差異的個別化教學計劃,教師在方式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要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實行差異化教學,分層布置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興趣。個別化教學計劃關鍵在于落實,隨班就讀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依據(jù)個別化教學計劃,為隨班就讀學生的發(fā)展進步搭建平臺。
4.尋找隨班就讀學生融入班級的方法。隨班就讀學生因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往往性格孤僻,喜怒無常,甚至有暴力傾向,常常成為同學嘲笑的對象,從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和嚴重的抵觸情緒??迫谓處熞诎嗉墐?nèi)建立特別小組,要求學生相互關心,相互尊重,采取多種形式鼓勵殘疾學生參加班級活動,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讓其融入到同學之中。班主任、任課教師要通力配合,共同研究隨班就讀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每位隨班就讀學生制定個別化教學方案,建立《成長檔案袋》,實行跟蹤管理,確立多元化的評價內(nèi)容,綜合評價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情況。
5.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家庭教育?!彪S班就讀生除了需要學校的關心外,更需要家庭的關心,二者形成合力,才能使隨班就讀生在原有基礎上盡可能地健康發(fā)展。針對家長配合不積極、文化水平低等問題應通過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家庭教育在隨班就讀學生中的作用,介紹隨班就讀學生教育的成功案例,提高家長的認識,引起家長的重視。
總之,隨班就讀教學要轉(zhuǎn)變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和諧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進一步提高管理實效,優(yōu)化課堂教學,才能更好更快地發(fā)展。
本文是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農(nóng)村中學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有效教育教學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431。
(作者單位:甘肅省永登縣柳樹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