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慶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就學科特點而言,還是根據(jù)高考的趨勢和要求來看,實驗教學都是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三動”的作用,即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
一、動腦思考方向明
在學習學科知識時,學生要積極動腦.腦力思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實驗的本質特征、相關理論知識是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動腦的思考方向要清晰明確.在引導學生動腦時,教師要精心設計相關的問題情境,如探究性的、趣味性的、挑戰(zhàn)性的等.化學教學倡導創(chuàng)造求新,只有將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起來,才能讓學生有方向地思考.此外,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循序漸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設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例如,在講“原電池”實驗時,我將原電池的反應原理及結構分析清楚之后,利用一個有趣的病例引導學生動腦:格林太太是位漂亮、開朗、樂觀的人,當她開懷大笑的時候,人們可以發(fā)現(xiàn)她一口整齊亮白的牙齒中鑲有兩顆假牙:其中一顆是黃金的——這是她富有的標志;另一顆是不銹鋼的——這是一次車禍后留下的痕跡.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自從車禍后,格林太太經常頭痛、夜間失眠、心情煩躁……醫(yī)生絞盡腦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好轉.請你幫她分析病因,拿出治療方案.這個案例故事情節(jié)豐富,并涉及原電池的相關知識,學生非常感興趣.經過一番研究之后,學生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制作了多種原電池,如水果電池、鐵碳原電池等.
二、動手操作知要領
實驗教學,除了要動腦思考外,還要動手實踐.對于化學實驗來說,實踐和操作是必需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反復的示范和講解下,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實驗器具,謹慎操作實驗步驟,以便高效完成化學實驗教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操作要注意:要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較為抽象的化學實驗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實驗步驟和實驗本質;要善于留白,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行進行實踐和探究,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要善于設置“陷阱”,讓學生在動手探究中獲得真知,避免以后的學習中出現(xiàn)相關的錯誤.操作的熟練程度取決于學生的實踐效果.例如,在講“膠體聚沉”實驗時,將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入電解質溶液,即可產生聚沉.眾所周知,電解質溶液的類型有很多種,如飽和硫酸銨溶液、氯化鈉溶液等,都可以產生聚沉的溶液,但是稀鹽酸、稀硫酸等溶液,與氫氧化鐵膠體作用時會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溶于水的物質,也就不會發(fā)生聚沉現(xiàn)象.我沒有向學生介紹這一點,而是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發(fā)現(xiàn)這個“陷阱”.此時我利用實驗原理進行引導,讓學生一步一步走出“陷阱”.這次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學生明白了實驗的選擇性,在之后的實驗中,不再盲目進行實驗操作,更加注重知識的重要性.
三、動口回答思路清
化學實驗不僅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還需要學生動口去說,回答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動口環(huán)節(jié),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讓教師及時收到來自于學生的實驗反饋,從而方便對實驗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進.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開口說話,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交流和溝通是師生之間必須有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開口說,就必須要先進行思考,這就是說的價值.在實驗教學中的動口,要有內容,有針對性.在開口說時,學生語言的表達需要具備科學性、準確性、邏輯性等特質.科學性指的是科學和嚴謹,這是實驗課程的特點.在表達某種思想時,學生需要對某種實踐進行科學、嚴謹?shù)年U述,準確表達自己的訴求,詳細描述實驗的細節(jié).而準確性,語言精練、表達到位,是學生開口說的基本要求.作為高中生,說話時要注意言辭的準確.例如,在講“氯”時,為了提高語言的準確性,我們要說清是氯分子、氯原子、氯離子,還是氯元素.雖然都是氯,但是其界定是非常清晰的,學生不能不經考慮隨隨便便就開口說,必須以科學的態(tài)度,弄清楚氯的各種構造的含義之后,準確進行表述.至于邏輯性是指,在做化學實驗時,學生要從思維的邏輯性和化學原理出發(fā)進行實驗操作和研究.
總之,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三動”的作用,將動腦、動手、動口三者有機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使化學實驗教學更加高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