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立洲
公文固然是因公務活動而產(chǎn)生的一種特定文書,但它同樣離不開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寫作活動的“個人主義”,使得公文寫作在規(guī)范之外,必不可免地“染”上一些新氣象、新元素,顯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和創(chuàng)造。無數(shù)個“個人主義”的疊加,就使公文寫作呈現(xiàn)出一些新的趨勢,獲得新的發(fā)展力量,并由此不斷吸收時代精華,持續(xù)向前發(fā)展,逐步實現(xiàn)表達效果的最優(yōu)化,寫作風格的多樣化和公務模式的時代化。可以說,公文寫作中的“個體特征”,為公文寫作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源頭活水。這些新氣象、新元素通過公文詞語的生動性、豐富性、創(chuàng)造性和開放性表現(xiàn)出來。
生動性。現(xiàn)在,能夠像《出師表》《陳情表》一樣被當作名篇佳作來讀的公文似乎鳳毛麟角,難得一見。其原因在于公文的生動性受到了頑固的“尚實主義者”激烈抵制。但是,一篇好的公文,在語言上絕不排斥生動性。生動性,是滌蕩公文“乏味主義”的清泉,是軟化公文“僵硬面孔”的春風。不影響公文表達的生動,總是擁有更多的讀者,有利于公文的執(zhí)行。筆者以為,除去一些權威性很強的公文,如令、通告、公告等,要本著“恰到好處,有助表達”的原則,敞開語言生動性的大門。尤其是一些事務性公文,更應如此。例如:
【例1】針對奢靡之風問題,要嚴于律己,健全制度,始終倡導厲行節(jié)約的良好作風。對梳理出的奢靡之風問題,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如果思想松一松,危害就攻一攻,而且其腐蝕性還會進一步增強。我們要給自己的言行建“雷區(qū)”、設“紅線”、安“警鐘”,請“監(jiān)控”、定“律條”,同時通過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在單位大力激發(fā)勤儉節(jié)約的正能量。
(一)從“小我”做起,著力剎住松懈苗頭。
(二)從“小名”管起,著力遏制擺闊苗頭。
(三)從“小節(jié)”改起,著力抵制享受苗頭。
(四)從“小事”抓起,著力杜絕浪費苗頭。
“例1”是一篇民主生活會報告。文章一改一般此類報告語言空洞無味的說教風格,緊扣“奢靡之風”,提出從“四個小”方面,剎住“四個苗頭”,構思新穎,角度奇巧,小中見大。同時,“建‘雷區(qū)、設‘紅線、安‘警鐘,請‘監(jiān)控、定‘律條”的一連串比喻,生動形象,層層渲染,加強了氣勢,發(fā)人深省,也增強了可讀性。
豐富性。公文并不都是“根據(jù)”“關于”“收悉”“妥否,請批示”等程式化的語言。倘若如此,公文寫作就沒有任何藝術可言,也絕對是一個沒人想干、沒人敢干的“苦活兒”,因為,這樣的“活兒”,人就被嚴重“機器化”了,就沒有了創(chuàng)造的激情和沖動;倘若這樣,公文寫作也完全可以通過編程變成一種“機器語言”,交由機器去完成。當然,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公文寫作是一種藝術。其藝術性的來源之一,就在于用語的豐富性。用詞要富于變化,來源要豐富,這是“豐富性”的“兩個支點”。只有用詞富于變化,公文才有生氣,讓人從中領略到不一樣的“風光”;只有語匯豐富,才能包羅萬象,擴大語言的意義空間。例如:
【例2】“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把紀檢監(jiān)察職責履行到位;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努力成為政策理論的高手,業(yè)務操作的能手?!?/p>
【例3】“什么叫作有擔當?重任面前,敢迎敢接,敢做脊梁;難題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風險面前,敢作敢為,敢擔責任。”
“例2”的“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和“政策理論的高手,業(yè)務操作的能手”三個短語連用,都只個別詞語的差距;但就這一點兒的變化,卻表達了不一樣的意義,使語義表達更有層次感?!袄?”的四個“面前”、十二個“敢”,在短小的篇幅內(nèi)表現(xiàn)了無限豐富的內(nèi)容,概括精到,語句工整,層次豐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創(chuàng)造性。任何事物,沒有創(chuàng)新就不會有發(fā)展。高明的公文寫手,無不是詞語吸收的能手、語言創(chuàng)造的高手和巧妙運用的圣手。公文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體現(xiàn)在:一是對熟語的化用,如“‘體制做減法,管理做加法,使管理格局由‘川字形結構變?yōu)椤ψ中谓Y構。”二是對新詞的巧用,如“要營造環(huán)保推動、部門聯(lián)動、城區(qū)互動、社會啟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凝聚社會推進‘五水共治的正能量,促進社會大合唱?!痹偃纭按笫码y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噴油”“別讓百姓看在眼里煩在心里”等。三是對警語的套用,如“要通過學習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高壓線碰不得,安全門闖不得,防火墻拆不得,安全網(wǎng)松不得,緊箍咒停不掉,強心劑假不得,切切實實筑牢廉政建設的堤壩,增強防腐拒變的能力。”這里一連串的比喻就翻出新意,加深了警示意義。四是對同類詞的變用,如“我們要努力營造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良好氛圍,著力落實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舉措,全力突破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瓶頸,合力獲取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成果?!边@里的“四個力”,各有側重,與相關內(nèi)容有機結合起來。五是對同一詞的連用,如“‘以民為師不光是一種實踐本領,更是一種執(zhí)政境界;干部只有時刻以群眾冷暖為念,以群眾需求為據(jù),以群眾滿意為榮,干工作才能如鳥在林、如魚得水。”這里的四個“以”的連用,使文種語義豐富嚴密,增強了語勢?!叭瑛B在林、如魚得水”對慣用俗語的引用,形象貼切。六是對想象的妙用,如運用比喻等,體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閱歷、獨到的視角,體現(xiàn)了作者思維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
【例4】紀檢監(jiān)察機關不是天然的保險箱,紀檢監(jiān)察干部不具有永恒的免疫力,必須防止“燈下黑”。
【例5】市場想要饅頭,高校卻送來了面包。適度的焦慮讓畢業(yè)生更有動力,但過度的焦慮卻成為壓垮畢業(yè)生的最后一根稻草。讓人愛到絕望,美到心顫。
【例6】對于領導干部,守好了公與私的分隔線,吃透了嚴與愛的辯證法,才能讓子女結益友,行善事,找準人生的航向,活出自己的精彩。
【例7】組織體系不健全,服務無人抓;負擔過重,服務無心抓;渠道不暢,服務無法抓;雖干事但不干凈的要處理,雖干凈但不干事的要問責;把啟發(fā)思想自覺與強化行動自覺結合起來;用“服務”的“鑰匙”打開群眾的“心鎖”,解開社會治理的“死結”;“四自能力”: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jīng)濟考驗和外部環(huán)境考驗;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和消極腐敗危險。endprint
【例8】就是拷問入黨為什么、當官圖什么、用權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就是追問“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在人生的坐標系上,以公心定方位、以宗旨指方向,才能立起主心骨,知進退、明得失,做到坦蕩做人、謹慎用權,俯仰無愧于天地間。
“例4”到“例8”各有千秋?!袄?”“燈下黑”的比喻新穎貼切,令人警醒?!袄?”不僅運用了層遞、比喻、對比等手法,而“愛到絕望,美到心顫”的夸張筆法,還充滿了細膩飽滿的詩情,很美。“例6”多處對偶,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給人以強烈的啟迪?!袄?”開篇層層遞進,如變戲法一樣,不斷在平常中變出新花樣,豐富了文章的視角;接著,“用‘服務的‘鑰匙打開群眾的‘心鎖,解開社會治理的‘死結”這一句堪為神來之筆,不僅比喻貼切,還相互連環(huán),可謂巧矣?!袄?”雅俗共賞,幾個“什么”通俗易懂,明白如話,接近于“生活的真實”;后文以“坐標系”的比喻為中心線索,通過“方位”“方向”“主心骨”三個分寫的比喻,形成一個比喻的“譜系”;最后,以“俯仰無愧于天地間”這一警策之語作結,產(chǎn)生了無窮的說服力。
開放性。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新行業(yè)、新技術、新事物等層出不窮,并不斷地成為公務活動管控的對象。作為公務活動的表現(xiàn)工具,公文也勢所必然地不斷吐故納新,加強對社會新生事物的消化吸收。由于公務活動領域眾多,公文的詞庫也不斷得到拓展。一方面,作為表現(xiàn)不同社會領域的公文,如經(jīng)濟、軍事、社會、科技等,必然要加強對不同領域?qū)I(yè)用語的應用,以增強專業(yè)性和權威性;另一方面,學科體系的不斷擴大,使得邊緣學科不斷衍生,各學科之間的“話語體系”相互交融和借鑒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偟目磥?,公文的話語體系在社會革新大潮的沖擊下,近年來文學的、學術的、科技的專業(yè)用語不斷進入公文的“話語系統(tǒng)”,大大增強了公文的表現(xiàn)力和可讀性。例如:
【例9】實體商店拒當網(wǎng)店“試衣間”。
【例10】文化出海,刮起“中國風”:(1)中國元素,國際制作,優(yōu)秀劇目先后在海外上演;(2)從“小舢板”到“航空母艦”,讓市場發(fā)揮決定作用。
【例11】埃及大餅的“政治經(jīng)濟學”。
【例12】反省與謝罪沒有截止日期。
【例13】非洲外匯儲備落入“富裕乞丐”陷阱。
【例14】大學生閱讀應做“深呼吸”。
“例9”到“例14”依次借用了服裝、航海、經(jīng)濟、學術、醫(yī)療等術語,豐富了表現(xiàn)手段,增強了表達效果。此外,公文話語系統(tǒng)的開放性還表現(xiàn)在借用俗語、熱詞、古語、網(wǎng)絡語等,如“邁向城市管理3.0時代”“打造城市管理‘升級版”等,只要適當,便可“拿來主義”,這將給公文寫作吹來一股拂面的清風,開拓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責編 / 劉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