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摘 要:學校體育教學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其教育價值不僅是學生對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是強健體魄。本文基于學生成長的角度,提出了實現(xiàn)體育學科育人價值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育人價值;策略
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對技術動作過度追求,使得體育課程缺乏積極、趣味化的元素,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大多數學校的體育學科教育存在教學觀點落后、教學價值有偏差等問題。體育教學是學生成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關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與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當前教育形勢下,很多學校只重視體育教學中技能、知識的教育,而忽視了在思想、個性、品質等方面的體育育人價值的實現(xiàn)。
一、注重基礎技能,激發(fā)學生科學參與運動的意識
雖然小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較差,卻對運動有著強烈的興趣,如果缺乏相關的體育安全教育,很容易在體育活動中受到傷害。所以,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生防范危險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與技巧,具備規(guī)避運動風險的意識,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保證體育活動的安全性,這也是小學體育安全教育的價值所在。
例如,筆者在進行跑步訓練時,會將小學生跑步時的身體協(xié)調技巧作為首要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快跑、慢跑、沖刺跑、彈性跑等跑步方法及危險防范要領;在訓練學生進行“蛙跳”時,筆者會提醒學生注意動作要領,保持身體平衡,預防腳部扭傷;在進行“原地高抬腿”練習時,筆者會提醒學生注意運動節(jié)奏,防止肌肉拉傷。通過對小學生的運動安全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對危險動作的防范意識和科學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為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
二、注重器材輔助,培養(yǎng)學生熱愛運動的體育精神
愛玩及好勝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喜歡在體育活動中展露特長、博得師生的關注也是學生的天性。筆者認為,學校體育教育應該抓住學生的天性,開展不同的競賽活動,發(fā)掘學生的體育潛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熱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運動的體育精神。
例如,筆者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不同的體育競賽,利用繩子、皮球、毽子、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器材,組織活動,發(fā)揮每個學生的運動愛好及特長。當學生自身的運動潛能得到激發(fā)與挖掘時,會對某項體育運動產生強烈的興趣,并能夠主動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訓練,或關注相關體育界的人或事,從而奠定良好的體育運動基礎。同時,學生的體育精神也會得到發(fā)掘與培養(yǎng),這便是體育教育的精神培養(yǎng)價值所在。
三、注重長跑訓練,提高學生堅毅勇敢的意志品質
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是體育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需要體育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將課堂訓練內容趣味化,促進學生意志力、專注力的提升。在體育活動設置上,教師要本著勞逸結合、激發(fā)熱情的原則,鼓勵學生堅毅、勇敢地完成訓練項目,磨礪體育精神,不斷提高意志力。
例如,800米長跑訓練是很多學生不喜歡的體育活動,學生在訓練中容易“開小差”或“偷懶”。在進行長跑訓練時,筆者會安排學生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進行熱身,提高學生的活動熱情,之后筆者再通過“單腳跳對對碰”游戲讓學生分成兩個小組,進行800米長跑比賽。通過游戲熱身,學生產生了團體意識,在隨后的訓練中,學生會努力克服自身對長跑的排斥心理,不拖團隊的后腿,努力用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這也是體育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的價值體現(xiàn)。
四、注重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
體育運動往往需要學生相互競爭、協(xié)作與配合,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會對綜合素質產生重要影響。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關注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具備正確的團體精神與觀念,這也是體現(xiàn)體育育人價值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不同的體育活動中,學生會展現(xiàn)出不同的體育特長,筆者以“強弱互補,分組競爭”為原則進行分組搭配,使學生能夠在不斷變化的分組搭配中發(fā)現(xiàn)自身及同學身上的優(yōu)缺點,從而掌握正確的自我及集體認知觀念。通過分組競爭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及集體協(xié)作能力得到強化,對個人利益與團體利益之間的關系有更加清楚的認知,并在集體責任感與榮譽感的作用下,將付出、堅毅、團結、關愛的團體精神融入集體活動中,使體育教育的集體主義精神培養(yǎng)價值得到實現(xiàn)。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教學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其教育價值不僅是學生對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包括強健體魄、明確體育鍛煉的目標、提升學生體育運動的意志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及凝聚力等。學校應該明確體育教育的重要影響及意義,積極尋找提高學生體育素質的策略與方法,從實際層面上實現(xiàn)學校體育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嵇文.學校體育育人功能[J].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6(6).
[2]侯璽超,張秀芳.“育人為本”視閾下的學校體育價值論析[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5(2).
[3]顧鑫鑫.論體育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J].田徑,20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