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峰
[摘 要]詩歌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兒童詩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情感豐富,朗朗上口,深受兒童喜愛。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親近兒童詩,讀出自己的個性;要引導學生對話文本,放飛自己的想象;要引導學生仿寫兒童詩,體會表達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愛上閱讀,并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兒童詩;閱讀;對話;仿寫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25-0039-01
兒童詩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兒童詩情感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兒童喜愛,但教學時,大部分教師通常以背誦為目標,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那如何培有效開展兒童詩的教學呢?
一、感悟閱讀,讀出個性
相對其他類型的文本,兒童詩不僅語言凝練,內容淺顯易懂,并且抒情性強,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素養(yǎng)的首選讀物。由于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性較大,因此他們在閱讀兒童詩時,對詩歌的韻律、重音以及節(jié)奏和停頓等方面的理解、把握都不同。作為語文教師,應善于發(fā)現和巧妙利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鼓勵和引導學生不斷地感悟,讀出自己的理解,張揚自己的個性。
例如,筆者在教學蘇教版的《春光染綠我們的雙腳》這首兒童詩的第一小節(jié)時,有一個學生認為:“光”應該是和“照耀”搭配,用“染綠”一詞好像不太合理。同時,其他學生也陸陸續(xù)續(xù)地表達自己對這首詩的看法和疑問。大多數學生都覺得詩的起始部分好像少了點什么。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疑問,筆者并未急著否定,而是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把詩歌補充完整。這樣,學生在詩歌原有句子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想法,把的原句改成了“大家吹著一路春風,撒著一路歡笑……”在讀著自己改編的詩歌時,又有部分學生提出心中的疑惑,覺得這樣的詩歌讀起來和平時的課文沒什么兩樣,絲毫感覺不到詩歌的韻味。此時,筆者及時抓住教學契機,對學生進行反問:“平時的課文通常都比較通俗,而詩歌卻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韻味。大家能通過朗讀把詩歌的韻味體現出來嗎?”在教師鼓勵和引導下,學生把詩歌讀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并且還讓學生讀出來自己的風采,張揚他們的個性。
二、文本對話,發(fā)揮想象
在兒童詩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詩中的語言進行感悟、理解,并展開想象,將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畫面、意境等在腦海中展現出來,以理解詩歌的趣味性和意境美。這種想象性閱讀是兒童詩閱讀的一種獨特方式。因此,在兒童詩的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并引導學生與詩歌進行深入對話,以拓展學生想象空間,讓他們將詩歌內容想象成一幅幅繪聲繪色的圖畫。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的《長城和運河》這一兒童詩時,通過旅行、電視等,學生對長城和運河多多少少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與此同時,為進一步豐富詩歌文本內容,激發(fā)學生對兒童詩歌的閱讀興趣,筆者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長城和運河的圖片以及相關文字資料,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當你看到萬里長城和大運河時,會產生怎樣的想法呢?”在筆者的循循善誘下,有的學生說:“一看到我們的萬里長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就馬上映入我的腦海,還有當時古代勞動人民辛苦修建萬里長城的場景也浮現在眼前?!边€有的學生說:“一看到京杭大運河,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這條大運河上的船只,仿佛看到運河兩岸繁華的情景?!蓖ㄟ^展開想象,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梢姡瑑和娢谋緝热菥哂袩o窮的想象空間。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不僅能將詩人的情感與智慧具體化,而且使學生將詩歌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營養(yǎng)。因此,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與兒童詩進行深入對話,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的目的。
三、仿寫詩歌,體會樂趣
與其他詩歌不同,兒童詩屬于一種比較特殊的藝術形式,它想象奇特,富有兒童情趣。在形式上,它與其他詩歌一樣,具有分行排列、句式重復以及結構相似等特點。在教學中,當學生被兒童詩輕快的節(jié)奏、活潑的語言和有趣的內容感動,產生表達的沖動時,教師要及時抓這一教學良機,鼓勵學生對感興趣的詩歌進行仿寫,讓他們體會到詩歌創(chuàng)作的樂趣。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的《我們愛你啊,中國》這首兒童詩時,學生感受到詩歌強烈的愛國情懷,并在朗讀中有強烈的表達欲望。此時,教師適時地抓住這一時機,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仿寫,以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 ,教師還將詩歌結構作為教學的重點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掌握詩歌的寫作結構。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閱讀兒童詩的興趣,而且能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
總之,在兒童詩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語言,引導他們用詩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使他們體會到兒童詩的特點,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想認識。
(責編 韋 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