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芳
【摘 要】地理這門科目是高中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涵蓋知識面廣。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怎樣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高中地理教師值得探索的一個課題。本文簡單介紹了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學的基本內涵,提出了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旨在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怎樣在有效的課堂時間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引起了高中地理教師的廣泛關注。高中地理主要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人文兩個部分,對同學們的地理學習要求比較高,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同學們的觀察能力以及地理分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同學們的地理學習。
一、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教學概述
課堂有效性教學是對教學質量的高要求,有效性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同學們進行地理學習,同學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能夠提高自身的地理素養(yǎng)。地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能單純的只傳授理論知識,還要著眼于提高同學們地理學習的探究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教學要求的提高促使高中地理教師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培養(yǎng)同學們具體事情具體分析能力為主,不斷創(chuàng)新授課模式,讓同學們成為地理課堂的主人翁,在有效的時間內開展優(yōu)質高效課堂。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幾點思考
1.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地圖教學的結合
地理這門學科雖然類屬于文科,但是卻需要一定的理性思維。高中時期學的地理知識,對同學們的學習理解能力要求比較高。同學們要想學好地理,既需要充分理解理論知識的具體內涵,也要提高自身的實際運用能力。地理學習自然離不開地圖,但是傳統(tǒng)的地理教師并沒有充分體現(xiàn)地理地圖的價值,上課只注重于講課本知識,圖的使用率不高,而往往在考試中,同學們的看圖識圖能力并不高,地理考試就得不了高分。在這種情況下,高中地理教師要充分吸取教訓,在以后的高中課堂中要把地圖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地圖冊以及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將理論知識與地圖相結合,從地圖的角度充分理解理論知識,讓自己的所學有所依據。加強理論知識與地圖的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同學們的看圖、識圖能力,能夠系統(tǒng)的整理相關知識點,多媒體展現(xiàn)動態(tài)地圖,視聽結合,有助于加深同學們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學習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jié)內容時,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就是冷暖峰以及準靜止峰的主要形成過程,這部分內容老師單靠理論講解是不夠的,老師利用投影儀以及PPT播放封面運動的動畫,然后在播放之后,老師要結合動畫講解暖氣團為什么總在峰面的上面,這樣的有效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2.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攻克教學重難點
高中地理教師在高考的壓力下開展地理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同學們用地理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用地理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點都比較深入,因此,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地理課堂的授課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深入講解地理知識中的重點以及難點,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授課質量。
比如在學習《大氣的運動》這節(jié)課時,老師可以先給同學們提出問題任務,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其成因以及大氣運動的幾個分類。然后讓同學們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清楚地找到自己不會的內容,在聽課時就可以有目的的聽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難點主要是大氣運動的基本形式——熱力環(huán)流,老師運用多媒體展現(xiàn)熱力環(huán)流的動態(tài)過程,讓同學們真切的感受到熱力環(huán)流的運動過程,然后老師對每一步都進行細致的講解,帶領同學們攻克每個重點難點,不留問題。
3.小組合作、加強地理探究活動
高中生的思維都比較敏捷,反應靈活,對諸多新鮮事物都深感好奇,特別是課外的實踐探究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因材施教。高中地理教學要培養(yǎng)以及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素養(yǎng),老師可以根據同學們的興趣愛好以及教學的實際需要,積極組織課內以及課外地理實踐探究活動,提高同學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同樣是在《大氣的運動》這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到熱力環(huán)流部分,為了提高同學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老師首先劃分班級小組,小組合作討論用熱力環(huán)流知識解釋自己所在城市風的形成過程。小組合作研究,讓同學們真切的感受到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地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班級春游或者集體外出活動的實踐開展課外地理探究活動,在開展活動時,老師要提前給小組安排任務,然后各小組制定活動方案。比如說同學們可以組織一次測量陽光底下的桿影長度的活動,通過實際操作觀察,不同時間段下桿影長度的變化,并且將所得到的結果繪制成圖,由此來進一步探究一個地方的主導風向。同學們通過自身實踐了解其中的地理變化,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以后再做同類題目時就可以擁有清晰的解題思路。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學習在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怎樣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廣大高中地理教師的不斷探索,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模式,提高同學們的地理學習能力,增強其地理素養(yǎng),從而達到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學。
【參考文獻】
[1]梅銳.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改革與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2]張衛(wèi)東.淺析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2
[3]鐘曦.淺談如何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優(yōu)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