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琳
摘 要: 在小學階段,思想道德德育建設和造就學生良好地行為極其主要。教師對于同學們的培育相關方面的提升不僅僅是在教學任務方面,并且在 “傳道”方面,育人方面,要讓學生不僅養(yǎng)成很好地學習習慣,自主探究的觀念,還要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愛國主義、團體主義精神,讓學生越來越尊敬祖國,尊敬社會主義,具有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 小學; 德育教育; 德育探索; 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 G6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236-1879(2017)12-0048-01
1 教師要通過言傳身教來對學生從事德育方面的培育
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對于這個群體而言,他們的自我把持力、自我觀察力絕對較差,行為正處于仿效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他們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個實踐中,教師要言傳身教對學生從事教學,而且要注重對德育教育的提升,輔助他們能夠真正的養(yǎng)成勤奮、勇敢、淳樸、有道德、有理想、有信念的學生。在這個實踐中,教師要能夠以身作則,真正的做到為人師表。譬如,教師在上課時無論在與同學們的交流實踐中,還是在實施課堂解釋的實踐中,每時每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本身的魅力,而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魅力不斷激發(fā)著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從事德育教育。
2 教師要在教學實際實踐中從事德育教育
2.1 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好多教學的相關內(nèi)容都和德育教育息息相關,如一些古詩、寓言故事,等等,教師通過這些故事的解釋,讓學生不斷的學習到相關德育知識。教師在實施語言文字訓練的實踐中,可以將德育教育從事滲透,學生每寫一篇文章,都會有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目標,在這個實踐中,教師的帶動可以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表示技巧來對德育從事正確的把握,輔導學生 “讀義”到 “悟道”的過程,是一個德育教育的最佳過程。譬如,通過推薦祖國的大好河山、悠久歷史和斑駁文化等等,帶動學生愛國的主動性; 又譬如,以對抗日戰(zhàn)爭、抗美援朝等文章從事閱讀,讓學生能夠向英雄們學習。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教師在和學生交流的實踐中也要關注本身的語言、語調(diào)的應用,以及對一些課文生動的解釋,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觸到共鳴,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實踐中。
2.2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從事德育教學: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從事德育教育是其最終的教學目標。在這個實踐中,教師要能夠?qū)⑿W思想品德課程實施從事全方面的講述,對學生要能夠?qū)⑸鲜鱿嚓P教學內(nèi)容從事很好的灌輸,讓學生喜愛小學思想品德課程。除此之外,教師要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實施中加入一些現(xiàn)代化的教學元素,符合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wǎng)絡等教學工具從事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實踐中感觸到德育教育的有趣性和可讀性,讓學生積極學習。通過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相關方面的相關內(nèi)容,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逐漸的把握到德育教育的真諦,讓學生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行動上,都能夠建立一種觀念,這種觀念就是德育教學實踐中融入的道德理念。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全部的將這個主陣地體現(xiàn)起來,讓學生在教學的實踐中把握整體的德育理念,讓同學們的思想品德認知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能夠注重教學的親和力,擅長與學生從事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在學習中及時提出問題,教師能夠及時的處理問題,最終使小學德育課堂教育效果達到最佳。
3 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從事德育教育
在小學德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能夠和同學們的課外實踐活動密切聯(lián)系,讓課外實踐活動和德育教育教學密切聯(lián)系,讓教師能夠通過主辦一些主題班會、主題活動、各種參觀活動等形式來組織學生從事德育教育,通過這些教學布置讓學生真正的感觸到德育教育的主要性。在這些活動中,教師細心的布置輔導下可以圍繞特定的林林總總活動來目標明確的對學生從事德育教育。譬如,在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組織一些專題活動,讓學生從事傳統(tǒng)文化培育,讓學生不斷的感觸到德育教育的主要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關注展開德育教育評比活動,讓學生通過展開相關活動來受到相關德育的培育。
4 教師要能夠創(chuàng)立家校共享的德育教育
小學階段,課堂培育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但是學生在家庭的時間也需要連續(xù)的利用。教師要和學生創(chuàng)立教學共享的德育教育。所謂家校共享,指的是教師要和學生家長從事及時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家長能夠?qū)W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中從事德育教育,這樣以來,學生在學校的德育教育和在家里的德育教育能夠有效的組合,以便使整個課堂德育教育和家里的德育教育密切從而加強一種共享模式,促使學生全方面的接納德育教育。譬如,教師要在課堂教育終止時給學生布置讀一些學習英雄故事的書、讀一些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書。教師這些作業(yè)布置后,學生從事實際操作,是否在家中從事相關知識的閱讀,都需要家長連續(xù)的從事配合。家長要和學生從事交流和溝通,輔助學生進一步閱讀相關知識,讓學生能夠真正在家里從事德育教育。家長要做好鞭策和輔導的作用。及時和學生從事必要的交流和溝通,輔導學生處理在德育教學中的困惑。
5 教師要能夠創(chuàng)立德育教育評價和反饋機制
小學階段,如何對學生德育教學予以評價和反饋,是一個關鍵地機制。教師要能夠創(chuàng)立德育教育的評價體系和反饋機制,輔助學生更完美的認同相關德育教學,而且其要對學生從事必要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及時的查找自己在德育教育實踐中普遍的問題,教師要能夠及時的輔導其處理。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創(chuàng)立一種必要的反饋機制,讓學生能夠根據(jù)相關教學反饋來從事德育教育的學習,讓學生感知德育教育的主要性。
6 結(jié)束語
德育教育在小學階段有著格外地作用。小學教師要獨特強調(diào)德育教育工作,深入研究如何細致的將德育教育展開得更完美,讓德育教育能夠產(chǎn)生更大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和學生家長從事交流和溝通,把握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中學習德育教育的相關事宜,讓德育教育在校內(nèi)和校外都能夠更快地有效進行,讓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教學整個階段中。
參考文獻
[1] 韓艷芬,卜俊平. 對如何做好小學德育教學進行的若干思考[J]. 新課程(上). 2015(10).
[2] 李洪信. 淺析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J]. 學周刊. 2014(05).
[3] 王影. 淺析農(nóng)村小學德育教學[J]. 才智. 2011(14).
[4] 廖志萍. 淺議小學德育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J]. 科技資訊. 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