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紅
摘要: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講究溝通的方法和策略。首先要尊重家長,態(tài)度誠懇。依需求,聊話題;多報喜,巧報憂;重細節(jié),勤反饋;用專業(yè),助溝通。
關鍵詞:溝通;技巧;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庇變簣@教師只有和家長溝通好,達到家園教育一體化,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兒。因此,實現(xiàn)有效的家園合作,關鍵在于溝通。一個家長對一個教師的信任或不信任很多時候只來自一兩次談話和交往。因此,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溝通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要尊重家長,態(tài)度誠懇,主動微笑,用字遣詞優(yōu)雅。能察言觀色,取得溝通的主動權;能耐心對待,取得溝通的真誠權;能換位思考,取得溝通的和諧權;能合理贊美,取得溝通的有效權。溝通時還要運用一些技巧:
一、依需求,聊話題
根據(jù)家長需求,找準溝通的切入點。不同類型的家長對孩子關心的方式不同。
老人關注孩子的生活、飲食,父母關注孩子學習方面多些;小班孩子的家長關心生活事多些,大班家長關注孩子學習方面的事多些;體弱兒家長關心孩子的健康方面多些,而新入園的家長則每天都想從教師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園的一切表現(xiàn)。所以教師要關注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以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為由頭,展開溝通,進而再引導家長關心孩子其它方面的教育問題,以保障孩子全面和諧地發(fā)展。但反映問題時也要注意對象選擇,例:一連幾天,張老師接二連三地接到幾位家長的投訴,投訴的對象都是小東。有的說孩子被他抓傷了,有的說孩子被他扮的“僵尸”嚇到了,還有的說他講粗話。張老師決定找小東的家長談一談。離園時,張老師跟小東的奶奶交流了一番,希望家長配合管教。只見奶奶抱起小東,親了親他的臉頰說:“這孩子,就是調皮,跟他爸小時候一模一樣?!比缓髽泛呛堑刈吡恕R妴栴}沒解決,接下來幾天張老師只好繼續(xù)找奶奶溝通。幾天下來,奶奶不耐煩了:“你這老師怎么這樣,孩子小,懂什么???長大了就好了?!?/p>
很多教師都像張老師一樣做事認真負責。然而,只抱有良好的愿望,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為溝通是需要講究方法的。家長的性別、年齡、性格、受教育程度以及教育觀念、對孩子的期望值等,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教育孩子的觀念和方法。碰到此類情況,老師可以繞開這類溝通困難的家長,主動找孩子家庭中較開明的家長溝通。因此,家園溝通既要因人而異,也要注意對象選擇。
二、多報喜,巧報憂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你要能生動地描述出孩子在學校某一環(huán)節(jié)的可愛表現(xiàn),家長會從你的言談中自然感受到你對他孩子的關愛、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并會留下了教師工作細致、認真負責的好印象。這樣從情感上雙方就很容易溝通。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面對孩子的缺點,一次只說一個方面,只解決一個問題,用請教的態(tài)度和口氣提出看法。而不要把孩子所有的缺點錯誤都羅列一遍,這樣只會讓家長更沮喪,甚至對教師的能力表示懷疑。教師也不要指責因孩子的問題,給班級教學工作、管理工作帶來多少不便,找來多少麻煩,給其他孩子造成傷害或有不好的影響等等,而是要強調孩子的缺點對他自身未來的發(fā)展有什么負面影響,讓家長感覺到教師的目的是為了他孩子著想,而非為了教師自己工作上的便利。
三、重細節(jié),勤反饋
細節(jié)決定成敗。面對一日生活中的“小事”,教師要學會放大細節(jié),以把握溝通中的主動權。
(一)留心一天中發(fā)生的小事,如,身體不適的幼兒進餐、午睡情況如何,自控力差的幼兒是否有進步,內向的幼兒情緒怎么樣,等等?;趯@些細節(jié)的觀察,利用幼兒入園和離園時段跟家長作個別交流,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孩子的呵護。
(二)覺察家長的情緒變化,敏銳捕捉家長對孩子、對教師在表情、言語等方面的異常情況,主動詢問,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熱情,從而愿意敞開心扉與教師交流。
(三)牢記家長交待的護理要求,努力做好,并及時反饋。家長有時會有一些特殊的關照,也許只是讓孩子“多喝水”“少運動”“添加衣物”之類的小事,但完成和反饋的情況卻是家長判斷教師是否認真負責、是否尊重自己的直接依據(jù)。
四、有狀況,需主動
幼兒在園每天都會發(fā)生很多事,如同伴間的磕磕碰碰,被表揚或批評等等。這些事對于教師來說十分平常,很容易忽視掉。然而,如果不注意主動、及時與家長溝通,這些小事也可能會悄悄膨脹為家長心中的大事,從而引發(fā)家園間的誤會,直至產生矛盾。例:一大早,小洋的奶奶怒氣沖沖地領著小洋走進來,吵嚷著:“我要找李老師,找撞我孫子的小孩算賬。老師是什么意思?包庇人家嗎?”原來前一天下午體育活動中,小洋和小寶在奔跑時不小心相撞,小洋手臂撞紅了。李老師及時幫小洋查看,見沒什么大礙,也就忘了此事??尚⊙蠡丶液?,奶奶從和孩子的叨叨中聽說他“被小朋友撞疼了”,然后看到孩子手臂上有些瘀青,就誤會了。認為教師是刻意隱瞞事實或包庇其他孩子,于是到幼兒園“評理”來了。
家長工作是一個學問,更是一門藝術,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揣摩、感悟。家長的支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贏得家長信任、贏得市場的關鍵。需要我們給家長以足夠的尊重,用心、用真誠、用智慧來與家長溝通,使我們的教育更添色彩,為學校工作注入一份堅實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2版;
[2]周良煒.羅成華,教師和家長溝通的策略,南京.中國教師,2005年8月
[3]蘇為玲.教師與家長語言溝通的策略,北京.幼兒教育,2006年第4期
[4]紅梅.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溝通的技巧,浙江:幼兒教育2006年第0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