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春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法,時代性強,具有指導性,文章結合實際教學探討了其實際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chuàng)設情境;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積極做好教學方法的改進,新課程改革后,很多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百花齊放,不管怎么說,教學方法總是為教學的目的服務的,最主要的是要能夠幫助學生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將學生學習的外因創(chuàng)造好。情境教學中的情境要設置恰當,能夠幫助學生體驗、探討,將知識和情境有機聯(lián)系,需要教師下大功夫。
一、情境教學法及其重要性
所謂情境教學法即是指教師利用實物、語言、音樂等元素,設置貼近真實生活的場景,將學生的積極情感激發(fā),陶冶學生的情操、人格,增強其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精神,幫助其形成對美的感受、欣賞和創(chuàng)造。實踐顯示其具有鮮明時代性,并且指導意義巨大。
一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使得學生的欣賞水平提升。教師利用音樂的審美性,可以將實際生活采用情感性強的音樂符號反映,展現(xiàn)人類的各種心靈。音樂將人的自由體驗激發(fā),使得人的靈魂得到凈化。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的審美態(tài)度應該是情感性、超越性,并且能夠和實際生活有恰當的心理距離。
自然社會中,音樂既具有音樂性,又具有自然美。教師選擇學生熟悉了解的音樂,例如小鳥、小溪、蜜蜂等的叫聲,并將其融合,加上森林畫面,創(chuàng)建一幅美麗的森林畫面,帶領學生到森林暢游,學生在欣賞完音樂后,教師可以問學生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并告知學生進行記錄,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聽力、想象力、寫作能力等都有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也變得更加有趣,學生的積極性增加。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其他內容,比如,創(chuàng)設“動物園”情境,讓孩子和小魚、小鳥等共同玩耍、嬉戲,體會動物的語言,真實了解動物,排除其對于音樂的神秘感,提高兒童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表達自己的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理解水平。
二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高爾基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游戲中,兒童的感知、運動、記憶等迅速發(fā)展。因此,利用游戲是很好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途徑。比如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將其分成若干小組,學生自動感受詩詞,并且按照編排好的動作、歌詞,進行表演,教師設置問題,學生進行回答,在充滿詩意的情境中,學生很自然的學習起來,陶醉于其中表演、創(chuàng)作,進而體驗古詩,并能夠解釋詩詞,逐步感受詩人的寫作心態(tài),加強與詩歌作者的交流,使得學生的天性盡情發(fā)揮。對身體動作、姿態(tài)的運用,可以將學生的大腦、身體,時間、空間特性結合,使得自身的價值、學習愿望滿足。
二、采用情境教學的階段流程
第一階段:“言”“行”結合,在語言的訓練中,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句子、片段進行訓練;第二階段:場景恰當,在作文訓練中,學生處于合適的境地,不斷進行觀察、思考、想象,引引發(fā)情感體驗,提高寫作欲望,強化了作文訓練的效果;第三階段: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實物、音樂、語言、圖畫等渠道,使得學生的思維集中于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逐步感受美、喜歡美從而產生感情;第四階段:按照情境教學三原則即“形式要新異、方法要有啟發(fā)性、內容要有實踐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利用情境教學法最主要的是使學生的情緒被激發(fā)起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字詞句篇的知識,聽說讀寫能力,可以將其同一于某個情境中,讓學生進入情境進行感受,陶冶其道德、審美、意志等,使得語文教學的“文”、“道”結合,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提高?!皫肭榫场奔从行д{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此法,語文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容易、有趣、靈活的。教學手段如果貼合學生的情感、意志、精神需求的教育,便可以有效促進教學的改進。
三、情境教學的實際應用
(1)導入新課時創(chuàng)設情境,縮短學生和課文之間的審美差距。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語文教學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必須在課前進行導語的巧妙設置,將即將展示的內容吸引學生進入,實現(xiàn)和作者的心靈溝通,融合文章的主旨。所以,教師要對教材深入研究,情境創(chuàng)設恰當,將美的情懷注入學生心田。
(2)在教學情境中,使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小學語文作品中,很多優(yōu)美的文章都有作者主觀的感情烙印,愛憎分明,使得教學情境的開展有大量的物質基礎。文章的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情況的共鳴,或感人肺腑,或催人淚下。對于教材中的豐富的情感,要積極利用來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感情。作為教師,首先要對作品的藝術境界有所了解,融入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思,陶冶學生的情操。
(3)利用情境積極思考,進行理性解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在活潑、愉悅的氛圍中不斷吸收新知識。學生在情境中可以體驗情感,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思考,掌握知識、方法,將作品進行個性化解讀,實現(xiàn)情境教學的目的。
(4)繼續(xù)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優(yōu)秀的語文課堂是隨著鈴聲的響起,教學內容并沒有結束,對于應經學到的知識的再認識,即是新學習的建立。教師要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進一步解讀作品,選用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讓學生感受語文的實用性。
(5)畫圖再現(xiàn)課文情境,幫助學生享受美。圖畫可以將形象進行有效展現(xiàn),課文是用語言進行情境的描繪,有時學生難以理解,如果采用圖畫的形式,就可以更加具體、可見的實現(xiàn)對情境的認識,再現(xiàn)課文情境,將課文內容形象化,貼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因為兒童對圖形愿意并能夠較好接收、理解,通過圖畫的形式,教師將情境設立,并進行有感情的教學,教學情境要有情感性,學生要能夠進入角色,加強學生的情境感知,逐步引導學生進入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享受美好的意境。
(6)利用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年齡特點,進行相關故事的講解、表演,讓學生體會角色,感知作者的情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不斷學習新知識,增強語言表達年能力、表演能力,全面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法,時代性強,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激發(fā)興趣、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主動學習,具有較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永紅.淺談小學語文中情景教學的應用[J].學周刊.2014(21).
[2]麻建芬.淺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