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豐杰
【摘要】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閱讀能力的提高能為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打好基礎,也能使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所以,學生所學的語言能否鞏固,言語技能能否得到培養(yǎng)與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能否真正學會閱讀。
【關(guān)鍵詞】激發(fā)興趣 ; 培養(yǎng)習慣 ; 傳授技巧 ; 加強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3-0178-02
閱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閱讀能力是衡量一個人英語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向?qū)W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向?qū)W生傳授學習的技能和技巧,讓他們學會學習。社會倡導終身學習的思想。因此,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學會如何學習,這是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也是真正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強有力的保障。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呢?我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斷付出的過程,而興趣則是一個人熱愛、向往、追求某物的心理狀態(tài),是他希望達到某種目標的精神力量。從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要讓中學生提高閱讀興趣。首先教師要注意選擇閱讀材料并用于課堂教學中。外語教學中,詞匯量和文章的難度是有不同層次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內(nèi)容有課本內(nèi)容也有課外內(nèi)容,在課本內(nèi)容的教學中,我經(jīng)常設計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以細節(jié)閱讀為核心,指導學生獲取what, where, why, who, how等方面的基本事實,帶著問題回到課文中落實答案。學生們對所提問題討論很熱烈,說的津津有味,這樣他們能很快帶著濃厚興趣進入課文的情境中,趁熱打鐵,再給他們設計一些與課本有關(guān)的問題:人物、地點、故事情節(jié)等,往往學生只要把握住文中的相應語句或語段,通過由深到淺地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學生獲得知識,課外閱讀,我常選擇那些淺顯的科普讀物,簡易文學作品和淺顯幽默的小短文等。隨著知識的擴大和詞匯的增多,逐漸選擇一些稍難的適合中學生水平的讀物,由淺入深,不斷提高閱讀的深度和難度,通過教師不斷的引導一步步的培養(yǎng)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坡度上步步升高,這樣課本的教學重點得到了落實,學生閱讀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基礎,而很多學生在閱讀時有許多不良習慣,如:出聲閱讀,讀一句翻譯一句,用手指著單詞逐個讀,頻頻回頭讀,遇到不懂的單詞頻頻查詞典等。其實,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嚴重阻礙著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我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讓周圍的同學互相監(jiān)督,不允許讀出聲音,也不允許用手指著讀,養(yǎng)成正確閱讀習慣——默讀,即心讀,提高默讀速度,直至練到以意群(語段)為單位,減少回視,準確掃視,提高讀速。
三、傳授閱讀技巧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論是提高閱讀速度還是提高理解程度,除了教給學生基本閱讀方法外,還必須要傳授一些閱讀技巧,首先在閱讀中要不斷給學生指導,指導他們怎樣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或以事件為中心利用標題悟出全文主旨,根據(jù)每段中的主題句(往往是段落首句),已確定論說文段落大意,以及如何根據(jù)每段大意概括全文主題等。其次在閱讀中提醒學生要高度專心,盡可能運用視覺、感知、預猜,要以句子而不是單個的詞作為意義單位來理解,克服閱讀中的不良習慣。第三,教會學生邏輯推理和判斷。有些閱讀后面設計了一些深層理解題,要求學生把握所讀材料的邏輯線索、時間和空間的順序。透過字面意思去挖掘文章的內(nèi)涵,去理解作者的立場、觀點、感情和寫作目的或根據(jù)已知的事實推斷出文段直接寫出的意思。同時提醒他們擺脫自己對某些問題的主觀看法,結(jié)合所讀短文以外的有關(guān)背景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加以分析、推斷,從而做出合乎邏輯的推理和推斷。第四、講求有效的閱讀方法:略讀、預讀、跳讀、掃讀、直讀、劃讀、查讀,從本人實際出發(fā)不斷改進。第五、計時閱讀(限時閱讀)。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讀完全文,然后快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四、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
現(xiàn)行新教材盡管閱讀量增加,但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靠課本閱讀內(nèi)容遠遠不夠。課外閱讀是學生自己閱讀,但這并不等于教師可以放手不管。在讀物的選擇、難度的調(diào)控、時間的分配等方面,教師應給予具體的指導。為了拓寬英語課堂教學的外延,使英語閱讀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精心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英語讀物。在閱讀時,要多積累英美等國家的社會、歷史、地理、文化及風俗方面的知識,這有利于提高閱讀水平。在選材前,教師有必要對學生在學習期望,語言水平以及他們對文章的趣味性、真實性、難易度、文章類型等方面的需求做深入調(diào)查,并根據(jù)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材料進行挑選,讓他們既輕松地閱讀了文章又領(lǐng)悟到了深刻的寓意,學到了知識,提高了閱讀技能,而且開發(fā)了智力,擴大了視野,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當然,了解了方法是知識,掌握了方法才是能力。閱讀是一個綜合的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要以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為依托,充分利用閱讀課的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教師精講,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力,我們只有在平時的大量閱讀中加強對各種閱讀方法、技能、技巧的訓練,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更快更有效的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