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更有興趣的獲取更多的知識,除了教師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之外,我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講究課堂上評價的技巧,要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等,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更加的有實效。
關(guān)鍵詞:興趣、評價、和諧、微笑、學習方法
【分類號】G623.2
語文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是一門科學,因為教師們面對的是小學生,小學生天生好動,愿意在有趣的氣氛中獲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們要想方設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愉悅的學習,從而獲取知識。根據(jù)我的課堂教數(shù)學實際,下面簡要的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 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始終。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fā)顯得更為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fā)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fā)揮個小故事,做個小游戲,來個小表演,這些都不亞于播灑興奮劑,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tài)。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
二、 課堂上的評價技巧要講究。
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與肯定。因此,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fā)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fā)言的聲音、說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如有一次在討論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時,平時一個從不敢發(fā)言的同學舉起了手,他們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這個同學還是堅持把話說完,就從這一點上表揚了他,使他樹立了信心,逐漸由取舉于發(fā)言道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問題的效果越來越好。對于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于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tài),他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如有些同學性子急、愛沖動,他們往往沒經(jīng)過深思熟慮就說就問。這時評價就重在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習慣。另外,根據(jù)心理學家的分析,兒童長期處于滿足狀態(tài),會失去進取和探索欲。
三、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教師在課堂中要樹立服務意識,做到把“玩”的權(quán)利還給學生,把“做”的任務派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chuàng)”的使命留給學生。從而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獲得知識的舞臺,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定目標,并根據(jù)目標進行預習、嘗試、操作、探索、歸納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教師不替代;凡是能讓學生自己講的,教師不暗示。
四、以微笑的方式授課。
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充滿微笑地去授課,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guān)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種矯揉造作、虛假的表情。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F(xiàn)在有些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板著面孔,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這就在無形中就扼殺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試問,學生還愿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于你的學問和修養(yǎng)。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一種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去做,我想,這有時似乎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五、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引導、點撥、范讀及必要的講解和小結(jié),以教材為載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要內(nèi)容,針對教材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課文作為例子,不斷強化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上下功夫,不斷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掌握讀懂句子、讀懂各類不同文章的方法,要通過課文表達方式的學習、內(nèi)涵的挖掘、背景的拓展、情節(jié)的延伸等方法,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并且把課堂中學到的讀書方法運用到課外的閱讀實踐中去,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任重而道遠,光憑一篇論文就能夠說清楚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那是不可能的事,這項工作需要我們所有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在我們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扎實工作,不斷總結(jié),不斷實踐,探索出更加實用的課堂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小學語文教學》、《中國教工》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