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學太
【摘要】思想道德觀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精神。實現(xiàn)知識、能力、素質培養(yǎng)的和諧統(tǒng)一,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始終貫穿道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依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廣泛的人文熏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語文;教學
· 【中圖分類號】G623.2
小學是人生教育的起步和奠基階段,小學語文是基礎學科,它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道德精神和文化素養(yǎng)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始終貫穿道德教育,依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語文知識教學、語文能力訓練,以及廣泛的人文熏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新課改實施后,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國家和教育機構的關注。小學生的成長除了重視學習成績以外,還應該重視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此,國家和教育機構不斷呼吁重視德育教育工作,尤其是在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做好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說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小學時期是學生各方面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小學時期正是學生性格形成的階段,學生的性格怎樣并不是由先天決定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的,那么要使小學生今后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人,就要充分重視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 從課文朗讀中巧妙滲透德育
語文課文中蘊含了非常豐富的德育素材。在課文朗讀過程中巧妙地滲透德育,是學生體悟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會課文的意義,體味課文蘊含的情感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反復朗讀,可以將自己的思想與情感融入到朗讀文章的過程中,從文字中讀出感情,實現(xiàn)個人情感與文本主人公感情的共鳴,感受課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情感及其體現(xiàn)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等,達到預期的德育教育目標。例如:在三年級的《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一文中,可以要求學生輕聲讀文,邊讀邊想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旨在讓學生在分析的基礎上,抓住主要內容,概括段意,再用朗讀表達出來。通過課文的朗讀,可以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思想,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及對和平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的認識。
(二) 從識字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
在識字教學中,只要教師掌握到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便能有機滲透德育教育。可根據(jù)漢字的結構、筆畫、形體等特點來有機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婆”字時,教師可以故意將“婆”字下面那個“女”字橫寫得短一點,讓學生感到下面那個“女”字好像被壓著一樣。并寫一個規(guī)范的“婆”字,讓學生進行比較,看兩個字有什么不同,經(jīng)過學生比較后,很容易看出,“婆”字是否規(guī)范好看,關鍵就在于下面那個“女”字,“女”字一橫要長,才能將上面“波”字托住,才能站得穩(wěn)。由此,為學生點拔,漢字由兩三個字便可以組成一個新字,跟我們每個人的家庭一個道理,只有在相互團結、相互幫助和相互謙讓的環(huán)境下,家庭才會和諧。
(三) 寫作中有機滲透德育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作文教學是有機滲透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徑,通過作文教學可抒發(fā)學生美好的情感,并引導學生正確分辨真、善、美。魯訊先生曾說:寫作雖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有進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所以,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懂得文品與人品之間的關系,在寫作過程中不但要講究語言技巧和語言素質,還要有進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其次,在作文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可通過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愛國家、關心社會。同時還可利用寫日記的方式來鼓勵學生說真話、記實事,引導學生求真求實的精神,這樣可促進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四) 德育教育體現(xiàn)在情境教學中
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都會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而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恰好以真實化的情感介紹與感知,讓學生獲得了真實且深刻的體會。一方面,教師通過一定的問題情境,將學生帶入問題的思考過程中,設身處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來思考,不僅更好地理解了課本,還更深入地體會了此種思想感情的時代背景,進而對目前的社會生活有了更全面地理解與感知。另一方面,教師通過一定的生活情境描繪、多媒體情境、課堂表演情境等方法讓學生在進入課文描繪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課堂情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知作者的偉大與無私,體會到生活的美好與生命的價值。
(五)德育教育體現(xiàn)日?;顒又?/p>
作為教師,除了用語言對學生進行教育,還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可以說,言傳不如身教,無論是平時的課堂教學,還是對學生的學習管理,哪怕只是生活中的接觸,我們都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學生的德育水平進行滲透和教育。我們還可以利用每年“母親節(jié)”做些文章,開展一些“感恩”活動,讓孩子們在假期多幫父母做點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學校還可以趁機印發(fā)一些關于指導孩子活動的倡議書,比如要求孩子回家后了解父母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父母的工作辛苦程度,父母最喜歡吃的食物以及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等情況,并倡議孩子們應主動和父母溝通思想,主動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
生活情況,不讓父母操心。
總結: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學思想性較強的特點,通過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結合教學內容,發(fā)揮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盡量將德育教育充分體現(xiàn)到語文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讓學生在提高語言文化水平的同時,享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形成健康高尚的良好人格。
參考文獻
【1】黃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滲透德育思路構建[J]. 讀寫算 , 2015, (13)
【2】顧慶云.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探究[J]. 內蒙古教育 , 2015, (11)
【3】竇燕.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及思考[J]. 課外語文 , 2015, (4)
【4】呂宙霞. 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教育界, 2015, (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