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娥
【摘 要】時間是構成歷史的要素,時序是歷史學科的重要特征,時序觀念是理解歷史的基礎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起時序觀念,是歷史新課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應對高考的要求。
【關鍵詞】歷史教學;時序觀念;方法指導
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時序觀念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任務,它是形成歷史思維的基礎,也是應對高考的要求。
先讓我們看兩道今年高考試卷中的“時序觀念”題:
(1)北京卷第17題:有同學以14年抗戰(zhàn)為題材,制作了“抗戰(zhàn)史事示意圖”(下圖),其中五個序號代表五個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寶島回歸”②“家園淪陷”③“血戰(zhàn)臺兒莊”④“全民族抵抗的槍聲”⑤“中共七大召開”
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⑤①②
C.②③④⑤①D.②④③⑤①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十四年抗戰(zhàn)中五個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時間分別為:1945年8月、1931年、1938年、1937年7月、1945年4月。故選【D】。
(2)高考全國1卷文綜第42題:閱讀材料(14—17世紀中外歷史事件簡表),從表中提取相互關聯(lián)的中外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中外關聯(lián),史論結合)
總之,高考試題中涉及時序的考查方式大致有兩種:①顯性考查歷史事物發(fā)生的時間或時間先后。②隱性考查學生能否夠根據(jù)題干中的時間信息,對相關歷史現(xiàn)象、事件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不管以哪種方式呈現(xiàn),如果學生在解題時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界定,將無法回答。那么,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時序觀念呢?
一、幫助學生掌握與時間有關的專業(yè)術語
歷史時間的呈現(xiàn)形式豐富多彩,如教材中常見的“春秋戰(zhàn)國、甲午戰(zhàn)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中世紀、1640年、一戰(zhàn)期間……”其中常見的歷史分期和歷史紀年,需要重點掌握。
中國史的分期,通常可分為古代史、近代史和現(xiàn)代史。世界史的分期一般把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開辟作為近代史的開端,現(xiàn)代史則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為起點。
教學中常見的紀年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公元紀年法,亦稱基督紀年法,現(xiàn)在世界各地通用的紀年標準;二是干支紀年,如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均屬于干支紀年法;三是年號紀年,如洪武十七年、雍正初年等;四是民國紀年,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
二、在專題史教學中梳理專題主要內容,了解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脈絡
法國歷史學家安托萬·普羅斯特曾指出,歷史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最根本特征是它的時序性。在教學中,歷史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時序觀念,引導學生依據(jù)時間順序建立一個“時間架構”并學會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對歷史事件進行考察,從歷史的進程中認識歷史人物、事件的地位與作用。
如必修2第10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學完之后,可引導學生繪制發(fā)展曲線圖
通過曲線圖和有助于我們更直觀的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的脈絡有一清晰地理解和把握。
三、在通史教學中進行模塊的有效整合,形成清晰的歷史線索
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排呈現(xiàn)出"模塊-專題"體例的鮮明特點, 時序上有所重疊反復,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思考怎樣依據(jù)課程標準、依托教材,構架對歷史的理解,大膽合理地對教材進行整合,幫助學生構建起歷史知識結構的完整體系,使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時序性和整體性的把握,從而實現(xiàn)豐富而高效的教學。
如2017北京卷第15題以猜謎語的形式考查對中國近代化的理解,通過這一題可以引導學生圍繞“中國近代化的起步”這一主題,通過歷史小組搜索,整合歷史必修1(政治)、必修2(經(jīng)濟)、必修(思想文化)三個模塊相關知識,分析進行探究,進而進行知識的整合、拓展與深化,得出認識:19世紀6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一場“自強” “求富”的洋務運動,開辟了中國的近代化道路。中國的近代化經(jīng)歷了由“器物”(洋務運動)到“制度”(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再到“思想文化”(新文化運動)這樣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過程。通過對相關史實的歸納概括,學生就會對中國近代化的這幾個發(fā)展階段有一清晰的脈絡。遇到相關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了。再看此題A項就不難選出。
總之,近年來隨著高考越來越重視歷史時序性的考查,基本的時序觀念,成為學生認知歷史的短板,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時序觀念是一項非常迫切的基礎性任務。
參考文獻:
[1]何成剛等. 歷史教學中時序觀念的培養(yǎng)[J].歷史教學,2012.01.
[2]張靜.高中歷史新課程結構中專題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朱煜.歷史課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意識[J].歷史教學,2014.02.
本文為2016年度河南省農(nóng)村學校應用性教育科研課題“高中生歷史時序思維培養(yǎng)的研究”(課題批準號:16-HJYY-444)部分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