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颯
(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qū)朝陽大街二段6號朝陽市中心醫(yī)院骨外一科,遼寧 朝陽 122000)
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在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中的應用價值
劉 颯
(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qū)朝陽大街二段6號朝陽市中心醫(yī)院骨外一科,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探討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采用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骨科于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患者6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1例。觀察組采用微創(chuàng)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與Mazur裸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手術切口長度顯著短于對照組,骨折愈合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45%,顯著少于對照組的22.58%(P<0.05)。結論對于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患者,給予微創(chuàng)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具有創(chuàng)傷小、骨折愈合快、愈合質量高、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有臨床推廣價值。
脛腓骨骨折;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多段骨折
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是骨科比較復雜的一種骨折類型,若處理不當,容易引起骨折不愈合,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是臨床常見手術方式,其采用微創(chuàng)方式,損傷小、對血運影響小,更有利于患者骨折愈合[1]。自本院開展微創(chuàng)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以來,治療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骨科于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患者62例,患者入院時均經影像學明確診斷,知情同意,均為單側新鮮骨折病例,排除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合并其他骨折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3例,年齡18~63(41.19± 5.85)歲;骨折部位:右側骨折17例,左側骨折14例;骨折段數:4段患者2例,3段患者29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2例,年齡19~65(40.35±5.82)歲;骨折部位:右側骨折16例,左側骨折15例;骨折段數:4段患者1例,3段患者30例。兩組一般資料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n)
1.2 方法:給予觀察組患者微創(chuàng)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成功后,鋪巾消毒,患者取仰臥位,首先采用手法閉合復位方法將骨折復位,對于復位不滿意患者,可做輔助小切口進行復位,在C型臂X線機下確定復位滿意后,采用克氏針做臨時固定。手術切口根據患者具體骨折部位選擇:對于脛骨上段骨折或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選擇前外側小切口,切口長度3.5~4.5 cm,對于脛骨遠端骨折或脛骨中斷骨折患者,選取內踝尖向上的縱形切口或弧形切口,長度在2.5~3.5 cm,將鋼板置入切口,并在骨膜和深膜之間想脛骨骨折另一端進行剖離置入,在鋼板遠端做1 cm的小切口,并用2枚克氏針臨時固定鋼板兩端,在C型臂X線機下確定鋼板與骨折部位固定良好后,在合適的地放做切口,并鎖上螺釘固定。對于脛骨遠端或粉碎性骨折患者,植入自體骨或異體骨,確定內固定滿意后將切口關閉。術后常規(guī)沖洗手術視野,止血處理后關閉切口。
對照組給予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在骨折近端或遠端做手術切口,充分暴露骨折斷端,直視下將骨折斷端復位,并用克氏針做臨時固定,對于需要植骨的患者,給予自體骨或異體骨植入,選用鎖定鋼板進行內固定處理,骨折復位滿意及內固定滿意后,常規(guī)關閉切口。
兩組術后均給予抗感染、脫水等治療,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活動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以及足趾等部位,并加強關節(jié)功能訓練,術后4周內拄拐下床行走,術后4周可進行負重行走,逐步過渡至部分負重鍛煉、負重鍛煉。
1.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手術切口大小、手術時間,隨訪6~18個月,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標準:療效參照Mazur踝關節(jié)標準進行判定[2],主要包括功能和疼痛兩項指標,共計100分,每項各50分。優(yōu):90~100分,步態(tài)正常、活動自如,無疼痛情況。良:80~89分,步態(tài)恢復正常,活動度為正常人的75%及以上,偶有疼痛感;可:70~79分,正常步態(tài),活動度為正常人的50%左右,活動時伴有疼痛;差:評分<70分,骨折愈合不良,合并感染、血管損傷或神經損傷等并發(fā)癥,明顯跛行,伴有明顯疼痛。
1.5 統(tǒng)計學分析:研究數據以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比較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兩組手術時間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切口長度以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比較及骨折愈合時間(x-±s)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Mazur優(yōu)良率與對照組相當(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比較: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功能康復效果比較(n)
脛腓骨骨折為骨科常見骨折類型,但對于脛腓骨多骨段骨折,在手術處理時較為復雜。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是既往臨床治療脛腓骨骨折最常應用的技術,具有復位準確的優(yōu)點,但術中為獲得更好的手術視野,需廣泛剖離組織,手術切口大,術后容易造成傷口感染、皮膚壞死等缺點[3]。
微創(chuàng)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是在切口復位術式的改良,該手術相對傳統(tǒng)切口復位手術而言,采用小切口方式,一般不暴露骨折斷端,可以減少手術中對組織的分離,確保骨折斷端組織及相鄰組織的完整性,減少對骨膜的剖離,對組織血運破壞小,可促進骨折的快速愈合[4-5]。楊東方、趙增斌[6]等研究顯示,MIPPO組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ORIF組(P<0.01),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功能評價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切口長度顯著短于對照組,骨折愈合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兩組手術時間和Mazur優(yōu)良率相當,這與上述文獻研究一致。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觀察組為6.45%,較對照組的22.58%顯著縮短,與劉顯東、王小兵等[7]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患者,給予微創(chuàng)經皮鎖定鋼板內容固定治療,較傳統(tǒng)切開復位方式而言,具有創(chuàng)傷小、骨膜及軟組織保護充分、骨折愈合快以及及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萬詠柏,郭祥,吳多慶,等.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22例效果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0,50(30):51.
[2] 樊良,金以軍,何磊,等.脛骨遠端前內側入路雙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Pilon骨折[J].中醫(yī)正骨,2013,25(7):55-57.
[3] 曾輝.帶鎖髓內針治療脛骨骨折46例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 12(14):218-219.
[4] 張權.探討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術后再骨折的療效[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1):671-672.
[5] 張曉虎.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在脛腓骨骨干多段骨折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42(2):171-173.
[6] 楊東方,趙增斌,楊東方,等.經皮鋼板內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脛骨中下段骨折的對比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5,17(4): 567-568.
[7] 劉顯東,王小兵,巫宗德,等.閉合手法整復微創(chuàng)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中下段骨折臨床觀察[J].中國骨傷,2012,25(7):566-568.
R68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3-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