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媒體:【內容營銷專家Joei Chan對2017年互聯(lián)網內容營銷五大預測】
1.獨立內容制作類型更加豐富;2.營銷者將覆蓋更多領域,但也更專一,比如你將會用“如何在Facebook吸引客戶”代替“如何吸引網絡用戶”;
3.視頻廣告將大量涌現,占比74%以上;4.內容營銷數量上漲,與此相對廣告數量將減少;5.客戶的長期參與和保留將成為營銷者應當關注的新重點。
@水木?。呵皟商於拱昕匆粡V播,大意是一個豆友說他們大學老師是一個頗有些粉絲的微博大V,有一次參加一個關于微博自媒體的活動,其間有業(yè)內專門講微博自媒體營銷的專家(大概就是那類人吧)。然后他老師就問人家,我的微博能值多少錢,專家說,您的微博粉絲文化程度太高,都是理性消費,所以不值錢。
@程鈞邦:網絡推廣其實并不復雜,很多時候只是大家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了。做網絡推廣專注于一個平臺,把內容的相關性原創(chuàng)度做好,流量自然就來了。難的是細節(jié)的嚴密性把握,像機器人一樣重復做一個動作是不對的,應虛實結合,尤其是SEO優(yōu)化,各方面技術知識點都要合理布局,基礎設置好后,再單點突破,這樣就會更快沖進百度首頁,如果網站SEO基礎設置得不行,那就會拖網站后腿,即便上到百度首頁,也會浪費很多時間。
@老譚電商:80后存錢,90后花錢,00后借錢,從產品的角度來說,80后在乎價格,90后在乎價值,00后更在乎滿足。其中議價的一般是80后,90后雖注重價格但更重視價值,00后是最不在乎價格的,你只要滿足他們的需求多少錢都可以給。拿王者榮耀舉個例子,一半多的用戶都是00后,他們對游戲的充值絕不含糊,一個皮膚哪怕上千也有人消費得起。所以從商業(yè)角度來說,90后是全局面大消費,00后是小局面特大消費,未來市場90后、00后必然是真正的消費群體,想發(fā)財的建議針對00后去做產品。
@Hermann中國零售微博:【那些大開腦洞的營銷案例你要學嗎?】1.感官跨界的參與互動營銷:①將“音樂翻譯食物”進行多重感官模式創(chuàng)新,給消費者帶來時尚新奇的體驗;②主打DIY,搭配食物的同時也是創(chuàng)造音樂的過程,滿足人的創(chuàng)造需求,讓人有所期待,互動性和參與感特別強。2.回歸食材的田間地頭營銷:①回歸餐飲本質,抓住天然食材具有的稀缺性,來構筑品牌壁壘;②好食材自帶“光環(huán)”,順應品質化消費趨勢,實現品牌升級,優(yōu)化品牌形象。3.“喪丑”的粗暴營銷:以簡單粗暴來制造沖突形成對比,但終究不是一個“審丑”的時代,品牌多一個丑的標簽,就少一個美的形象。
@第一財經周刊:為什么每個品牌都要號稱自己是生活方式品牌?提到“生活方式”,你可能首先會想到無印良品,因為它看起來是試圖包攬你生活的全部,這種情況過去基本沒有。而現在不同于以往,當文化、風格、打發(fā)時間的方式等等以及那些所謂的“生活方式”,取代了價格和性能成為新的競爭焦點,競爭就進一步加劇了,過去商業(yè)競爭還有文化傳播、時間間隔、流行半徑的保護,現在已經差不多全球同步。
@外貿基友團:不少外貿企業(yè)最近這幾年在各種自營銷平臺上投了很多錢,還專門花大價錢請所謂的SEO高手來操作,提高在谷歌這樣的網站上的排名。但其實真相呢,有實力的SEO高手都自己去開發(fā)獨立站或者在Facebook賣東西了,早已賺翻。還有外貿公司招聘業(yè)務員,業(yè)務本來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來開發(fā)客戶的,但實際上呢,大多數的業(yè)務員在應聘時都在強調如果沒有阿里巴巴、沒有展會,他們就沒有開發(fā)客戶的資源。這些根本不是開發(fā)客戶,就是跟進客戶,好嗎?
@互聯(lián)網信徒王冠雄:中國某市繁華路段,最近出現了一批共享雨傘,共3萬把,押金19元,半小時收費0.5元。投放了沒幾天就全部被人拿回家,雨后也懶得還,9.9元一把的傘賣19元,幾天賣3萬把,凈賺30萬元,并且還是無人銷售!同時拿到了3萬個綁定移動支付的真實用戶信息,市場價150萬+!經典的營銷案例,這才叫互聯(lián)網思維……
@EC品牌觀察室:【恐慌營銷有三寶:孤獨、衰老、個性太少!】基本上這類營銷可以拆解為四個常見的套路。激活恐慌:喚醒你的負面情境,鋪設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話題;延伸困境:引發(fā)對恐慌心理的場景聯(lián)想,消費者渴望解決困境;提出主張:恐慌并不可怕,品牌方給出解決方法;解決方案:擁有我的產品,盡情展現自我。
@王利芬:有一個互聯(lián)網的驍將曾經問我,他說互聯(lián)網如何幫助傳統(tǒng)產業(yè)轉型?我說,就我所知,傳統(tǒng)產業(yè)能轉型的,一是,也是最重要的是客戶人群痛點的需求解讀到位,二是產品和服務以及供應鏈的科技升級以滿足消費升級,三是營銷抵達用戶的效率和成本,四才是用互聯(lián)網的方式獲客和獲取消費反饋數據。在這些重要因素中,互聯(lián)網的能力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重要,而為什么人群創(chuàng)造什么獨特價值則無比重要,這點其實很樸素很原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