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偉
識字寫字教學是小學低年段教學的重要內容?!墩Z文課程標準》中對識字教學進行了詳盡的描述。根據(jù)“課標”的具體要求,在備課授課時我精心挖掘教材,但是在語文的識字教學中,一些現(xiàn)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首先,識字量大。幾乎每一篇課文都有15~20個字要求學生會認,其中有7個左右會寫,這對于初入學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學生受知識和閱歷的局限,沒有經歷自主識字的過程,所以每節(jié)課一下子接受這么大的知識容量對于他們來說比較困難。
其次,課文篇幅長,教學時間有限。在每篇課文規(guī)定的2課時內,還要兼顧到聽說讀寫的訓練,教學往往因用時過長而落下進度。為了趕進度,學生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逐漸會對學習語文失去興趣。
我把以上兩種現(xiàn)象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分析、摸索,找到了一定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識字能力得到增強?,F(xiàn)把我的一些做法進行總結,僅供同行們參考。
在朗讀中識字,使字在學生面前反復再現(xiàn),既完成朗讀任務,又鞏固識字效果,一舉兩得。
比如,在教學《秋天到了》一課時,課后有這樣幾個生字要求學生會認(秋、到、涼、紅、收、季、氣、飛、人、田、豐、節(jié)),其中“豐收”“季節(jié)”可以組成詞語,“秋、到”在題目中顯現(xiàn),“紅、氣、人、田、風”可以和熟字組成詞語。在教學時我先用談話導入的形式引導學生知道,在不知不覺中,秋天悄悄來到了我們身邊,組織學生把題目齊讀兩遍。接著在學生自讀中圈畫生字,借助拼音把它們讀正確。學生和字朋友第一次見了面,在此基礎上,我用課件出示帶有這些生字的詞語,組織學生給它們點點名。在指名讀,同桌互讀,齊讀中學生進一步和生字熟悉起來。接著,我又對學生說:“現(xiàn)在我們把生字詞送到句子樂園中,你們還認得嗎?”在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中,我發(fā)現(xiàn)已經有大部分學生讀得很準確了。最后我又說:“生字娃娃從家里跑出來很久了,現(xiàn)在我們把它們送回到它們的家——課文中,你們還認識嗎?”這樣在讀文中學生不僅把生字讀得很準確,而且課文也能讀得很流利。要下課時,學生都對課文達到了熟能成誦的程度,順利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
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興趣和熱情,加大課外閱讀量。
生活中的漢字無處不在。從學生一入學開始,我便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來往路上的標牌,橫額,店名及食品、日用品等外包裝袋上的生字,如果有不認識的生字可以記下來問老師、問同學、問父母等。每周利用一節(jié)課時間我和學生交流,在他們的質疑問難中,在他們收獲的愉悅中,我把“識字大王、識字小能手”這樣的桂冠授予學生,激勵他們課外識字的熱情。
除此以外,我還把閱讀課外讀物作為每天必留的一項作業(yè)。學生看的多是注音版的教材,這樣不會的字他們可以通過拼音自己讀出。他們一有空就拿起書來讀。班里有一個叫小倩的小女孩,非常愛讀書,說起話來頭頭是道,認識許多字,積累了大量的成語,我把她樹立成識字學習的榜樣,在她的感召下班里其他的“倩倩”多了起來。在學習課文中,學習生字所用的時間也大大減少,提高了學習效率。
靈活運用各種直觀手段進行字理教學。
在識字的過程中,我用的最多,而且感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靈活運用中國漢字造字法。一年級初期,有些象形字我便利用字理識字法進行教學,根據(jù)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靈活運用各種直觀手段進行教學。
聯(lián)想法。如教學“鳥、兔”等字時,啟發(fā)學生想一想這個字中的筆畫都分別是小動物身上的哪個部位,在想象中學生立體地記住了生字。
實踐法。在教師解析字理后模仿教師的演示動作,如“爪”字,教師用手心向下的手掌進行演示,其后讓學生都伸出自己的手掌,觀察尋找其與“爪”在形狀上的共同點。
推理法。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用“一”表示少,用“三”表示多的思想方法,照此推理下來,學會了“人”就可知道“眾”的形意關系,學會了“木”就可知“森”的形意關系。
猜謎法。如“秋”字:“左邊綠,右邊紅,綠的喜雨,紅的喜風,喜風的怕雨,喜雨的怕蟲。”再如“日”字:“畫時圓,寫時方,冬天短,夏天長?!?/p>
口訣法。在教學合體字時,根據(jù)字的組成特點引導學生編排口訣記憶。比如“木子李,口天吳,弓長張,七刀切,八刀分,火考烤”等。
這樣教給學生識字和記字的要領,怎還會愁他們不認識更多的字呢?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深深地知道,識字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和重中之重。我希望通過對識字教學方法的實踐,使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真正和生字交上朋友,讓識字為閱讀和寫作鋪路架橋。
(作者單位:泰來縣湯池鎮(zhèn)中心小學)
編輯/趙卓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