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密林
演講是綜合能力的展示。對學生進行演講訓練,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抓手。正是基于以上認識,我校2014年就把演講展示確定為學校每學年的“校長工程”。經(jīng)過三年多堅持不懈的實踐,演講展示已經(jīng)成為我校的一大特色,給學生和學校都帶來了顯著變化。
為加強對演講展示活動的組織與領導,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演講展示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定期檢查、督導,定期組織全校教師研討如何有效開展演講展示活動,及時總結經(jīng)驗,不斷推進演講展示工作。
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從活動組織上來講,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點措施:
固定時間。學校確定每周四的早晨和下午的第一節(jié)課為全校集中演講展示時間,這樣利于學校的督導和檢查。
小組展示。我校存在大班額的現(xiàn)象,為了讓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展示一次,各班成立若干演講小組,各小組同時進行展示活動。在周五的班會上,各組至少推薦1名學生進行班級展示。
禮儀教育。學校從“文明觀眾”和“陽光演講”兩個方面堅持對學生進行“演講禮儀”教育,使演講展示活動的質量得到不斷提升。
講評結合。各組選出“小評委”,對每個學生的演講展示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填寫在“演講展示活動記錄卡”上。
展示常態(tài)。課堂時時處處都應是學生演講展示的舞臺,學校要求教師充分放手,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精彩展示,讓學生大膽說、動手做、充分練,讓學生展示成為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演講展示的內(nèi)容上,我們結合學校開展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實際,要求學生的演講內(nèi)容體現(xiàn)“三結合”:
與習慣養(yǎng)成評價相結合。演講展示內(nèi)容可以是一周來自己習慣養(yǎng)成方面的反思總結,也可以是對其他同學一周表現(xiàn)的討論、評價。
與學習收獲相結合。演講展示內(nèi)容可以是自己一周來各學科預習情況、課堂上利用導學案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情況、課后鞏固復習情況的小結,可以是一周來所學的各學科知識、學習方法的總結,也可以是自己的創(chuàng)新成果的展示。
與一周主題活動、熱點新聞、生活感悟相結合。演講展示內(nèi)容可以是一周以來學校的主題教育、教材單元主題,以及在家庭、班級、學校、社會上的見聞和生活感悟,可以是電視、網(wǎng)絡、報刊等各種媒體上的熱點新聞,也可以是和同學、父母親朋交往、聊天中的見聞感悟。
幾年來堅持開展的演講展示活動,給學生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一些學生以往害羞、膽怯的現(xiàn)象消失了,敢于在眾人面前大方發(fā)言了。學生主動向老師問好的多了,繞道而走的少了。課堂上學生的變化也很明顯:不愛發(fā)言的少了,想表達自己觀點的多了;課堂上冷場的情況少了,熱烈爭論的場景多了……近年來,學生不論是參加朗誦比賽、演講比賽、作文比賽,還是才藝比賽,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綜合素質得到整體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