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凌+黃健
【摘 要】知識產權教育是指以知識產權制度、知識產權法和知識產權的開發(fā)、經營、管理為內容的教育。本文從討論我國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重要性出發(fā),探析了我國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不足及對策。
【關鍵詞】大學;知識產權;教育;師資建設
知識產權教育是指以知識產權制度、知識產權法和知識產權的開發(fā)、經營、管理為內容的教育[1]。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大學生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的精神,使大學生自覺遵守創(chuàng)造和利用知識資源的行為準則,自覺維護知識產權法律法規(guī)[2]。
我國高校,應當加強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
1 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重要性
1.1 加強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是應對當今國際競爭的需要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當今國際競爭已成為知識產權的競爭。在當今世界的發(fā)展中,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已經成為各國綜合實力提升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成敗的重要因素。隨著知識產權價值的凸顯和知識產權糾紛呈復雜化趨勢,我國在今后將面臨嚴峻的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方面的挑戰(zhàn)。為了迎接這一挑戰(zhàn),我們必須在高校加強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 培養(yǎng)充足的知識產權人才,這樣,才能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2 加強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是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的需要
加強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能促進大學生對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學習,增加人才競爭力,這是是我國實施知識產權戰(zhàn)略的極為重要的途徑。
2008年6月,國務院發(fā)布《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綱要》。綱要指出:到2020年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水平和擁有量能夠有效支撐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而早在2004年11月,我國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就聯合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的主要精神之一就是要在高校普及知識產權教育,增強我國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2011年,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工作報告又著重指出,要“推動知識產權教育逐步納入基礎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及高等教育體系”。2015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14年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狀況”新聞發(fā)布會上指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
可見,加強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是實施我國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的需要。
1.3 加強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開展知識產權教育是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科研作風的重要途徑,能培養(yǎng)大學生珍重知識的意識,遏制大學學術科研腐敗現象,保障大學學界的學術科研健康發(fā)展。大學生通常既是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造者,同時又是知識產權的使用者,通過知識產權教育,大學生可以認識到知識產權的價值,了解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者對創(chuàng)造成果擁有獲得回報的權利,從而激發(fā)大學生們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知識、知識產權意識、知識產權應用能力是一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者必不可少的素質,我們的教育體系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應當具備這樣的素質,這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2 我國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存在的主要不足
當前,我國的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事業(yè)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我國對知識產權教育的研究和運用還不夠成熟,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從總體上來說還有一些不足。
2.1 認識有偏差
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本應是國民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不少高校對知識產權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他們認為知識產權是法律概念,知識產權相關知識是法學類學生的學習的內容,從而將知識產權教育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
2.2 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式落后
從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特點來看,這應該是一門集理論與實踐于一身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應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我國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課程設置大多存在偏重管理學、法學等知識,重知識、輕實踐,設置不合理。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教學方式也相對落后,多采用以講授法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仍以課本教學、法律法規(guī)講授為主,培養(yǎng)出的學生應用能力較差,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和時代的發(fā)展。
2.3 專業(yè)人才匱乏,師資嚴重不足
由于我國高校普遍對知識產權教師培養(yǎng)重視不足,同時社會上知識產權人才本身就十分緊缺,這就使得高校知識產權師資來源匱乏,導致了高校知識產權教學師資數量嚴重不足。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的知識產權教育主要依賴于法學專業(yè)教師進行教學,無法適應日益增多的學生的學習需要。
3 提升我國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對策
為了提升我國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水平,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對策。3.1 糾正認識偏差,創(chuàng)建知識產權知識學習條件
高校應充分認識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重要性,準確定位知識產權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區(qū)分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專業(yè)教育和普及教育。其中,知識產權教育的普及教育應該是面向非法學專業(yè)大學生開展的通識教育、素質教育。在專業(yè)教育的基礎上,面向非法學類的學生開設知識產權相關課程,普及知識產權教育,促使大學生形成知識產權基本素養(yǎng),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
3.2 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
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內容,既要包括知識產權法理理論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應包括知識產權經營管理和運用的相關知識。除了法理理論課程外,應當注重實務及案例的教學,要增加諸如知識產權申請、知識產權訴訟等課程。教學時,應當根據不同專業(yè)、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特點,設置側重點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則可以在傳統的講授法基礎上,合理的采用討論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診所式教學法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3-4]。
3.3 加強知識產權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知識產權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可以采用如下種方法。一、加大高學歷知識產權教育教師的培養(yǎng)。在有條件的高校增加、增設知識產權教育碩士、博士培養(yǎng)名額,同時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提升知識產權教育的師資數量和質量。二、對高?,F有的與知識產權教育相關的其他專業(yè)教師進行培訓。送這些非法學專業(yè)教師到知識產權相關部門進修,通過內部挖潛的方法,增加知識產權教育教師數量,提高知識產權教育教師能力。三、聘任知識產權律師、知識產權法官、知識產權代理人、企業(yè)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等做兼職教師,形成專職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的教師隊伍,實現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5]。
4 結語
提升大學生知識產權素質是我國高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是我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我國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事業(yè)必將不斷成長、提升,對推進我國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發(fā)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馬海霞.高校知識產權教育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1(1):139-141.
[2]簡南紅.知識產權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意義[J].中國大學教學,2001(5):43-44.
[3]譚華苓.構建我國高校知識產權教育體系[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329-342.
[4]王宇紅.論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素質培養(yǎng)與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教育[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08(4):63-64.
[5]楊宗仁.我國知識產權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研究[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5(34):106-109.
[責任編輯:田吉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