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些年來我國大學生的群體犯罪率略有上升,各種惡意犯罪事件的名單上總離不開“大學生”這個標簽。從表面上來看,大學生犯罪似乎是個人道德行為的缺失所導致,但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由于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不高,這就致使大學生的個人行為沒有在正確的法律法規(guī)軌道中行走。高校中團學工作作為踐行黨的理念和學校加強與學生聯(lián)系的重要紐帶,對于管理群眾性組織,端正學生思想態(tài)度,提高法制意識顯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本文主要著手于高校團學工作現(xiàn)狀,進一步探析當代大學生法制意識薄弱的成因,最后提出新時代下團學工作中加強大學生法制意識教育策略。
關鍵詞 新時代 團學工作 大學生 法制意識 教育策略
作者簡介:萬瑤,西安外國語大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107
當前,國內(nèi)外形勢正不斷發(fā)生著變化,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也不斷面臨著新挑戰(zhàn)與新問題,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亟需解決,尤其是物欲橫流的紛雜社會下,大學生的思想倫理道德正遭受著沖擊,許多大學生為了一己之私而逐漸走上違法犯罪之路,漸漸迷失在欲望之林中。高校團委、學生會作為高校團學工作重要組織與領導集體,對于推進學校團學工作發(fā)展肩負著極大重擔。而如何在新形勢之下,加強高校團學工作,不斷組織法制教育,使得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得以提高,降低大學生犯罪幾率顯然是當前各大高校團學工作所需要重視的問題。
一、高校團學工作現(xiàn)狀
首先,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日益復雜化。在經(jīng)濟文化全球化背景之下,東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也愈演愈烈,西方社會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與其文化氛圍對我國當代青年產(chǎn)生著極大影響,其價值觀念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態(tài)勢。青少年們更加傾向于自由不受束縛,個性化和發(fā)表自我也極為強烈。但隨著社會改革建設的不斷深入,各種社會問題也逐漸凸現(xiàn)出來,各種經(jīng)濟問題、心理問題、就業(yè)問題、道德觀問題等各方面的問題更是層出不窮,這些問題宛若在大學生心中砸下了一塊巨石,激起千層浪,大學生心理的倫理道德觀、法制觀產(chǎn)生了極大變化,繼而導致其思想狀況較為復雜的局面。
其次,高校團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若想改變上述大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那么高校團學工作水平如何也是極為重要的。利用高校團學工作來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意識教育,對于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極為關鍵。但就當前的團學活動來看,小至班級,大至院團委,幾乎每年都會舉辦相關活動,但有些活動只流于形式,根本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其中,只是開個班級會議,干部拍幾張照片,整個團學活動就這么完結(jié)了,顯然難以提升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此外,部分高校的高層管理人員對于團學工作的開展并不重視,在其態(tài)度上也是保持著重使用而輕投入。能撥款為團學工作也是極為有限,導致團學工作場地開展較為緊張,相關設備也不能及時更新,所辦的活動效果往往差強人意。
二、當代大學生法制意識薄弱成因
(一)高校對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重視程度有待提升
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法律素質(zhì)是人的基本素質(zhì)。而思想道德素質(zhì)又可進一步細分思想政治素質(zhì)、道德素質(zhì)。在人的各種素質(zhì)中,思想政治素質(zhì)可謂是重中之重。而法律素質(zhì)與思想道德素質(zhì)地位并列,卻常常受到來自不同程度的忽略,在實踐過程中往往被弱化變成純粹的講解和灌輸法律意識、法律知識,高校團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也往往強調(diào)要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所展開的活動主題也大都圍繞這一素養(yǎng),而在大學生法制意識教育上卻極度缺乏系統(tǒng)有效的教育資源。
(二)法制教育內(nèi)容設置不合理
當前,高校展開的與法制教育相關的課程便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該門課程內(nèi)容雖極為豐富,對于大學生全面了解法律相關知識有其幫助性,但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傾向于思想部分的講解和部分淺顯的法律知識,整個課程教學重點更在于學生期末的社會實踐作業(yè),而對于文本中復雜的法律內(nèi)容大都采取只講述提綱縮小的部分知識,但卻沒有為學生講述相關案例,只為了考試而考試,學生只能用死記硬背式來記住法律知識,如此教學,自然難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學生甚至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三)社會不良風氣負面影響大
當代社會正處快速轉(zhuǎn)型期,各種不良思潮也不斷涌向大學生,在此形勢下,大學生的社會價值觀和心理難免會遭受到來自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如“金錢至上”、“權(quán)力至上”等不良風氣在大學校園里肆意侵蝕著,再加上高校對于法制教育的缺失,這些都致使大學生的犯罪幾率不斷提升。
三、新時代團學工作中加強大學生法制意識教育策略
(一)加強法制建設,保障法制意識教育工作規(guī)范有序
為了保障共青團組織學生干部更好的展開法制意識教育工作,應進一步思考和創(chuàng)新相應的工作管理制度,切實落實好校園法制建設的工作,讓學生干部不斷提高自我工作自律性,并施行行之有效的法制意識教育工作制度,如干部納新答辯制度,對于新進部門的干部,應切實考核其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并對其考核結(jié)果進行公開公示,讓大家信服與選拔結(jié)果。亦或是建立學院黨委定期評估學生工作制度,該項制度的考核評估應將學生干部整個學年的思想表現(xiàn)和法律意識教育活動的開展結(jié)果,加之其他學生干部的匿名評價。如此,在保障共青團內(nèi)部人員法制意識教育得以完善的同時,由內(nèi)及外,學生干部也能更為全心全意的投入舉辦教育活動中,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不斷提高自我法律道德知識。
(二)借助網(wǎng)絡平臺,展開普法宣傳教育
在當前階段,提高大學生的法制意識大都是利用高校展開的思修這門課程,以為學生傳播法律知識,樹立法治觀念。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是處于被動式的學習,實難真正投入法制學習中。這就需要團學工作在展開法制意識活動中,要基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方面入手,積極關注不同層次法制意識的大學生,從而挑選出與其能力相適應的法律條文,并將這些條紋編匯成無數(shù)個趣味小故事,借助網(wǎng)絡平臺,如微博、微信等,來建立起屬于團學工作所特有的法制教育學習平臺,并聯(lián)合各個思修教師,從而將這學習平臺在各個班級中普及開來,積極鼓勵學生去關注這個平臺,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將生活中法律實例真實、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明確知道哪些行為是不符合國家法律規(guī)范,哪些又是可以為之的合法行為。團學工作還可在網(wǎng)絡平臺中增設法制科普小知識,鼓勵學生積極留言,說出自己所知道的法律小知識,或是提出建議,以讓其他觀看的同學也能獲得更多關于法律法規(guī)的知識。而針對學生的留言,團學工作可加以匯總到思修教師手上,以便思修教師更好的總結(jié)并創(chuàng)設出靈活生趣的思修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并自覺遵守法律行為規(guī)范,懂得運用法律思維來解決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