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蘭
摘要:問題引導法在化學教學中應用可以減小化學學習的難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分析了問題引導法的基本概述、問題設計的原則及問題引導法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問題引導法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由于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化學反應方程式以及多種化學實驗,導致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學習效率不高,甚至使部分學生失去化學學習的信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科學地設計問題,利用問題引導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啟發(fā),以降低高中化學教學的難度,提高教學質量。
一、問題引導法的基本概述
問題引導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依據(jù)課標及教材,精心設計問題,用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點撥的學習方式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核心要義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帶著問題走進教材,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杜絕了學生學習的盲目性。
二、問題設計的原則
1.問題的難度要適中 。教師對學生提問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而不是去故意為難學生,增加學生的學習困難。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時,應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問題的難度要適中,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問題設計的層次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2.從不同角度提問。教師在對學生提問時,問題的角度最好不要中規(guī)中矩,要找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切入點,比如從學生最關心的生活話題入手,或對社會熱點進行提問。從生活實際出發(fā),使化學問題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3.提問要有序 。教師在提問時,不要把所有問題同時展現(xiàn)給學生,要注意問題的層次性,按照教學的程序把問題一層層展現(xiàn)給學生,在問題層次清晰的情況下,要注意在教學的重難點處多設置問題。
三、問題引導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教師在將問題引導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時,應科學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帶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并對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評價。
1對問題進行科學的設計。教師在應用問題引導法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時,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要對問題進行科學的設計。教師需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3—5個問題,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問題難度的層次性:既要設計簡單的問題,以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增強學生化學學習的信心,又要設計難度大的問題,以擴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此外,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將先進的化學教學資源融入到問題的設計中,使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的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2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在應用問題引導法時,應該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學生只有充分地思考,才能充分地理解問題的內涵及具體的解決思路。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預留一定的時間,使學生能摸清問題的脈絡,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讓學生快速地吃透問題。此外,教師還應該對學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讓學生按照正確的方向思考問題,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帶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學生對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之后,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實際上,學生分析問題的過程就是對相應知識的運用過程,也是掌握化學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帶領學生充分分析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的分解,將已知條件和隱含條件全部找出來,并且明確問題中各個條件所對應的知識點。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快速掌握、理解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焰色反應的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講述不同金屬在無色火焰中燃燒時的顏色特征。這時,學生就需要對不同金屬的燃燒過程進行細致的分析,并且對其進行對比。這樣學生才能夠解決問題,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實現(xiàn)良好的學習效果。
4對學生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評價。應用問題引導法最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使學生了解到在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有針對性的改正,提高化學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應該對課堂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揚,以增強學生化學學習的信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實現(xiàn)學生化學學習上的不斷進步與良好發(fā)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問題引導法開展教學工作,全面提高了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和努力,與教師的配合度更高,課堂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實現(xiàn)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日后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化學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長遠學習和發(fā)展。
四、應用問題教學法需注意的問題
1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興趣是有意義學習的前提,當學生從內自發(fā)產(chǎn)生這種學習動機后,才會有研究學問的取向。因此,在化學課堂中,教師在采用問題教學法時,選取的問題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思考并解決問題。如,在進行“濃硫酸性質”的教學中,引入“黑面包”實驗,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產(chǎn)物會變黑?”“為什么產(chǎn)物會是面包的形象?”“反應過程中為什么有奇怪的味道?”等等,讓學生通過現(xiàn)象來預測濃硫酸的性質,最后由教師補充答疑。通過這樣一個既充滿趣味性又包含教學重點內容的實驗,不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掌握了必要的化學知識,還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科的魅力,進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2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新課標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展、自我能動性的發(fā)揮,以及自主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都有了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將問題教學法應用于化學課堂,能夠較好地滿足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立足于實際,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科學靈活地運用問題教學法,提高教學效率。
五、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以學科內容為載體傳授化學學科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和想象等思維能力,尤其是自主、主動、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具有分析和解決一些與化學有關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建立與課程內容相適應的新的化學學習策略體系,更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jù)新課程理念的特點相適應的教學策略,多應用問題導入法,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梁允勝,張曉艷.淺談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Z1).
[2]劉春艷.高中化學課堂導入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