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摘 要: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者重要地位, 它是“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
關鍵詞:作文訓練 有效途徑 綜合訓練
加強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幾年來,我針對學生作文中常出現的內容空洞,語言平淡、層次不清等問題嘗試了從單項訓練到多方面習作的作文練途徑。我的主要方法是:
一、捕提情境,搜集素材
學生寫作中常見的問題是“沒的可寫”,所以寫出來的章只言片語,空洞無物。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我首先注引導觀察,把學生置身于生活源地,捕捉情境。如讓學生們參觀交易會、公園、商場、燈會等,為寫作《參觀訪問記》 《游記》等提供了寫作材料 ,讓學生參觀街市,觀察平素周圍的人物、事物、景物,為寫作《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記節(jié)假日的一件事》提供的素材。或者讓學生置身于生活中,為他們創(chuàng)設情境觀察,安排各種活動。如:掰腕子比賽、拔河、跳繩、說名解意、摸人道名等活動,讓學生觀察參賽人員和觀眾的言行、神態(tài)、形象……推測人物心理等,這樣就為生習作《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或《有趣的比賽》等類文章提材科。通過這些解活動,學生感到,他們的生活是充實的,他們周圍的世界是多彩的,他們身旁發(fā)生了許多有意義、有趣的事。這樣, 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生活, 而且充實了他們的寫作素材,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寫作的興趣。
其次是注重引導學生收聽記憶。寫作素材不僅限于視覺來源,聽覺、感覺也是捕捉搜集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學生們茶余飯后或會親訪友、出外旅游等, 都能從人們的閑談中、走往中獲取寫作素材;聽廣播、看電視也能受到寫作的啟迪;記錄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一切有意義、有趣味的題材。不定期地交流視聽新聞,追憶假期見聞或舊時的人或事,都能為寫作提供素材。
二、事物發(fā)展,珠聯(lián)壁合,重點突出,才能中心明確
學生頭腦中的素材多了, 不愁沒的可寫或無從下筆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就能寫好文章。有的學生品出現“眉毛胡子一起抓”的現象,也有的學生寫的文章“籠中提鳥不顧籠外事”,為此,我首先引導學生某一故事情節(jié)的天時、地理、人物、品貌、周圍景象等,想這些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活動及思想感情的表達有什么關系, 從而使他們認識到咆嘯的大海為表現人物不平靜的思潮;黑天風暴預示著那惡災難的降臨;而云開雰散則暗示問題矛盾的解決或消除。環(huán)境、景象、氣候等的描寫或渲染都是為故事發(fā)展和表情達意服務的。同樣, 人物的心理、神態(tài)、動作、表情等的描寫,也都是為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服務的。因此文章中寫人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語言、心理、神態(tài)、動作等有助于表現中心的多方面描寫;寫事要注意時間、地點、季節(jié)、環(huán)境及其它多種因素。只有這樣,寫的文章才能內容充實、形象鮮明、意境深邃、矢的相通。
事物發(fā)展雖然是珠聯(lián)壁合的,但并不意味著寫文章時面面俱到、越細致,越全面越好。我們在寫《我可愛的校園》時學生懂得圍繞?!靶@可愛”這個中心選擇美麗的景色——花壇和給學生們帶來無限樂趣的景物——白楊樹作為重點,學校的地理位置及總貌作為次重點。什么門口的垃圾筒等不寫。因為這些雖與內容有關,但卻無助子表現和突出中心, 寫上會起反作用。
這樣學生在作文前確定了寫作內容,還要考慮其它因素想想哪些該寫,哪些作為重點寫,哪些不該寫,學生能圍繞中心設計情節(jié),組織材料了。
三、條理順序,安排層次,加強敘述的邏輯意識
有些學生在寫作中還常出現述顛三倒四的現; 對此首先有意安排循序觀察。如醫(yī)生打預防針時的動作, 同學的表情回想自己的心理,而后模仿,體驗其操作順序。觀察裁樹、花開花落、天陰下雨等事物現象。使學生認識到做任何事都有其規(guī)律性,都必須循規(guī)蹈短。其次是教給學生描景狀物的觀察順序, 如寫《可愛的校園》,引導學生由遠及近觀察白楊樹,先總后分觀察花壇;然后讓學生表達,大家論,哪一處違反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應當怎樣敘述,從而學生認識到層次混亂的描述聞者聽不明白,讀者看不清。因此一篇文章想敘述明白,中心突出,必須注意條理順序。
四、積詞說句,美化語言,指導片斷
通過上述練習學生們雖然知道了寫什么和按著怎樣的順序寫了,但寫出來的文章常常語言平淡, 詞匯貧乏,文章不生動,對此,我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單項訓練。如組織詞語接力賽,成話聯(lián)珠游戲、給喻體或本體說比喻句,說擬人句等。通過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五、指導標題、首尾及過渡設計
通過上述類似練習,學生不愁文章寫不出內容了,但首尾設計或標題安排往往出現問題。因此,我首先指導學生認識標題的藝術效果。通過討論學生們懂得標題是文章的眼晴,這是畫龍點睛的關健。標題新穎,能引人入勝增強感染力,讓人一目了然。然后教給學生標題擬定的常見方法:以時間或地點為題,以人物名稱為題,以懸念為題,以疑念為題,以事為題等等,通過指導,學生明確了擬題方法,如寫《記節(jié)假日中的一件事》,學生擬定的文題有《水……》,《難道非得這樣嗎? 》等十多種。
為了解決文章的開頭結尾問題我的方法主要是組織學生定期收看影視節(jié)目, 利用閱讀課討論, 從而使學生們認識到好的開頭能引人入勝, 好的結尾又能使人回味無窮。其次是結合閱讀課,認識學習常見的幾種方法,并在實踐中應用。
另外,為了使學生寫作層次清楚,過渡自然,我利用所學過的知識,授之以法,效之以文,使學生的文章力求文理暢通,渾然
一體。
總之,寫好一篇文章有諸多因素,非一日之功,必須分階段、按步驟地進行長期訓練。通過近年的教學實踐, 我感到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作文是有效的?,F在學生寫作的畏難情緒消除了,閱讀積詞摘句形成了習慣, 把觀察游覽作為一項有益的活動,把寫好一篇作文作為一種樂趣,把老師講評優(yōu)秀作文作為一種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