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英
【摘 要】 面對繁華似錦的新課改,語文教學教什么?通過本真追尋,我們還是應該把教學落實到語言文字訓練上來,這是語文的根。
【關鍵詞】 小學語文;本真;回歸;語言文字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2.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4-0-01
如今,課改浪潮風起云涌。越來越多時尚的帶有極濃人文色彩的詞語為語文教學披上了一件件華麗的外衣:“本色課堂”、“生態(tài)課堂”、“綠色課堂”、“簡約課堂”、“高效課堂”……時下的語文課堂,我們隨時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或高談闊論的討論交流,或熱情高漲的角色表演,或妙語連珠的學后心得,或不厭其煩的朗讀訓練……語文教學,貌似走上一條條有效的快車道,呈現(xiàn)“萬紫千紅春滿園”的景象。然而,熱鬧之余,學生又“語文學習知多少”?我們不得不叩心而問。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當我重拾起語文課本,重新走入語文教學的殿堂,參與了幾門學科“同課異構”的研課活動時,忽覺眼前豁然一亮,茅塞頓開。異曲同工所要追尋的,難道不是在追求語文失去的那些東西嗎?也許從不同的角度在探索語文到底怎么教。這樣的方法,無疑是要讓語文教學走向真實,回歸本真。有很多教師煞費苦心地追求繁花似錦的所謂“實效課堂”,卻忽略了語文教學的根本——“語言文字訓練”,從另一個側(cè)面詮釋了語文學與不學效果不大的的真正原因。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這樣詮釋“語文”:“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葉老主張:“語言是一種工具”,作為工具的語言要讓語文訓練和思想教育相統(tǒng)一;“學習語文要練基本功”——字、詞、句、篇和多讀、多寫、多念、多改。
作為一名新課改實踐中的語文教師,我們曾經(jīng)為語文教材滲透的人文內(nèi)涵而深掘和追崇不已。甚至有那么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偏執(zhí)地認為,語文課堂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力途徑。課堂上,過多地關注人文思想的教育,而忽略了語文本身工具性的訓練。記得有一位教授曾經(jīng)說過:“在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學內(nèi)容對不對?!痹凇巴n異構”的語文課堂上,同一篇課文,到底應該“教什么”,由于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觀念、對文本的理解及對學生情況的把握等的不同,課堂上呈現(xiàn)出來的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往往相差甚遠。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各人對文本內(nèi)容的解讀不同,因而設計出來的教學內(nèi)容也就有了差異。如何確定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一篇課文,如何從眾多的信息中提取出核心信息,實現(xiàn)教學的最優(yōu)化?我認為必須做到“三定”。
一是“定標”:確定教學目標。目標要科學、簡明。古人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币黄n文或一堂課的教學,必須切實解決一兩個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切忌蜻蜓點水。這樣面面俱到,就等于一樣都不落靠。要敢于放棄,因為暫時的放棄,是為了長遠的取得,古語說戰(zhàn)場上“與其傷敵十人,不如斃其一個”,作為語文教師,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氣魄。當目標精了,重點準了,教學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jù),是課程標準,是學段要求,而它直觀地體現(xiàn)在教材編者精心設計的課文后面的習題中。據(jù)此,目標就易做到準確、簡明,就能避免教學中面面俱到的普遍現(xiàn)象,有效克服常見的承載太多使命而把課文教“腫”了的突出弊端。準確、簡明的教學目標,要實現(xiàn)“三維”的整合,做到在語文知識獲得、語文能力形成的過程中掌握規(guī)律方法,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要突出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的個性。
二是“定點”:確定落實目標的憑借點、支撐點。支點確定要準確、精當。在訓練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重點在哪兒訓練讀得有感情;應在哪幾個“點”引導理解、感悟;著重在什么地方組織學生探究;著力在哪兒讓學生深入對話,活性生成;哪些語言應讓學生積累或者運用……都應了然于胸。每個“點”必須為達“標”服務。科學定點,是防止教學面面俱到、把課文教“腫”,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又一有效措施。
三是“定法”:選擇確定教學方法。方法要科學、管用。我們經(jīng)常聽到語文課堂里,語文老師說:“你想讀哪段就讀哪段,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想寫哪個字就寫哪個字……”表面看起來尊重了學生意愿,學生不愿學的就不學。什么自主探究,什么合作交流,當我們費盡心機授課完畢后,發(fā)現(xiàn)文章的真正內(nèi)涵似乎與教學內(nèi)容不符。學字、解詞、懂句、讀段、學篇,可用哪些方法,采取哪種手段,哪種方法、手段最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效果最佳……這些都是“定法”的內(nèi)容??茖W的教法,適時地點撥揭示,持之以恒地潛移默化,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自在其中了。
我個人非常認同名師崔巒對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建議:刪繁就簡,削枝剪葉。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全心全意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nèi)容、簡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簡便的教學方法。這使語文教學回歸自然,盡顯生態(tài)之美。上好語文課就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此簡單不是備課簡單,不是準備簡單,而是“一課一得”,即一堂課,目標要集中,任務要單一,要求要明確,訓練要落實。
上好語文課就要“扎扎實實教語文”。小學語文教學不能熱熱鬧鬧走過場,不能認認真真搞形式,應把語言訓練落實到位,通過把難認的字多念幾遍,難寫的字多寫幾次,該理解的詞引導學生理解,該辨析的詞進行辨析,該品味的句子反復品味,該歸納的內(nèi)容進行概括歸納……讓我們簡簡單單、扎扎實實教語文。這樣也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少些浮華喧囂,多些寧靜自然,回歸到本真中去。
參考文獻:
[1]馮興運,試論回歸本真的語文教學[J].陜西教育,2012年。
[2]阮曉虹,找回語文教學的本真[J].語文教學通訊,2012年。
[3]倪遜,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回歸語文教學本真[J].學園,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