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有一個魂?duì)繅衾@的地方,那個地方有濃濃的鄉(xiāng)情。小時候我住在外婆家,外婆家處在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小村莊里。由于貧窮,那時的小村莊是沒有雜貨店的,倘若人們要購買生活用品,只有步行或騎車到十多公里外的鎮(zhèn)子上去購買。當(dāng)時貧窮,我們小孩子擁有的零食是屈指可數(shù)的,像櫥柜中的冰糖與紅糖,大人們是不允許我們吃的。每當(dāng)過新年、走親戚或糖人來訪,那是我們?nèi)找蛊谂蔚?,因?yàn)榱闶硜砹恕?/p>
外婆家的糖
現(xiàn)在的我大多已經(jīng)忘了年幼的我在外婆家的事了。糖人的姓氏與他為什么會做糖已無從考究。對于糖人的記憶,我只記得他來的時候,騎著一輛破舊的五羊牌自行車,車把上掛著一個灰白色塑料小桶,車尾載著一塊盛放糖的木板。他做的糖放料足,咬起來很有筋道,深受我們小孩子的喜愛。他做的糖,普通話叫花生芝麻糖,客家話叫糖膠。糖人每次做好糖,把糖放木板上,再用皮帶把木板帶上,就騎上車到各個村莊去叫賣。每到一個村莊,他就會下車,用一支木棍敲著那個灰白色的膠桶,一邊敲一邊喊道:“糖膠,賣糖膠嘍!”
聽到他的叫賣聲或者敲擊膠桶的聲音,小孩子就知道糖人來了。他們每每聽到這聲音便蜂擁而出,圍著他的自行車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
這時,小孩子們便纏著大人要去買他的糖膠。有些大人們拗不過小孩子,便掏出一張皺巴巴的一塊錢去買糖膠,也有些小孩子把家里的爛拖鞋拿去換糖膠。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調(diào)皮搗蛋和貪吃無賴的家伙,有事沒事總愛去摸東家的貓,去嚇西家的狗。那時我不知道什么是錢,只知道想要吃糖膠就得用一張紙或者爛拖鞋去換。我不認(rèn)得是什么樣的紙,只知道爛拖鞋可以換。
有一次,糖人來到外婆家的村莊,遠(yuǎn)遠(yuǎn)就聽到了他敲膠桶與叫賣的聲音。當(dāng)時的我嘴饞了,想要吃糖膠,便急急忙忙跑回家。回到家門的時候,因?yàn)椴蛔⒁忾T檻,被絆了一跤,渾身是泥土,我也顧不上腿上的疼痛,馬上爬起來,回家找爛拖鞋??墒羌依镏坝惺掌茽€的來過了,爛拖鞋什么的早就拿去換錢了。這時我嘴饞得很,在家里尋找著拖鞋。大廳沒有爛拖鞋,廚房也沒有,床底下,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對拖鞋,便抱起一只完整無缺的拖鞋,往糖人的叫賣聲尋去。
我連撲帶摔地抱著拖鞋往糖人的方向走去。當(dāng)我把懷中的拖鞋用兩只帶土的小手遞給糖人時,糖人拿起拖鞋看了看,說:“你要用拖鞋換糖膠?”我擦了擦臉上的土說:“嗯?!睕]想到糖人突然裂開嘴笑了笑,從車尾的木板上扭下一塊糖膠,彎下腰來遞給我,說:“帶我去下你們家吧。”我笑著接過糖膠,張開嘴,用力咬下一大塊,口中瞬間充實(shí)著糖膠的甜與花生的香。我一邊嚼著糖膠,一邊走在鄉(xiāng)村的土路上。此時,我只是想著糖膠的香甜。
當(dāng)我回到家里時,外公外出耕田回來。在家里換拖鞋的時候,外公發(fā)現(xiàn)一只拖鞋不見了。碰巧我?guī)е侨嘶氐?,外公著急地問我:“你看見我的拖鞋了嗎?”糖人把手里的拖鞋遞給了外公,說:“這孩子把新的拖鞋直接拿出來換糖了,你看看是不是你丟的那只?”
外公哭笑不得,從口袋中掏出錢來給糖人,糖人連連擺手不接。糖人彎下腰來,摸著我的頭說:“小鬼,下次別拿新的拖鞋來換,我收爛鞋和別人不要的鞋,你可千萬要記住了哦!”
鄉(xiāng)味
小時候,我長得肉嘟嘟的,肉沒少吃,營養(yǎng)沒少補(bǔ)。都說生命是由另一個生命來供給的。小時候的我肉沒少吃,也許是這個原因,我變成了人們嘴里的貪吃鬼。多虧了我外婆,雞蛋、肉沒少喂我。別人能吃的我都有,別人很少能吃的我也可以多吃。
曾何幾時,每每我閉上眼睛,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火房,那是我們農(nóng)村做飯的地方。那是一個半邊裸露著淡黃色的泥土磚,半邊含有長年煙熏附帶柴火味,黝黑似墨,只要用手一摸,半天也洗不掉。在火房的木梁上一般都掛有一個竹籮,我流著口水,傻傻地望著掛在木梁上的竹籮,用手指指著竹籮對外婆喊到:“肉?。∪獍?!”
外婆知道我是想吃了,可是那個竹籮里裝的不是肉,而是那腌了很久的蘿卜干。慈祥的外婆無奈,只能慢慢地將竹籮從木梁上取下,拿出蘿卜干,用那長年累月與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干枯、遍布傷口的雙手將那蘿卜干遞給我。我猴急地用那白嫩的小手接了過來,張嘴咬了一口,頓時,一股鹽的味道在味蕾上散播開來。不對啊,這肉有點(diǎn)怪怪的,不像是我平常吃的??!我吃了好幾口,才覺得這跟蘿卜干味道一樣的“肉”就是蘿卜干。我生氣地把蘿卜干扔在地上,而外婆早已因?yàn)槲移疵浴叭狻钡男蜗蠖澚搜?/p>
火房,一個一切美味佳肴的產(chǎn)地!在那里外婆端出過我最愛吃的煮雞蛋,也捧出過我很討厭的雞肉。
時光飛逝,年幼的我早已長大,但我無法割舍那個民風(fēng)淳樸的小村莊。因?yàn)樵谀莻€村莊里,不僅有我成長的記憶,更有我做過的傻事。或許從前那些純真、淳樸的人與那塊糖一樣,消失在時間的長河里了吧!
簡評:
文章通過清新有趣的語言,描寫了作者小時候在外婆家發(fā)生的兩件童年趣事,對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進(jìn)行了精心細(xì)膩的描繪,字里行間充滿了童真、童趣,更流露出作者對外婆濃濃的思念之情,感情真摯感人。
(指導(dǎo)老師:鄭秀葵)
(廣東省廉江市第三中學(xué)高三(20)班 關(guān)睿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