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秋英,鄭建華,陳秀娟,鄭園芳(.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體育學院,湖南 婁底 47000;. 隆回九龍學校,湖南 邵陽400)
?
定向越野運動員膳食營養(yǎng)現(xiàn)狀研究
——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為例
鄒秋英1,鄭建華2,陳秀娟1,鄭園芳1
(1.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體育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2. 隆回九龍學校,湖南 邵陽422200)
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等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定向越野運動員的膳食營養(yǎng)進行研究。與中長跑運動員每人每日推薦攝入量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定向越野運動員蛋白質、維生素E、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PP以及鉀、鐵、鋅、硒攝入量基本滿足訓練需要;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鈣、鎂、銅和磷攝入量相對推薦攝入量較低,差異顯著或非常顯著;維生素A、鈉攝入顯著或明顯高于推薦值。定向越野運動員大部分營養(yǎng)素尤其是維生素、礦物質攝入量的個體差異較大。教練員應在日后的膳食營養(yǎng)中,統(tǒng)一膳食標準,制定合理的膳食指導,確定膳食的種類、攝入量,為運動員提供專餐,及時地監(jiān)控和調節(jié)運動員的營養(yǎng)攝入。
定向越野;運動員;膳食營養(yǎng)
營養(yǎng)是指機體攝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養(yǎng)料以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1]3,合理的營養(yǎng)直接關系到個人的體質健康,對運動競技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營養(yǎng)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一種食物里一般含有多種營養(yǎng)素。定向越野是參與者借助地圖和指南針,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徒步找到若干個檢查點的體育運動,是集體能、智能于一體的運動[2]。營養(yǎng)學手段對競技運動員運動性疲勞的恢復至關重要。定向越野隊是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體育學院的特色高水平競技運動隊,多次參加國家級和省級比賽,并獲得優(yōu)異成績。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等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定向越野運動員的膳食營養(yǎng)進行研究。
(一)文獻資料法
查閱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報刊、網(wǎng)上資料、雜志、專著等有關營養(yǎng)、運動員營養(yǎng)和膳食的研究或報道。
(二)調查法
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定向越野隊的12名運動員進行膳食營養(yǎng)調查。全部受試者在調查期間都健康。通過對膳食攝入量進行評估,可了解運動員一定時期攝取的能量和各營養(yǎng)素的數(shù)量和質量,以及膳食結構、飲食習慣等。膳食調查通常使用膳食記錄(主要是稱重)、食物頻率問卷調查和24小時回顧三種調査方法[3-4]。根據(jù)受試者的數(shù)量及實際情況,本研究選用稱重法和24小時回顧法。因為稱重法較為仔細精確,可調查出每日膳食的變動情況和三餐食物的分配情況,雖然比較費時費力,但可以得到較為可靠的食物攝入量。24小時回顧法主要是為記錄除了三餐之外運動員所攝入的各種零食或飲料,這兩種方法結合使用能比較準確地了解膳食營養(yǎng)狀況。
1.稱重法
運動員每日在食堂自主進餐。通過對被測運動員訓練期間每日每餐各種食物的消耗量逐項稱重并記錄,將吃完后的廢棄部分加以扣除,得到每種食物的精準的攝入量;對正餐之外所攝入的其它食物,包括水果、飲料、甜點等,也進行記錄,并計算出食物生熟比(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按生熟比計算攝入食物原料的重量,通過食物成分表計算所攝入的各種營養(yǎng)素的數(shù)量。此方法記錄時間為連續(xù)3天,包括2個訓練日和1個休息日。
2.24小時回顧法
此法可用于快速膳食評價和臨時安排的個人每日膳食營養(yǎng)調查,通過被調查者回憶和描述調查前一天攝入的全部食物,包括種類和數(shù)量,連續(xù)調查3天。此方法簡單易行,但有一定局限性,若被測者回顧食物不全面,會對結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故需要提前跟被調查運動員說明情況,讓他們積極配合調查。
在訓練期間,我們通過這兩種方法進行調查,將每類食物及攝入量錄入計算機,通過食物成分表計算所攝入的各種營養(yǎng)素數(shù)量[5],并與《優(yōu)秀運動員推薦標準》中推薦值[6]進行比較。因目前國內外暫無定向越野運動膳食營養(yǎng)標準,定向越野運動員每天的訓練強度與中長跑運動員基本類似,所以此研究選擇中長跑運動膳食營養(yǎng)標準作為定向越野運動員的膳食營養(yǎng)標準。
(三)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將問卷調查所有的數(shù)據(jù)通過SPSS11.0和Excel2010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顯著性水平,P<0.01為非常顯著性水平。
(四)邏輯分析法
對相關文獻資料和統(tǒng)計結果運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比較等邏輯方法進行分析。
(一)三大宏量營養(yǎng)素攝入情況
熱能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糖)、脂肪、蛋白質這三大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熱能是人體進行一切機體活動的基礎,能量的消耗與攝入相平衡是人體能量代謝的最佳狀態(tài),這種能量的平衡能夠使機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能量的缺乏或超量都會對健康和運動能力不利[7-9]。
從表1可知,在對定向越野運動員的膳食調查中發(fā)現(xiàn),與中長跑運動員推薦攝入量進行對比,定向越野運動員每日攝入的總熱能不足,差異非常顯著(P<0.01),脂肪攝入量不足(P<0.01)。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顯著低于標準值(P<0.05),蛋白質的實際攝入量基本在推薦攝入量范圍內(P>0.05)。
1.碳水化合物攝入情況
人體能量需要的膳食來源最主要的是碳水化合物。它是肌肉活動、腦組織和血糖平衡的主要物質,是儲存和提供能量、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生命物質;同時能夠促進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減少體內蛋白質的消耗;增強腸道功能,具有解毒、緩解疲勞和抗生酮的作用。表1、2結果顯示,定向越野運動員與中長跑運動員的膳食標準對比,碳水化合物呈現(xiàn)攝入值低的特征,有顯著性差異(P﹤0.05),12人中有4人攝入不足,占33.3%。這4位運動員必須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避免因熱能攝入不足對運動成績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運動員的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注意主動進食主食(米、面等富含有糖類物質),喜好肉類等口感較好的食物,從而造成碳水化合物攝入相對減少。另外1名運動員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高于推薦值,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對身體有害,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發(fā)生有關[1]53。該運動員如果長期超量攝入碳水化合物,易導致疾病發(fā)生和運動能力降低。從表3可知,在三大供能物質的攝入比例中,運動員的碳水化合物推薦攝入比值約為60%~70%。雖然定向越野運動員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與推薦比例相比并無顯著差異,但不能否認部分運動員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且個體差異較明顯,我們應該在后續(xù)訓練期間對該營養(yǎng)素進行相應的調整。
2.脂肪攝入情況
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相比較,脂肪具有能量密度大、產(chǎn)能高的特點,對在運動過程中需要能量較大的運動員來說,攝入脂肪可縮小食物體積、減輕胃腸負擔。運動強度越小,持續(xù)時間越長,依靠脂肪氧化供能占人體總能量代謝的百分率越高,尤其在60%最大攝氧量以下的超長時間運動中,脂肪成為運動肌的主要功能物質。運動員在脂肪代謝加強后,可節(jié)約糖原的消耗,從而提高耐力。從表2得知,66.7%的運動員脂肪攝入低于推薦攝入?yún)⒖贾?。?顯示,運動員實際攝入量與推薦攝入?yún)⒖贾迪啾龋哂蟹浅o@著性差異(P﹤0.01)。從表3可知,運動員脂肪的攝入比例在三大營養(yǎng)素中所占比例較低,與推薦比例比較差異明顯。定向越野是長時間、長距離和低強度的運動,運動員脂肪分解供能比例較高,如果脂肪攝入和儲存不夠將影響運動時能量供應,直接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定向越野運動員過于擔心高血脂、肥胖等疾病的發(fā)生,平時注重低脂肪飲食,刻意降低了脂肪的攝入,從而導致脂肪攝入顯著不足。
3.蛋白質攝入情況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組成機體細胞的主要部分,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對運動性疲勞的恢復至關重要,同時能增強運動員免疫能力。蛋白質在運動中供能的比例相對較小,影響人體運動能力的許多體內因素,如肌肉收縮、氧的運輸和儲存、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等都與蛋白質有密切聯(lián)系。運動員若蛋白質攝入不足,不僅影響訓練的效果,而且會導致運動性貧血。但他們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會影響機體正常的代謝,導致體內酸性代謝物増多,從而引起肌肉疲勞和增加肝、腎的負擔,尤其在攝入總能量不足時,這種危害更大。從表1-3可知,對比中長跑運動員膳食營養(yǎng)標準值,定向越野運動員蛋白質的攝入量均在推薦攝入?yún)⒖贾捣秶畠?,蛋白質的攝入比例在三大營養(yǎng)素中所占比例較高,但與推薦比例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運動員較重視高蛋白、優(yōu)質蛋白飲食,避免了蛋白質攝入不足現(xiàn)象。這有利于運動性疲勞的恢復和訓練水平的提升。
表1 定向越野運動員總熱能、三大營養(yǎng)素實際攝入量(±S)
注:定向越野運動員實際攝入量與中長跑運動員推薦攝入?yún)⒖贾当容^,#代表有顯著差異(P<0.05),##代表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
表2 定向越野運動員三大營養(yǎng)素攝入情況(對比中長跑運動員推薦參考值)
表3 定向越野運動員實際攝入比例對比中長跑運動員推薦比例
(二)微量營養(yǎng)素攝入情況
1.維生素攝入情況
維生素是人類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機體所必需的有機化合物。
從表4得知,定向越野運動員維生素的攝入量多數(shù)在正常攝入范圍內,但維生素A攝入過量,與中長跑運動員膳食標準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5顯示,8名運動員的維生素A攝入超量,占66.7%。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人們如果長期過量攝入,就會引起蓄積中毒[1]25,表現(xiàn)為肌肉無力、肝脾腫大、腹痛腹瀉、易激動、厭食、頭痛、頭暈、耳鳴等。
另一脂溶性維生素E攝入量從總體來看與推薦值無明顯差異(P﹤0.05),但個體差異較大,攝入不足、正常和超量的比例各占33.3%。維生素E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減少組織的耗氧量,提高生物氧化過程,改善肌肉營養(yǎng)。維生素E缺乏可引起肌肉營養(yǎng)不良,攝入過量也易導致肌肉和其他組織的某些病變[1]25。
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PP等都是水溶性維生素,能溶解于水,攝入過多一般不會因維生素蓄積而引起中毒。從表4、5可知,定向越野運動員維生素C實際攝入量明顯低于中長跑運動員推薦攝入量(P﹤0.05),10人攝入不足。維生素C也稱為抗壞血酸,如果維生素C長期缺乏,會導致壞血病、傷口愈合不良、抵抗力低下等,且心肌和骨骼肌中ATP酶的活性明顯降低,容易出現(xiàn)疲勞和肌肉無力的情況,維生素C缺乏還會影響鐵的吸收和造血功能[10]150。定向越野運動員在訓練期間維生素C攝入不足的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有的運動員幾乎不吃水果,個別運動員會攝入維生素C片劑來補充維生素C,但無法滿足訓練需要。
從表4、5可知,6位運動員維生素B1攝入不足,8位運動員維生素B2攝入不足。當人體缺乏維生素B1時,乙酰膽堿受膽堿酯酶的破壞,神經(jīng)傳導受到影響,因而腸胃活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出現(xiàn)障礙。當人體的維生素B2不足時,則物質代謝紊亂,人體會表現(xiàn)出多種病癥,如唇炎、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和角膜炎等。B族維生素在體內以輔酶或許多酶的前體形式存在,有助于營養(yǎng)素轉化為能量。當人體的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時,維生素B的缺乏會進一步加重運動中能量供給的不足。
75%的運動員維生素PP攝入正常,1人攝入不足,2人超量。維生素PP參與糖、脂肪酸和蛋白質的代謝過程,對維持皮膚、神經(jīng)和消化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傮w來說,定向越野運動員維生素A攝入明顯較多,維生素C攝入明顯不足,其它維生素均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存在攝入不均衡現(xiàn)象,有較大的個體差別。教練員在日后的膳食營養(yǎng)中,最好能做到統(tǒng)一膳食,這將有利于對運動員的營養(yǎng)攝入進行及時監(jiān)控和調節(jié)。
表4 定向越野運動員維生素實際攝入情況(±S)
表5 定向越野運動員維生素攝入情況(對比中長跑運動員推薦參考值)
2.礦物質攝入情況
從表6可知,定向越野運動員在礦物質的攝入中,與推薦值比較,鈉的攝入超量非常明顯;鈣、銅、磷、鎂的攝入明顯低于推薦值;鉀、鐵、硒跟推薦值比較,沒有明顯差異。
定向越野運動員鈉的實際攝入值跟推薦攝入值比較,明顯超量(P﹤0.01),表7顯示,10名定向越野運動員鈉元素攝入過量。在炎熱的氣候或劇烈運動等大量出汗的情況下,運動員鈉的需要量增加,輕度鈉缺乏就可導致肌肉無力、食欲減退和消化不良等現(xiàn)象,但鈉攝入過量會影響心腦血管的功能,所以每人每日的攝入量不宜過多。因此在后續(xù)的訓練階段,膳食營養(yǎng)中鈉元素的攝入應酌情減少。
從表6、7可知,定向越野運動員鈣的實際攝入量明顯低于推薦攝入量(P﹤0.01)。91.7%的運動員鈣的攝入量未達到推薦攝入量。鈣營養(yǎng)的平衡能保持運動能力。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可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正常興奮性。鈣缺乏可引起肌肉抽搐,長期鈣攝入不足可導致骨密度降低[11]15。運動員鈣攝入量不足,主要是因為奶制品、豆制品、海產(chǎn)品和蝦皮等攝入不足。運動員雖然堅持每天一杯酸奶,但還得增加含鈣豐富食物攝入的種類和數(shù)量。
定向越野運動員銅的攝入明顯低于推薦值(P﹤0.01),由表7可知,9名定向越野運動員的銅元素攝入量不足。銅可催化血紅蛋白的合成,參與鐵的代謝。運動員體內銅水平缺乏,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貧血、免疫能力下降[11]17。
定向越野運動員磷的攝入明顯低于推薦值(P﹤0.01),9名定向越野運動員磷元素的攝入量未達到推薦攝入值。磷參與人體能量代謝,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運動員如果缺乏磷,就會引起肌肉能量代謝受損[10]151。
表6顯示,定向越野運動員鎂的攝入明顯低于推薦值(P﹤0.05)。表7顯示,91.7%的定向越野運動員鎂元素的攝入量未達到推薦攝入量。鎂能夠調節(jié)體內酶活性,維持骨骼肌、心肌正常收縮,保持神經(jīng)功能。鎂的缺乏會引起情緒易激動,肌肉容易痙攣[12]。主要原因可能是運動員日常飲食中芝麻、大豆、花生、全谷和綠葉蔬菜等富含鎂的食物攝入不足。
表6 定向越野運動員礦物質實際攝入量(±S)
表7 定向越野運動員礦物質攝入情況(對比中長跑運動員推薦參考值)
除上述礦物質外,9名定向越野運動員的鉀攝入量與推薦攝入量相比攝入不足。定向越野運動員經(jīng)常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進行運動,當鉀缺乏時,容易造成肌無力、眩暈、頭痛、疲勞、肌肉疼痛、痙攣等運動性疾病。肌無力使運動能力下降,并可引起肌肉的運動性損傷[1]78。但從總體來看,所有運動員的鉀攝入量與推薦值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雖然運動員每天補充香蕉等含鉀豐富的食物,但部分運動員仍要增加鉀元素的攝入,除了補充富含鉀的水果和蔬菜外,還可以通過補充運動飲料的方式補充鉀元素。
鐵與運動員的氧代謝和耐久力有關[13]。鋅與體內200多種酶的活性有關,與雄性激素睪酮的合成有密切關系。硒組織運動中脂質自由基的形成,避免氧化損傷,并同時發(fā)揮節(jié)約維生素E的作用。從總體來看,定向越野運動員鐵、鋅、硒的攝入量與推薦值對比,沒有明顯差異(P>0.05),且運動員間的個體差異相對較小。
第一,從總體來說,定向越野運動員總熱能供應不足,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攝入量均低于中長跑運動員的推薦攝入量。蛋白質的供能比例正常。在以后的膳食中,定向越野運動員應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量,多攝入體積小的優(yōu)質蛋白質。
第二,定向越野運動員維生素的攝入量多數(shù)在正常攝入范圍內,但脂溶性維生素A攝入過量,可引起蓄積中毒;維生素C實際攝入量低于中長跑運動員的推薦攝入量。定向越野運動員維生素攝入存在不均衡、個體差異較大的現(xiàn)象。
第三,定向越野運動員平均每天攝入的礦物質量:鈉高于中長跑運動員每日推薦攝入量,鈣、鎂、銅和磷均低于中長跑運動員每日的推薦攝入量;鉀、鐵、鋅、硒的攝入量與推薦值對比沒有明顯差異,但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礦物質攝入不均衡,易導致肌肉工作能力的降低,影響運動成績,甚至會導致運動性疾病,應及時調控。
第四,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定向越野運動員營養(yǎng)素特別是維生素、礦物質攝入量的個體差異較大,建議教練員在日后的膳食營養(yǎng)中,最好能做到統(tǒng)一膳食標準,制定合理的膳食指導,確定膳食的種類、攝入量,為運動員提供專餐,不讓運動員隨意進餐,這有利于及時地監(jiān)控和調節(jié)運動員的營養(yǎng)攝入。
[1]張鈞,張?zhí)N琨.運動營養(yǎng)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翔,彭光輝,梁方勇,等.定向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3]李妍.對賽艇運動員膳食營養(yǎng)干預狀況的初步分析[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2011.
[4]李敏.優(yōu)秀游泳運動員營養(yǎng)膳食素養(yǎng)的觀察與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2015.
[5]黃立新.中國優(yōu)秀運動員營養(yǎng)咨詢系統(tǒng)在女子短跑組的應用[J].廣西體育科技,1994,1(2):58.
[6]陳吉棣,楊則宜,李可基,等.推薦的中國運動員膳食營養(yǎng)素和食物適宜攝入量[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1,20(4):341.
[7]閻莉萍,張?zhí)N琨.江蘇自行車運動員冬訓期的膳食調查與評價[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0,14(3):98.
[8]丁俊華,劉曉紅,畢海波.吉林省馬拉松運動員賽前訓練階段膳食營養(yǎng)調查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27(4):92.
[9]文麗妮,劉旭新.田徑專項學生的營養(yǎng)調查[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22(1):52.
[10]張長寬,周世軍.淺議運動員膳食營養(yǎng)[J].內江科技,2009(10).
[11]王新欣,劉建華,祝英,等.運動與元素鈣、鐵、鋅、鎂、銅的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28(4).
[12]趙寧寧,曹建民,巫苗苗,等.微量元素鋅、鎂、鉻與運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l):74.
[13]曹建民,田野,趙杰修,等.運動與鐵代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6(3):332.
(責任編校:彭芬輝)
Present Situation of Orienteering Athletes′ Dietary Nutrition ——A Case Study on Hum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UQiu-ying1,ZHENGJian-hua2,CHENXiu-juan1,ZHENGYuan-fang1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m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Hunan, 2. Jiulong School, Shaoyang 422200, Hunan)
The dietary nutrition of orienteering athletes in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he middle-distance race athletes′ daily recommended intake; the orienteering athletes′ intake of protein, vitamin E, vitamin B1,B2, and Vitamin PP, as well as potassium, iron, zinc, selenium, meets their basic needs for training. However, their intake of fat, carbohydrate, vitamin C, calcium, magnesium, cooper and phosphorus tends to be lower than the recommended amount. Their intake of vitamin A, sodium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recommended amount. And the orienteering athletes have great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most of the nutrients, especially vitamins and minerals. Therefore, coaches should unify diet standards, set a reasonable dietary guidance, regulate the types of diet and amount, provide special meals for the athletes, and monitor and timely adjust their nutritional intake.
orienteering; athletes; dietary nutrition.
2016-12-06..
地方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穴位艾灸對定向越野運動員賽前訓練運動性疲勞的影響研究” (201310553003)。
鄒秋英(1978—),女,湖南雙峰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保健與康復。
G804.3
A
1673-0712(2017)02-01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