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華
原文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p>
——《論語·述而》
大意
孔子說:“要有志于弘揚正道,堅守美德,遵循仁心,研習六藝?!?/p>
闡發(fā)
金文“道”字由“行”“首”“止”組合而成?!靶小比缢拿嫱ㄐ械拇蟮溃笆住庇小坝^察、思考、選擇”之意,“止”即腳趾之形,含“行走”之意。表示在岔路口給迷路者帶路?!墩f文解字》中解釋“道”為所行道,即供人行走之“路”。
孔子一生志于走正道,并期望國君走正道。他認為,對國君而言,做事要謹慎認真,誠實守信,節(jié)省財用,愛護百姓。在農閑時節(jié)征用民力,不耽誤他們的耕作,就是管理的正道。
孔子曾周游列國,推行自己的主張。有一次,他帶著弟子們經過衛(wèi)國儀邑。這里的封疆官來求見孔子。見了孔子之后,他對孔子的弟子們說:“你們哪里用得著擔心你們的老師失去官位呢?天下紛亂很久了??蠢咸斓囊馑?,是要讓你們的老師來宣揚大道,匡正天下??!”
從這番話中可以看出,孔子確實是在弘揚正道??!
孔子堅守的又是怎樣的美德呢?
孔子的學生子張曾經向他請教怎樣做才能培養(yǎng)美德??鬃诱f,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能守信用,看到或聽到別人做得好的,向人家學習,就是在培養(yǎng)美德了。
樊遲也向孔子請教過同樣的問題??鬃拥幕卮鹗牵合扔眯淖鍪拢缓笥兴斋@,這不就是在培養(yǎng)美德嗎?
然而凡是盡力做事都可以算培養(yǎng)美德嗎?難道竭盡心力去做壞事的人也是在培養(yǎng)自己的美德嗎?不是這樣的,所以孔子強調要遵循仁心。
關愛他人,出言謹慎,約束自己,言行合禮。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勉強他人去做。獨處的時候,不放肆,有節(jié)制。做事的時候,能盡力,不懈怠。對待他人,能盡心,不敷衍。這些都是仁的體現(xiàn)。
能行于正道,能盡心盡力遵循仁心去做事,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與修養(yǎng)。
如何提高能力與修養(yǎng)?孔子給出的回答是:研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
孔子15歲就開始用心學習了,他學習夏禮、殷禮,學習《韶》樂,學習《詩》《書》……學而不厭,樂以忘憂。
有志于弘揚正道,堅守美德,遵循仁心,研習六藝,不就是孔子一生的寫照嗎?
身處21世紀的今天,我們如果能弘揚愛國、誠信、友善等價值觀,能堅守盡心盡力學習、做事的美德,能遵循仁愛之心,用心研習知識、技能,不也可以成為像孔子那樣優(yōu)秀的人嗎?
道德自在己心,仁、藝相輔相成。
走正道,守美德,存仁心,愛學習,不亦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