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雨虹
摘 要:教學過程應該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過程,互動式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積極互動交流、共同發(fā)展提高的過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研究,努力簡化課堂教學用語,加入與時俱進的時代元素,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恰當使用各種教學資源,努力提高英語口語能力,處理好課堂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相互關系。
關鍵詞:小學英語;互動式;口語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0-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31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我國的中小學教學實現了進步與發(fā)展。通過對新的教育理念的學習與研究,教師們越來越認識到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方式更注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形式改變了傳統沉悶的課堂氣氛,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一、簡化課堂教學語言,使互動式教學更為簡潔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英語,詞匯量是非常有限的。這樣的客觀事實是阻礙英語能力提高的主要問題,由于詞匯量的限制,小學生很難順暢地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運用一些比較難懂的詞匯和復雜的句子,學生總是無法理解教師的意思,一堂課上下來往往毫無所獲,不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會大大損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造成課堂教學效果的不理想。因此,在互動式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簡化自己的課堂用語,運用簡單易懂的詞匯和句子引導學生進行各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在運用英語課堂用語時,要盡量使用一些簡單易懂的句子,再加上適當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的輔助,調動起課堂學習氣氛,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習有關動物的名詞時,教師可以親自扮演動物,也可以邀請一些學生來模仿動物的標志性動作和聲音。特別是聯系一些學生??吹膭赢嬈M行學習,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簡單易懂的語言、肢體動作開發(fā)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當然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回避學生詞匯量小的問題,而是應積極地想辦法找對策。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滲透一些課堂上常用的教學詞匯和句子,不斷擴充學生的詞匯量,為英語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要努力增加互動的類型,使課堂互動更具趣味性
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而言,讓他們整節(jié)課都安安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聽課是很難的。在新課程改革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只是把教材中的內容教授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需要動腦筋,充分考慮小學生好動的特點,探索一些全新的互動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學習的主觀欲望,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將游戲教學應用到英語學習中去,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購物的常用對話時,教師可以將教室布置成商場的樣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角色表演練習。這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填鴨式”的知識灌輸,使學生產生真正的內心需求,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句型的操練與運用,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強化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英語閱讀和英文原版電影的觀賞也是提高英語水平很好的方式。英語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易懂的英語童話故事或者生動有趣的英文動畫電影在課上或者課后觀看。這些內容比起教材上的內容要有趣得多,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并且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學生也能夠進一步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
三、恰當應用各種教學資源,提高互動式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新課程改革中的一線英語教師,我們能夠深切地體會到傳統單一的講授式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弊端。課堂氣氛枯燥沉悶,教學效率低下。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現代化的教學資源顯現出先進性,為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是應用最多的教學設備,生動有趣的多媒體教學技術極大地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的內容,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元素的有機結合,能夠拉近學習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平時打招呼的日常用語時,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校門口見面的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想象自己見到同學和老師時應該如何打招呼。這些用語都是學生平時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語言,真實的情景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和應用。
四、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使互動性更加全面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只重視卷面分數而忽視了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一堂課下來,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呆板無趣地聽,很少有開口表達的時間和機會,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低下,很多學生存在發(fā)音不準、表達不順暢的問題。針對這一狀況,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設計一些問題,要求學生盡量用英語來回答。課后,鼓勵學生觀看英文動畫或者原聲電影,模仿電影中本土化的語言,糾正自己不正確的讀音,提升學生的模仿興趣。
對于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訓練,教師也可以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作為固定的口語訓練課,為學生選擇恰當的話題,引導學生用英語展開討論,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充分發(fā)揮好自己的主導作用,對學生遇到的困難給予適時的幫助和指導。
總之,互動式教學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新型的教學方式,當然其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發(fā)展的地方。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學習注意力持續(xù)時間較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進行耐心細致的引導與互動,做好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倪金虹.完善教學理念,營造語言環(huán)境——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行動研究[J].考試周刊,2016(46):118.
[2] 余秋香.歡樂互動,繽紛呈現——互動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積極性發(fā)揮[J].文理導航,2016(4).
[3] 端木琴琴.師生互動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淺談教師魅力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促進[J].知識窗,2013(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