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娜
摘 要:自從我國小學開始實施新課程教學改革之后,大部分的英語教師都在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尋找方法。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大部分的小學生從小來說并不會有機會接觸,因此在教學進行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尋找方法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在交流過程中要要求學生用英語進行基本地表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取情境教學法正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英語生本課堂中情景教學法的實踐進行研究,并且根據(jù)情境教學法的基礎構成與教學工作的改善提供一些參考意見,以便加強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 情景教學 興趣 實踐研究
引言
情景教學法也被叫做視聽法,其原理就是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在進行教學時在滿足教學要求的情況下創(chuàng)設一些教學情景,使學習的氛圍能夠達到更好,而且運用情景教學法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獲得更為真實的情感體驗,學生在進行學習時還能夠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所學知識與內(nèi)容地掌握也會更好,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情景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課堂學習的氛圍變地更加活躍,從而學生也能夠快速地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水平。
一、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最早出現(xiàn)在英國,情景教學法最初被廣泛的運用于在西方教學中。情景教學法就是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在進行教學時融入教學情境,從而打造一個比較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多的快樂,從而使教學質(zhì)量能夠得到大幅度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情景教學的設定時,教師需要多關注一下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準確,尤其需要關注其口語的運用,使英語知識能夠正確快速地傳播。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法不僅能夠使學生的積極性更高,讓學生心情始終處于輕松狀態(tài),那么學生就會自主的參與課堂上的問題的提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充分掌握英語知識,英語水平也就隨之提高[1]。
二、適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情景教學法
1.生活化情境法
在小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不斷地英語提示從而幫助學生去快速地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句子。例如:當教師在講述 desk(s) 這個單詞后,教師就可以指著教室中的桌子,進行即時提問: 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in our class-room ?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會睜大眼睛,好奇地看著老師,臉上無辜的表情就像是在說:“你在說什么呀,我沒聽懂? ”,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趁機將這個語句大聲地重復了一遍,然后走向桌子,指著桌子,進行一些提示:“ One desk ? Two desks ? Three desks ?等等 …”,在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一些反應比較快的學生明白過來,這些學生就會使用手指去數(shù)教室中的桌子的數(shù)量。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將這個問句再大聲地進行一遍重復提問,那么學生這個時候就能回答上教師的問題。像這種教學方式,就可以運用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時不時地重復類似于這樣的問句來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從而達到最終理解的目的[2]。
2.實物圖片法
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可以借助一些圖片以及實物等,并讓學生把這些實物進行表達,然后使用英語來進行彼此地交流,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用問答、游戲和辨認等方式進行語言地實踐。在通過直觀事物的表達之后,學生可以加深對英語單詞以及語句地記憶,就能夠快速地掌握學習的英語口語。除此之外,進行實物和圖片教學,學生的感官就會被充分地調(diào)動,那么學生就可以在情景、實物以及語言之間建立某種特殊地聯(lián)系,學生的口語能力隨之也會被提高。
3.對話化情境法
在小學英語實際教學中,通常教師都會存在這樣一個誤區(qū),即為:老師教授知識與學生學習會存在一些脫節(jié)情況,導致實際地教學會與生活背離。這樣就會導致老師教學教的困惑,學生學習學得被動,那么教學的質(zhì)量效率也就會受到其嚴重影響,如果學生對與英語地學習缺乏興趣,那么老師自己也就很難取得教學的高質(zhì)量。那么教師到底需要怎么做才能使學生的英語會話能力得到提高,這個問題需要教師不斷研究他們的生活,最終將生活化的實際因素運用到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chuàng)設一種再現(xiàn)實際生活以及表達實際生活的情景,打造出一種具有交際性的生活化教學模式。把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模擬成一個真實場景,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置身于生活化的語境中,還可以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進行縮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真切性,學生也可以從中得到英語交際的好機會,那么學生運用英語的實際能力也能得到很大地鍛煉。
4.師生互動化情境法
研究表明兒童都是善于模仿的。從我國的母語學習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是在嬰兒期地模仿開始的。因此學生會對課文語言進行模仿,通過模仿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那么教師就需要努力為學生打造出語言實踐的情景,對文中的重點句型進行精心地設計練習,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從中得到激發(fā)。例如:在練習 Is this shirt yours? 這個句型時,教師可以拿著一件襯衫,在教室中一邊走一邊問 :Whose shirt is it? Is this shirt yours?當這個時候?qū)W生會對老師講的英語產(chǎn)生很強的求知欲望,都會想知道這件夾克衫到底是誰的。接下來就可以讓學生學生去找襯衫的主人,學生拿著這件襯衫去問別人: Is this jacket yours? ,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使教學質(zhì)量得到質(zhì)地提高[3]。
結(jié)語
綜合上文,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要使學生能夠愛學、樂學、善學。在實際地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情景教學”這一重要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打造出各種場景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要讓小學生在自由開放的情景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讓學生能夠?qū)W在其中、樂在其中、用在其中,提高教師地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玉芬,楊麗琴.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8).
[2]張娟娟.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3]丁婷.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應用探討[J].新教育時代,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