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銻
行動導向教學是以“行動導向驅動”為主要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從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務”著手,通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式是目前大部分職業(yè)學校教改的重要理論依據(jù),在此理論指導下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材對基礎技能的“工作任務”的設置過于簡單和粗糙,致使學生認為基礎技能很簡單以至于不重要,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最大程度地夯實學生的基礎技能,我們把基礎的工作任務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所要用到的熟悉物件的使用、制造或者維修中來,這樣學生學習完以后,既能得到技能的提升,也能獲得其他的工作成果,并將他的工作成果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從而增強他們的興趣,強化他們的自信心,這就是“實用性”。那么基于“實用性”的以行動為導向的課程運用就是:“該工作任務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并能夠制造出實用的物品,或者該技能能使用到實際生活中,并且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p>
一、“實用性”為原則的行動導向課程運用的背景
在一些基礎技能的教學過程中,以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yè)學校車身修復專業(yè)的“金屬成形技術”為例,大部分教材都是把幾種成形工藝簡單介紹之后,讓同學們在一塊塊的鋼板上進行獨立的練習。比如“卷邊”這一工藝,以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的“汽車車身修復技術”為例,它的任務就是在鋼板上簡單地卷邊(圖1),這樣的實操缺乏實用性和可評比性,學生一般用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任務,那么導致學生提不起興趣并且不重視基礎技能的學習,下面筆者記錄了在此教材的引領任務工作中,學生作品的完成率和優(yōu)秀率(表1)。
二、基于“實用性”的以行動為導向的課程運用的實施情況
基于上面的原因,我們設計了一種“實用性”的工作任務,使學生以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為載體來進行“實用性”的工作任務,并且我們根據(jù)學生制作的物體或者維修的物體的功能使用、質量的可靠性、尺寸、形態(tài)等可見和可量化的結果給學生進行評價,下面我們以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yè)學校奧迪鈑金項目課程中的“金屬成形技術”中“卷邊”工藝為例進行介紹。
鈑金手工成形工藝中“卷邊”是最常見的一種技能,卷邊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空心卷邊,一種是夾絲卷邊,我們以夾絲卷邊為例進行介紹。
首先,我們布置的任務是:合頁的制作。合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常用的實物(圖3),合頁是一種用于連接或轉動的裝置,使門、蓋或其它擺動部件可借以轉動,通常由銷釘連接的一對金屬葉片組成。
接著,我們講述和演練如何進行卷邊尺寸的計算,卷邊的實際操作。并且給出卷邊的要求尺寸(圖2),以及合頁的實物(圖3)。
最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提供的材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物的展開圖形的計算和設計,工作步驟的制定,做出最終的計劃圖紙,并且以海報展示的形式提交老師審核之后再按各小組制定的最終計劃進行工作和自檢。
三、本方法的制約因素
1.教材的制約
當前的教材很多是基于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開發(fā)的,所以很多教材主要是以理論為主體,以簡單的實操內容為載體來開展教學的,這樣容易讓大家形成定式思維,認為只要會這一技能就行,至于會的程度如何,技能是否有實用意義都不是關注的重點了。
2.材料和場地的制約
基于“實用性”的課程應該有足夠的場地和足夠的材料和工具來進行教學,目前大部分學校的場地規(guī)模是可以達到的,但很多學校在材料和工具上就會有所欠缺,由于耗材和工具的花費比較高,從經濟上來講它的投入是比較高的。
3.師資的制約
由于教師不僅僅要備好課本,還要想辦法把課本知識發(fā)散到我們實際的生活中來運用,那么對教師的綜合素質的要求更高了,同時也要求教師留心觀察生活和工作,并且積極主動地尋找?guī)椭?,也要經常性地進行專業(yè)教學知識的討論。
四、解決方法
對于教材的制約,最好的方法是在做每個任務之前,教師額外地制作一個基于該技能的完整的工作頁,并且形成固定的可修改的基本模式,也可集中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由學生提出該任務的“實用性”建議,教師對其建議做相應的提取和改進。關于材料和工具的制約,我們可以設計一些任務來制作簡單的工具,比如進行“鋼板修復”的課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種鈑金錘,可以在“金屬成形技術”課程中設置工作任務進行工具的制作。專業(yè)教師要多下廠實踐,把修理廠的新工藝與新方法進行吸收和改進引入到課程中來,并且教師要多參加專業(yè)教學研討會,從而在交流中提高。
基于“實用性”的行動為導向的課程運用,實際就是要求學習任務應該是在最常用最熟悉的實物或者修復工藝中挖掘出來的工作任務,這項工作任務能產生積極效果,并且能夠制作出實物或者能維修實物。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