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的分析和研究受到了關注。其主要是針對目前存在的無效教學問題,要求教師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的,改變傳統(tǒng)的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合理組織教學活動,追求有限時間的最大效益。有效教學讓學生在時間緊迫的高中課程的學習中,以高效的方式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識和現象。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物 有效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27-01
高中生物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知識點涵蓋面廣,其教學要求不僅是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要求教學中要體現生物科學的本質和特征,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認識自然并主動探究生命世界。所謂有效教學,主要是針對傳統(tǒng)的無效教學而言,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明確教學目的,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邏輯認知思維,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效益,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一、當前高中生物教學現狀
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下,提出了有效教學的理念,改變教學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但是由于有效教學中有效性的發(fā)揮涉及的因素較多,在實際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無效教學現象,成為目前教學前進發(fā)展的障礙。首先,教學中對自然生物知識無法深入探究。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涉及的問題層面還比較淺顯,由于高中生眼界和思維的限制,在有限的課時中對問題的探究比較膚淺低幼,探究時間短和學生的組織分工不合理導致教學互動淺表化。其次,教學方法的問題。由于教師對知識的認知度高,在授課的時候處于自己的理解角度進行知識講解,教師還以為自己已經講的很明白,其實學生聽得云里霧里,不在同一認知水平的教學導致學生學習困難,這種無效教學的行為要引起教師的注意。
二、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
(一)有效的教學設計
1.教學上進行有效的分析。首先,高中生物教學中以對學情的分析為基礎,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了解并掌握學生的認知水平,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狀態(tài)找到切入點進行教學,發(fā)展學生的知識空間,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的調整教學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其次,對高中生物教材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解讀是有效教學的基本保障。教材作為學習知識的重要武器,教師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知識點拆分和系統(tǒng)化總結,吃透教材的各個章節(jié),了解教材編寫的中心思想及方法理念,掌握教材知識問題的主次和難易。如在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這一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知識方面掌握核酸的分類、結構和功能,以及核酸研究過程等知識點,然后根據核酸的分布和功能觀察核酸其信息流程圖和結構圖,最后在情感上引導學生敬畏生命、感嘆生命的奇妙,理解這節(jié)課堂的尊重生命和求實質疑的思想本質。
2.教學方法的有效分析。
教學方法作為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高中生物教師要在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實驗法、討論法等)進行分析改進的同時,不斷引進新的教學理念實踐新的教學方法,針對教材中不同的知識點,因材施教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引導學生對學習問題的思考,在感興趣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其次,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現有認知能力上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加深理解深度,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用。最后,教學方法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順應當前時代潮流,結合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好高中物理知識。
(二)有效的教學策略
1.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傳統(tǒng)的教學氛圍教師作為主導,主要注重“教”,教師的地位與學生有差距。有效教學中要打破這一屏障,要求教師進行角色轉變,走入學生中間,積極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確定學生的學習主導地位,引導并鼓勵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和教師形成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
2.結合生活實際,加深生物知識的理解。生物來源于生活,生物的學習脫離不了生活實際。高中生物的教學中要利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對生活中的生物現象進行關注,引起學生的求知欲。首先,教師要對高中生物知識的相關生活現象和教學資料有足夠的了解和掌握,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生物現象進行觀察,利用現有生物知識進行解讀并通過生物實驗加深理解。如在高中生物呼吸作用這一章節(jié),對應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如人類在劇烈運動后肌肉產生酸痛的現象。其次,通過生物實驗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如在學習微生物的時候,進行微生物培養(yǎng)和觀察。
3.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其方法主要有:一是探究教學法。高中生物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探究教學法,主要是在不斷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方法。探究教學法的應用關鍵是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細化教學的目標,將學習內容組織形成問題,并對問題的主次進行分析拋給學生的問題要從淺而深,由表及里,層層深入的方式誘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的時候進行理解和記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得到鍛煉和提高,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另外,探究教學法還可以通過認知沖突加深知識點的記憶;二是直觀演示法。直觀演示法主要是針對難以理解的生物概念和公式,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進行演示。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這一演示過程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以生動形象的動畫方式進行情境教學,讓這一生物現象的變化形象立體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進行學習和理解。
三、結語
生物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其知識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學好高中生物離不開對生活的體驗。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有效學習,如何達到這一目的是教師和學生都需要深入思考。教師作為引導者,要在教學實踐中吸取經驗不斷提高教學手段,以有效教學理念為中心進行有效的教學方式并組織教學活動,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探索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學好高中生物知識。
參考文獻:
[1]李景林.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林區(qū)教學,2011(6).
[2]吳青.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3]張璐.略論有效教學的標準.教育理論與實踐[J].2000,(11).
[4]崔允漷.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J].人民教育,2001,(7).